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化新闻报道职能 打造区域发展战略主体

2016-05-30阎晓明

中国广播 2016年2期
关键词:记者站驻地电台

阎晓明

今天,我们纪念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驻地记者站成立50周年。记者站的50年,岁月峥嵘。1965年,经中宣部批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首批17个记者站在吉林、山西等地宣告成立。成立之初,记者站没有办公场所、没有充足采访设备、没有交通工具。驻地记者依靠长途电话一个字、一个字向编辑部发稿;用加急电报一封一封向业务部门传稿,利用有限的时间到邮局排队往台里邮寄录音磁带。在这样的条件下,大家从全国各地,采写了大量来自第一线鲜活的新闻报道,使我们的广播深深植根于亿万人民群众的心中,为当年的广播辉煌做出了贡献。

50年来,在党和国家的关怀、重视下,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党组以及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记者站的队伍不断壮大、事业持续发展、影响力日益增长。目前,中央电台已在全国建立39个记者站,分布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大连、青岛、深圳、厦门、宁波5个计划单列市以及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绝大多数驻地记者站都改善了办公条件,新建、购买或租用了办公用房,更新了采访设备、采访用车,提高了采访突发事件新闻的机动能力。记者站还完成了数字化机房建设,具备了与中央电台节目远程联动直播功能,为在记者站进行现场直播、嘉宾访谈创造了条件。目前,驻地记者站的队伍规模达到232人,采访用车一百多辆,采访技术设备全面数字化,成为中央新闻单位派驻地方的一支重要力量。

50年来,一代又一代驻地记者不辱使命,在每一个历史关头、每一个关键时刻,自觉当好中央的“耳目”和“喉舌”,弘扬社会正气、反映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进行舆论监督,完成了一个又一个急、难、险、重的报道任务,是中央电台、国际电台完成各个历史时期宣传报道任务的主力军。2010年至2015年,驻地记者站为中央电台采写各类稿件近40万篇,近百篇报道荣获包括中国新闻奖、中国广播影视大奖在内的各类政府奖。凭借忠于职守,爱岗敬业、默默奉献,驻地记者在地方上树立起了中央电台的良好形象,受到有关部门和地方党委、政府的表彰奖励。

50年来,一代又一代驻地记者改革创新,不断调整工作状态,不断创新报道方式,有力配合、支持了中央电台的节目改革。在大家的努力下,我们的广播节目中,来自一线的新闻、带音响的报道大幅增加,新闻内容更加生动鲜活,广播特色更加鲜明,广播优势充分体现。党的主张、国家意志、百姓情怀、声音表达已经成为大家的一种职业理念;“第一时间、第一现场”已经成为大家的一种职业追求;“做全天候记者”已经成为大家的一种工作状态。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

50年来,一代又一代驻地记者不断完善内部管理,逐渐建立起一套较为科学的管理模式,队伍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这些年,驻地记者站按照有关要求,建立完善了各项管理制度,对于提高记者站民主决策能力、科学管理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50年来,一代又一代驻地记者牢记责任,继承和发扬人民广播的优良传统,坚持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积极、全面、准确、生动地宣传了党在各个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为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发挥了积极作用。

50年来,记者站的全体同志为中央电台的宣传、改革发展,为人民广播事业的发展付出了自己的心血和汗水,做出了贡献。

回顾记者站50年的发展历程时,我们不能忘记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有关部门对记者站工作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不能忘记地方党委、政府对记者站的关心和帮助;不能忘记记者站同志们的家人为支持大家的工作而做出的无私奉献;不能忘记中央新闻单位记者站的协作。在这里,我们要向多年来关心、支持记者站工作的各级领导,向兄弟新闻单位,向记者站全体同志的家人,向已经离开记者站一线工作岗位、曾经为记者站的创建和发展付出辛勤努力的所有同志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驻地记者站50年的历程充满艰辛,写下了辉煌,为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孕育着美好的希望。展望未来,党和国家对广播事业高度重视、总局党组对记者站发展大力支持,中央电台不断深化媒体融合发展,对驻地记者站的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也为记者站的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借此机会,我和大家交流几点想法。

一、讲政治,守规矩

对党忠诚,是讲政治的首要原则。中央电台是国家电台,是党的重要宣传舆论阵地,记者站是中央电台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始终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终做到政治信仰不变、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保持政治清醒和政治坚定。大家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五个不允许”把讲政治真正融入到自己的工作、生活之中,变为自觉行动。中央印发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讲的是规矩。规矩就是底线、是尺度、是约束。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强调,“要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希望大家不仅要带头学习、深入领会、争做表率,还要严格要求全站同志守纪律,讲程序、懂规矩。要严格遵守新闻宣传纪律和各项规章制度,要坚决执行中央电台的决策部署。古人说“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如果没有规矩就会失去秩序,如果没有规矩就会失去合力。

二、强功能,树形象

中央电台和国际电台驻地方记者站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派驻地方,由中央电台统一管理的新闻机构。以前我们曾把记者站形容为“中央电台在地方的全权业务代表和中央电台区域化发展战略的支撑点”。记者站更像一个“大使馆”,对内是电台的延伸,对外则代表中央电台,统筹中央电台在区域内的发稿、发展、覆盖等问题。所以记者站必须要内修功夫、外树形象。

