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改革下思想品德教师的蜕变

2016-05-30金立明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6年3期
关键词:新理念观念新课程

金立明

【摘 要】随着新《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课标)的实施以及初中阶段普遍使用新教材,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方法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落实新课标的理念,改变课堂教学模式,这是摆在思想品德教师面前不得不思考的迫切问题。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教师的蜕变

一、新课程改革需要教师自身的蜕变

思想政治课教师必须牢固树立起全新的教育教学观,以不断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

1.服从服务观念

服从服务观念是指在教育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中,教师必须时刻牢记“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这一核心理念,无论从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资源的取舍,还是从教学过程的设计、作业的布置等,都要服从服务于学生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活动的每一个流程时,要把促进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合作、学会生活、学会学习”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要把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获取新知识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等综合素质作为一切工作的着力点,要把不断发现、及时肯定并欣赏学生的闪光点,不断研究、及时满足学生的需求点,不断分析、千方百计弥补学生的不足点贯穿教学工作的始终,竭尽所能、想方设法、扎扎实实落实“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

2.方式多样观念

方式多样观念是指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活动时,要转变观念,打破旧有模式,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授式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并大力实施以学生为本的,能够调动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合作学习能力的,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开放式学习模式。常见的开放式教学模式有探究性学习模式、体验性学习模式、实践性学习模式等。

通过对教材的学习和研究,就会发现新教材与以往的教材有很大的变化,教材设置了许多问题和阅读材料,甚至一些名人的先进事迹,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阅读能力,通过问题的设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和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喜悦,因而要求教师从片面注重知识的传授转变到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促进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引导学生探究知识,让学生亲历、感受和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创新思维能力,重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要在反思自己教学行为的同时,观察并反思学生的学习过程,检查、审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到了什么,遇到了什么,形成了怎样的能力,发现并解决了什么问题,这种反思有利于学生观察能力、自学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新课程新理念下的教学方式的多样性,并不排斥以“讲”为主的单一接受性教学模式。因而,教学活动中,在采用体验性、探究性等开放式教学模式的同时,对于该讲的内容不仅应该讲,而且必须讲,而且要大张旗鼓地讲、理直气壮地讲。需要讲、应该讲而且必须讲的情形是:讲在学生认识肤浅时;讲在学生争论不休时;讲在学生易惑易错时;讲在学生理解有误时;讲在学生理解受阻时。

3.互动双赢观念

互动双赢观念是指在课堂教学的活动中,教师要善于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具体思想实际和生活阅历,立足学生的发展需求,精心设计教学的各环节,创造性地将教学内容活动化,以师生的互动为主要形式,在师生积极的互动中,逐步引导学生学会探究、学会获取新知、学会合作学习、学会创新,在师生的积极互动中引导学生体验、感悟,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同时,教师也在师生互动中获取新知,品味互动带来的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感。

这就要求教师在互动中,不仅力求形式上的互动,更要追求精神层面上的互动,即在师生互动中,尤其要特别注重与学生在情感、思想、心灵上的沟通与交流,力求获得精神上的和谐互动。互动中,教师应是发现者,要善于敏锐地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予以及时地肯定、鼓励与赞赏;教师还要善于在互动中,不断从学生身上汲取营养,与学生一起成长。

4.人性养育观念

人性养育观念是指在全部教育活动中,教师要十分注意突出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课堂教学中的关键地位,要特别善于将学生获得知识、技能的过程同时融合成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培养和形成过程。这是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是思想政治课的本质要求。

现代教师所面临的严峻挑战,迫切要求教师随时对自己的工作及专业能力的发展进行评估,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保持开放的心态,把学校视为自己学习的场所。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探索,在实践中创新,不断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研究、反思,对自己的知识与经验进行重组,以不断适应新的变革。

二、新课程改革需要教师更新观念

新课程改革的学习与实践,给我们每一位教师最大的收获和体会,归结起来一言以蔽之,──那就是新课程改革的关键还是在于教师。固然,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强调的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关注的是“学生的情感、态度、能力和价值观”,着力点是帮助和促进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合作、学会生活、学会学习”。然而,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是──新课程改革的主阵地和主战场仍然是课堂,这一点绝对是毋庸置疑、不容动摇的,也是每一位热心于新课程改革的教师所必须清醒认识的一个基本观点。而课堂教学的设计是否科学合理、课堂组织是否严谨有序、课堂效率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目标,整个课堂教学活动是否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是否能够体现关注学生的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等,无一不与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水平、教学经验、个人风格、高尚师德等密切相关。

因此,每一位立志于新课程改革和实践的教育工作者,必须勇于打破头脑中固有的应试教育模式下的教学理念,乐于解放思想,勤于更新观念,勇于开拓创新,善于敏锐把握新课程新理念的发展趋势,自觉投入新课程改革的滚滚洪流中去,从中不断学习、积极探索并逐步提高驾驭新课程改革的能力,以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为新一轮教育改革作出应有的贡献。

三、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要求

每一位有责任心有良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始终坚持做到:

(1)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进一步深入学习和领会新课程新理念,自觉运用到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去,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

(2)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始终坚持教育教学工作面向中考的高度,深入研究中考的最新命题趋势、特点与规律,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进行考法指导,不断提高学生应对中考的能力和素质,以实际行动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3)牢固树立服从服务观念,指导和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梳理和整合工作,帮助学生构建中考知识体系,夯实基础,扎实复习,为学生从容应对中考奠定坚实理论基础。

(4)牢固树立人性养育理念,结合学生生活体验,精选学生普遍关注的、能够体现教材重要考点的、有利于激发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大时政热点,精心设计不同题型,在不断提高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动手创新能力、认真审题能力等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同时,不断提高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合作、学会学习、学会生活的意识和能力,努力体现以人为本的新课程理念。

(5)牢固树立不断学习,锐意创新的观念,积极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密切关注国际国内重大社会热点,深入钻研新课标,努力构建知识体系,大胆扩充教学内容,勇于实践各种开放式教学模式,不断提高新课程新理念形势下驾驭课堂的能力,以实际行动实践新课程新理念。

最后,愿与同志们一道,走进新课程,为实施新课程新理念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猜你喜欢

新理念观念新课程
维生素的新观念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别让老观念害你中暑
新理念实干 高质量作为
现代调解的新理念与新思维
健康观念治疗
国外兴起长寿新理念
新理念下再启航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即兴表演的观念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