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班级管理有效性的几个途径

2016-05-30韩孝鹏

甘肃教育 2016年21期
关键词:教师素质班级管理有效性

韩孝鹏

【关键词】 班级管理;有效性;教师素质;

管理办法;班委会;沟通;协调

工作

【中图分类号】 G6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

21—0028—01

初中班主任要做好班级管理工作,提高班级管理效率,必须摆正自身位置,端正工作态度,采用人性化的管理方式,积极做好各科任教师的协调工作,同时要充分发挥好班委和班会的辅助作用。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要不断吸收先进的管理理念,向优秀的班主任学习良好的管理技巧和方式,努力提高自身的班级管理能力。

一、加强班主任自身素质的建设

1. 提升自身知识水平,加强专业素养。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现代初中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变得越来越广泛,教师传授早已不是学生知识获得的唯一方法。在这种社会环境下,班主任若想博得学生的尊重和信任,就必须不断丰富知识,提升自己专业素养,只有博学广知才能真正让学生信服,除了自己本专业学科的知识学习,班主任还要对其他学科领域进行补充,努力将自己打造成具有综合素质的复合型教育工作者。同时,不断学习贯彻新课改的教育理念,转变教育观念、创新教育方法,促进班级管理工作有序进行。

2. 重视学生的德育工作,强化师德建设。新课程改革倡导要将德育工作贯穿到各个学科之中,班主任作为学生教育管理的主要执行者,更要关注学生的品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德育素质,首先要从自身做起,教师日常作风和处事态度都会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作为一名班主任,必须不断强化师德建设,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学生,靠自身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做好学生的示范和榜样。

二、注意讲话方式和管理办法

与其他教师相比,班主任和学生接触的时间更长,因此在学生发生问题时就非常容易引起教师的批评。但是批评的方式也是需要讲求方法的,因为可能教师的一次失误就会给学生造成心理阴影进而影响学生的一生。而不痛不痒的方式会使得学生产生厌烦情绪,进而对班主任不再信任。例如,在学生受到批评之后会让学生负面情绪爆发,进而对班主任充满敌意,为此,班主任必须主动接近学生,通过一次推心置腹的交谈来让学生理解班主任的良苦用心,进而避免学生在心中对班主任心存芥蒂,产生对班主任的反感情绪。

三、结合班委会的作用对班级进行管理

班委会的建立是初中班主任管理的核心内容,在班主任的带领下,班干部充分发挥自己的职能,能使班干部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素养,增强其管理能力。例如,目前许多班主任都采用民主投票的形式选举出学生心目中最佳的班干部,这些当选学生可以在班级管理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并且能让大多数学生愿意接受他们的管理,使得班主任管理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四、重视与学生的沟通互动, 重视心理疏导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时期, 他们的自我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逐步形成和成熟。另一方面,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叛逆期,自我约束和控制能力相对较弱, 叛逆心理比较严重。他们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强,自我身心情绪变化大。因此,班主任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学生健全的人格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班主任应该有意识地对不同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归类, 注意观察学生的心理动态, 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对症下药”。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谈话,进行“朋友式”教育, 让他们感悟到教师的爱心和期待。

五、注重对后进生的教育

任何一个班级都是由优等生和后进生组成的,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不应该对学生存有偏见,不仅要重视对优等生的教育,还要一视同仁,重视对后进生的教育。一个合格的班主任应该学会赏识学生,多和后进生进行交流,了解其内心的想法,并对其进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并没有被遗弃、被放弃,学生只有建立了自信心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进而推动班主任管理工作的进行。

六、做好与科任教师的协调工作

在国内中学中,班主任既担任着教学的工作,又担任着班级管理的工作。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涉及最多的两大主体包括学生和科任教师,因此,班主任既是学生的发言人,又是科任教师的代表。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由于科任教师相对班主任而言与学生私下接触和交流的时间比较少,双方对彼此的了解程度也不够深,导致科任教师与学生之间难免会产生一些障碍和误解。此时,班主任要充分发挥学生与科任教师之间的调节者作用,例如,将学生对某一科任教师教学方法的不满、意见和建议用委婉的语气和方式反映给科任教师,这样科任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反馈上来的信息对自身的教学方法或者教学进程及时进行相应的调整,以促进该科目的正常教学。编辑:郭裕嘉

猜你喜欢

教师素质班级管理有效性
教学反思与教学的关系
浅议高职英语教师语言基本功的提升
浅谈小学教师素质现状及提升对策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