APP下载

广播互动类节目主持人的“不说”

2016-05-30

中国广播 2016年2期
关键词:消息来源官话广播节目

广播互动类节目的样态决定了主持人与听众交流过程中的即兴特性。如果在应对方法和语言表述上不够准确和恰当,对节目和主持人都会产生负面影响。那么,在主持过程中,哪些话不说为好呢?

一、消息来源不可靠的不说

真实性是新闻传播的灵魂,没有了真实就没有了媒体的公信力。主持人编辑整理新闻素材时,务必确认消息来源的真实性,无法确定的不可采用。如何让公众相信“你说的一定是真的”,是广播节目主持人不懈努力的方向。

二、概念不清的不说

在互动交流节目中,主持人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的问题超出主持人的知识范畴,这时主持人应当秉承谦虚谨慎的态度,否则有可能闹笑话,影响节目质量。其实每个人都会遇到认知有限这个问题,无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以为是。

三、“官话”不说

在与听众的对话中经常会碰到一些针对某些社会现象的棘手话题,这时既要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又要照顾到听众的感受,往往会让主持人为难。一旦用空洞的“官话”来应对,便会拉大与听众之间的距离。主持人不应回避问题,而应坦诚面对,实事求是地分析问题。

四、低俗的网络流行语不说

语言是有时代特征的,网络时代催生了大量的新概念新词汇,也产生了大量的网络语言,有些随网络的传播而流行开来,它们良莠不齐,雅俗共存。广播这一传统媒体必然会受到网络媒体的影响,广播主持人在使用流行用语时应区分优劣,因为广播肩负着弘扬公序良俗的教化职责。

五、过度调侃的话不说

调侃是广播节目主持人的主持手段之一,广播节目主持人应当思考,节目向公众传递什么信息,说明什么问题,哪些内容是有价值的。内容不够噱头凑,“水话”连篇的节目可能会迎来短促的彩头,长此以往必有害无益。

“不说”不等于不能触及,相反,明白了哪些“不说”,才能有的放矢。精于主持业务,才能把握好“度”,才能知道说什么、怎么说、怎么说得更好。

(李鹏文,摘自2015年第1期《视听界》)

猜你喜欢

消息来源官话广播节目
论微博、微信在广播节目中的作用
广播节目创优策划探析
媒介框架与真实建构之论述
《齐鲁晚报》消息源浅析
记者与消息来源互动关系的理论研究综述
征集官话易祛除官话难
西南官话中古泥来母的今读类型与演变层次
俗话说,官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