宣传报道工作是记者站的中心工作、首要任务,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记者站要以发挥“耳目喉舌”作用为核心,开展各项工作。公开报道与内参报道双轮驱动,采发新闻与深入调研双管齐下。记者站是中央电台的“羽翼”,是新闻采编的生力军,我们一定要通过新的机制使“羽翼”更加丰满,使生力军更加强大。新闻报道是记者站的立站之本,传播力永远是我们的工作之基。记者站要依照当地特点,强化新闻报道职能,提升节目制作水平,拓展信息联络渠道,加大综合服务范围,打出自己的品牌,努力使记者站向“大使馆”的目标迈进,逐步成为中央电台区域发展战略的主体。

记者站既是中央电台地方新闻业务的主渠道,同时也是中央电台在地方的重要形象。一线记者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不拘小节,但小节有时也会影响大局和整体形象。我们常说细节决定成败、细微之处见功夫,这就要求记者内外兼修,要做到知大知小、知进知退、知荣知辱、知是知非,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常弃非分之想,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坚守职业道德与新闻操守。希望记者站通过自己的业务和言行,从做人和作文两个方面树立起能力全面、作风严谨、能打硬仗的良好形象。

三、转观念,提能力

所谓转观念,提能力,就是转变传统媒体的观念,提升融合发展的能力。2014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使媒体融合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中央电台也正在加大对新媒体业务的投入,不断拓宽中央台媒体融合的深度和广度,探索有自身特色的新型广播、融合发展的道路。目前,我们最缺的是思想解放和观念转变。观念是思想的外化,有什么样的观念就有什么样的行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需要构建一种全新的现代传播体系,媒体融合是整个中央电台的事,是每一个部门的事,需要人人参与,全台一盘棋。记者站的同志一定要有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要做有准备的记者站,要跟上改革的步伐,因势而动,顺势而为。

在媒体融合发展的新形势下,记者站要发挥优势,用好技术优化管理。要保持求知、求新的进取精神,不断提高业务技能和工作水平。充分发挥声音优势、深入挖掘音响潜能。

目前,中央电台已有12个央广网地方频道获得国家网信办的批准。记者站要以此为契机,推动报道理念和报道方式从文字和音响“双翼齐飞”,拓展为文字、图片、音视频“三位一体”,打造融文字、图片、动漫、音视频等多种表现形式于一体的多媒体新闻信息产品。这对记者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家要加强学习能力,认知能力、创新能力、运用新技术的能力。要熟练使用云平台,掌握数字技术和网络技能,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硬、效率高的新型记者站队伍。

四、抓落实,严管理

记者站规模虽小,五脏俱全。中央电台的许多工作需要记者站来落实,必须把抓落实作为开展各项工作的导向风气,做到落地有声。凡事有决策,有分工,有交待。不能觉得远离总部就可以等一等、放一放、看一看、推一推,要倡导担当精神,忠诚履责、尽心尽责,要有在困难矛盾面前不缩手、在歪风邪气面前不低头、在问题失误面前不诿过的态度和勇气。不论是抓管理,还是抓业务,都要拿出股劲头,盯住不放、抓住不松,形成制度、养成习惯。制度是约束,习惯是境界。我们要培养记者站同志严谨的工作作风。细节之中见精神,精细之后上水平。我们的管理工作要严在关键点,管在细微处。记者站是最大的一支专业采访队伍,是最基本的采访力量。常驻地方,工作很艰苦,单兵作战时间多,接触人员较庞杂,台里对记者站高看一眼,也苛求一分。我们在工作中一定要坚持“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精神,严肃态度、严谨作风、严格管理,要慎小、慎微、慎独。要以制度管理为重点,建立规范、有序、和谐的工作秩序,确保记者站有序地运行发展。

五、重团结,促和谐

团结是党的生命。对于记者站来说,团结是底色,也应该是记者站的基调、氛围和形象。团结的基础是大局、原则和胸怀。我们常说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团结就是要用原则纪律约束行为、匡正风气,就是要用事业理想凝聚人心、汇聚力量,就是在工作中要相互支持、在生活中要相互帮助、在成长中要相互提醒、在交往中要相互尊重,就是要以表率的作用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一个和谐的记者站,应该是牢记使命、勇担责任,遵守制度、讲求奉献、追求高效、善于学习、保持协调的团队。记者站在管理上要以人为本,增强服务意识。要在政治上关心记者的进步、在业务上关心记者的成长、在生活上关心记者的冷暖;要及时了解记者和老同志的合理诉求,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要建立一个好机制,创造一个好环境,形成一个好的评价体系,营造和谐的创业氛围;要最大限度地调动站内所有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以管理促效率,以管理促发展,以管理促进和谐记者站的建设。

50年风雨兼程,我们一路走来;50年励精图治,我们团结向前。成绩属于过去,开拓创新是永恒的主题。面对新机遇、新挑战,我们唯有奋楫直行。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中国人民的广播事业,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猜你喜欢

记者站驻地电台
《学与玩》小小记者站
学与玩小小记者站
《学与玩》小小记者站
《学与玩》小小记者站
日防相视察自卫队宫古岛驻地遭抗议
新疆不同驻地官兵职业倦怠状况调查分析
老年听众需要电台长篇连播
做好电台新闻的采访之我见
我军的第一部电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