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承与创新:一个更加周全的幼儿游戏视域

2016-05-30陈玉慧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6年20期
关键词:传承创新游戏

陈玉慧

摘 要 在当今多元文化教育背景下,幼儿园在民间游戏的开发与利用上,必须处理好传承与创新的关系。在规则中锻造幼儿,在合作中滋养幼儿,在多元中创新幼儿,应该成为民间游戏渗透到幼儿园园本课程中最重要的视点之一。

关键词 幼儿 游戏 传承 创新

中图分类号:G61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20-0008-01

在当今多元文化教育背景下,幼儿园在民间游戏的开发与利用上,必须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幼师在组织、开发、编排民间游戏时,应从有益于幼儿的能力发展、思维发展、身心发展的角度,去做正确而细微的甄别、取舍和“加工”,对其进行大胆教育性改造,在吸收和保留其传统民族精神内核的基础上,注入和谐、合作、公正、竞争的时代理念。

一、一种旨在规则中锻造幼儿的局面

例如,在引导幼儿进行《捉鱼》的游戏时,可以分三步进行:

1.将地上的两个大圆圈作为“鱼池”,小鱼可以沿着地上的黄线,以圆形的路线曲线游动。

2.将做鱼网的幼儿分成“白鱼”和“黑鱼”,两人私自商量分配角色,但其他幼儿不知道其角色,以增加游戏的神秘感。

3.游戏结束后两个做“渔网”的幼儿点各自捉住的鱼的数量,以定输赢。

这个游戏中,幼儿遵守游戏规则非常重要。例如,个别幼儿会不遵守规则,故意慢慢游,或还未到时就提前钻过去;还有的幼儿一旦“被捉住”,情绪就会低落,发脾气,甚至还会哭闹。此时此刻,教师是严厉呵斥呢?还是进行柔风细雨式的唤醒和启发呢?显然,只有后者才是值得称道的。如果教师请被“鱼网”捉住的“黑鱼”或“白鱼”(即“失败”的幼儿),站在相应的鱼网后面,并负责监督小鱼钻的情况,发现有违反规则的小鱼,他们就可以告诉鱼网停止游戏。当幼儿分别参与了游戏者和裁判者的角色后,幼儿任性胡闹,不遵守规则的问题,或可得到有效的解决。

这个游戏中,关键的不是游戏本身,而是幼儿之间的关系是否更融洽了,他们在遇到矛盾时,是否也学着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尝试互相协调呢?作为教师,应当经常性地反思:如何在游戏中更好地培养幼儿的合作交往能力;如何在规则中,活出“真诚与利他”“合作与竞争”“宽与恕”等精神层面的东西。教师,是否在自己的教学生涯有过新的启示与发现、新的闪念、新的改变呢?

二、一种旨在合作中滋养幼儿的走向

不可否认,新的时代背景下,一些独生子女不可避免地有一些任性,唯我独尊的不良风气;还有一些幼儿有不同程度的自卑心理、报复心理、人格偏差等心理问题。那么,如何找到进入幼儿心灵秘境的钥匙呢?实践证明,让幼儿参与到丰富多彩的民间游戏活动中,不失为一条高效实用的路子。

比如,在《跳皮筋》游戏中,因为一人的失误,最终的胜利者要“救”那些落难的跳手,她是这一游戏里最伟大、最无私、最有核心能力的伙伴。由于幼儿加强了与同伴的交往,他们能真正体会到自己是集体的一员,幼儿一方面要表达自己的意愿、主张、态度,一方面要理解他人的意愿、主张、态度,并作出回应。因此,在这样的游戏活动中,合作显得异常重要,正如一句非洲格言所说:“如果你想走得快,那么你就一个人走;如果你想走得远,那么就一起走。”

还比如,在景颇族族人民喜爱的体育活动之一《打圆豆》的游戏活动中,如果个别小组成员包揽一切,没有彼此间的充分合作,大部分幼儿无所事事,那么,幼儿的自由散漫,自私、无组织行为就会滋生一些不良习惯。只有通过相互协调,学会与别人友好相处,学会自己解决人际矛盾,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才是成功游戏、快乐游戏的最大保障。

三、一种旨在多元中创新幼儿的界定

(1)多一些开放。事实上,精彩的民间游戏都不是原模原样的静态复制,都应该在本地幼儿园的现实条件下不断有新的编排、新的补充和新的拓展。比如,割韭菜与老虎换山、掏个火、拉大锯等游戏活动,应该在结合本园实际的前提下,开放游戏的场所、难度和时间,给予幼儿更大的发挥空间。

(2)多一些创新。比如“叫手势与打鼻子眼”、扣沙布袋、弹槐豆与堆宝塔、官打捉贼、足达熊、过家家等游戏,应编排一些富有情趣的动作变化,应配以新的,符合时代气息的童谣,以此营造富有创新活力的民间游戏新时空。

(3)多一些个性。比如“挑急急令、斗拐、猴抱蛋、小鸡赶火烧与摔泥凹凹”等游戏,孩子可以根据意愿,自由寻找伙伴,自选玩具,自选玩法或自己商量制定规则、改变玩法。

(责任编辑 刘 馨)

猜你喜欢

传承创新游戏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爆笑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