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行班级民主管理的策略

2016-05-30徐斌

甘肃教育 2016年21期
关键词:自我评价班级管理民主

徐斌

【关键词】 班级管理;民主;自我评价

【中图分类号】 G6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21—0029—01

班级管理工作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头戏、龙头戏,同时,班级管理也是一种动态而永无止境的工作,初中班级管理更是如此。初中学生稚气未脱,但时时处处却要显示自己的成熟、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叛逆、盲从、自以为是是其最为突出、最为典型的特征。因此,在班级管理中,如果教师处理不当,便会引发师生冲突,不利于师生之间的和睦相处。于是,笔者在班级管理中尽力做到民主、平等,收到了较好的管理效果。现总结如下。

一、 制订班级公约要民主

每学期的第一节班会课,我都要在融洽的氛围中和学生讨论、制订相关的班级公约,以约束全班学生的日常行为。例如,在七年级时我们制订了以下公约:

1.在教室里轻声慢步;2.先举手,后发言;3.多说谢谢,对不起;4.学会用耳朵聆听;5.懂得用心理解。并附有备注栏:(1)班级公约面前人人平等;(2)进教室后要遵守班级公约,包括教师;(3)人人监督,互相促进。在起初贯彻执行的过程中,学生们不太习惯,此时作为班主任的我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引领学生们从多说“谢谢”、“对不起”做起,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练习,学生们都习惯用“谢谢”表达感激之情,用“对不起”表达歉意了。这使学生们感受到班主任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训斥者、说教者,而在人格、精神上和他们是平等的,是他们中的一分子。这些公约就如同春雨般浸润着学生的心田,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他们良好的日常行为。

二、班级管理“分权”

我们制订《班委干部职责》《科代表、小组长职责》等制度的目的:一是为了使班级工作更加有序;二是为了实现班级工作“分权”,力争做到事事有人管,事事有人做。学生都有着强烈的表现欲,都希望在参与班级管理时露一手。如果权力过于集中在几个学生手里,既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又不利于营造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良好氛围,并且会大大减弱班级自身的教育力和感染力。当然,学生的管理能力有强有弱,在管理中出漏子的现象在所难免。但是,即使出了漏子,班主任也不能轻易撤换班委干部,而应对他们出现的过失及时加以矫正,或者给他们“戴罪立功”的机会。这样做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情绪稳定和心理健康。

三、避免出现“特权阶层”

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必须建立真诚平等的关系。只有真诚,才能赢得对方的信赖,双方才会互相敞开心扉;只有平等,才会出现双方在人格上的相互尊重,班级才有凝聚力和战斗力。也就是说,要实现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平等,班级中就不应该有“特权阶层”。在班级管理方面,班主任切忌剥夺或架空班委干部(包括小组长、科代表)的权力,把本属于别人职责范围内的事情交给自己信得过的人去干。被架空的班干部嘴上不说,心里可不舒服,渐渐地就会对班级工作漠不关心,而老师信得过的“特权阶层”也可能因此而遭到孤立。所以,班主任必须树立一种观念:让所有学生都能充分行使自己的权力。

四、集体决策,民主议事

有的班主任总认为,学生不成熟,不会议事,只要自己的决策是对的,在班里发布命令就行。其实,这是导致专制型管理的根源。但如果学生们怎样说,班主任就怎样办,则又会陷入放任型管理的泥潭。最好的办法是,让好的决策得到学生的认可。在组织议事前,班主任要先把自己的想法讲给学生听,并阐明这一想法的依据,然后再交由学生讨论通过。但也有可能出现学生通不过的尴尬局面,在这种情况下,班主任要进行冷处理或找别的办法解决。举例来讲,如果你认为某个同学是当班长的最佳人选,通过引导后,学生选举产生的却是另一名同学该怎么办?你可以提出让这位同学当班长助手的建议,这样,学生们一般不会反对。然后,根据这两名同学各自的优点依照班长职责进行分工,同样能达到自己的目的。事例无法一一列举,但有一点必须肯定,那就是在决策议事时,班主任不能随意剥夺学生的民主权利。

五、发挥示范的作用,探索自我评价

常务班委和值周班长成员是班级的骨干分子,他们是在服务的基础上实行管理的。他们的示范服务是一种无声的管理、无形的激励,正是这种无声无形的管理和激励使一种积极、健康、向上的有声有形的班风蔚然形成。在这种风气中,班级管理工作通过一种示范激励的途径使学生将自己与他人之间、自己与制度之间、自己与自己之间进行比较、对照,从而引导学生自我评价、自我修正、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

编辑:郭裕嘉

猜你喜欢

自我评价班级管理民主
Ese valor llamado democracia
军人习得性无助的表现及成因分析
幼儿游戏中评价的三层阶梯
关于现代民主的几点思考
好民主 坏民主
欲望的位置:论两种慎议民主取向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