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着眼农村幼教实际设计自发生成课程

2016-05-30潘广萍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6年3期
关键词:幼儿教育农村

潘广萍

【摘 要】要填补农村幼儿教育中的生成课程这一空缺,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充分利用区角,打破游戏与上课“井水不犯河水”的观念,改变预设教学的上课习惯,把幼儿学习需要与兴趣适时纳入到课程中来,使农村幼教课程既有计划性,又具有灵活性。提倡生成课程并不是对预设课程的否定,而是在反思基础上的一种继承和超越,使幼儿课程更加人性化,艺术化,更具开放性。

【关键词】农村;幼儿教育;生成课程

所谓自发性生成课程是与幼儿特定环境相呼应而生成的课程,所谓“生成”,是教师在与儿童一起活动时,逐渐发现儿童的兴趣和需要,用自己的智慧和创造性工作,激发每个孩子的潜力,使之不断地生成发展和变化。目前生成课程已成为幼教界研究的重要课题,并普遍运用于经济发达地区,填补农村幼儿教育在这方面的空缺,迫在眉睫。

一、教师树立现代的儿童观是形成生成课程的基础

首先,尊重幼儿是教师与幼儿活动互动的立足。现代的儿童观要求我们要关心理解幼儿,关心不是问寒问暖的“关身”而是文化的关怀,心灵的关怀。教师要通过幼儿的种种表现,发现幼儿内心世界的细微变化,幼儿想什么,需要什么,喜欢什么,这些都是我们开展的活动,形成生成课程所必须考虑的。

其次,要尊重幼儿的个性差异。幼儿在学习的速度上有快与慢的差别,却没有“优”“劣”之分。我们不能因为他快就视他为“优生”,因为他慢就视为“笨蛋”,要发现幼儿之间的差异,掌握每个幼儿发展的水平与学习的起点。

第三,要尊重幼儿的权力。幼儿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思想、隐私、意愿。同时也在积极的探索世界,有能力理解事物的复杂性和深度。因此,教师应该是独立个体的支持者、帮助者、倾听者。

二、树立广义的课程观是形成生成课程的前提

很多人认为课程是科目,是有计划的活动和安排。农村幼儿教育与城市相比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蓝天”、“绿地”、“山坡”、“鸡场”,同样可以培养幼儿对生活的热爱。比如利用自然物“河水”引导幼儿思考“水从哪里来”、“水有什么好处”、“水有什么危害”。以“家乡的石头”为主题,引导幼儿观察石头的“颜色”、“形状”、“硬度”有多少种,激发幼儿的兴趣,并展开讨论,以此开展主题活动,改变原来用大量的提问来启发幼儿,让他们跟着教师的思路转的形式。因此,幼儿园课程要放弃只追求眼前利益的做法,为每位幼儿提供自由表现、全面发展的机会,使我们的课程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开展,让我们不仅注重预设课程、更注重生成课程,将幼儿一天的活动、环境、材料、教师自身都变成新的课程。

三、提高教师的教育技能是形成生成课程的关键

在幼儿教育改革异常活跃的今天,教师的教育技能面临着新的挑战,在幼儿园一天的活动中,教师不仅要预设课程制定计划、设计活动、组织活动的能力,更要注重培养幼儿内在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并有随时调整计划的能力使活动成为师幼共同探索新知识和相互作用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应该充满自然与和谐,充分创造与快乐。把教学的出发点转移到幼儿身上,及时地发现和捕捉教育契机,生成有价值的主题内容、拓展主题网络。例如:植树节到了,教师通过让小朋友自己动手给小树浇水,教育小朋友爱护花草树木。孩子们竞相找来瓶子和小碗,有的给树叶上洒水,有的往树枝上倒水。如果在以前,教师往往会迫小及待地告诉幼儿应该把水浇在泥土里,但是现在教师首先想到的是:孩子们为什么会这样,这说明什么?有没有价值?因此,教师抓住时机与幼儿开展讨论:“你知道树是怎么喝水的吗?”“树是用叶子喝水的。”“树是用树枝喝水的……”在教师的启发和帮助下,孩子们终于发现真正吸收水分的是根,树枝是输送水份的通道,叶子则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植物生长需要的养份。

四、提供适宜的材料,丰富活动区的内容是形成生成课的保证

活动区的引入,改变了单调的集体上课形式。为幼儿提供了自己选择的空间,也提供了自由操作、自由想象、相互合作的条件。农村幼儿园由于种种原因,区角活动相对滞后,部分幼儿园虽设有区角,但没有被真正利用,有的则没有设活动区。因此,我们在不断加强预设课程的同时,还要调整课程模式。使活动区丰富起来,不仅要注重投放材料的几个原则,更要因地制宜,在活动空间比较有限的条件下,设置活动区应尽量注重“质”而稍忽略“量”,有效地利用空间,使每个活动区有相对宽松的活动范围。如将语言区、计算区、益智区合并为一个区,让资源共享,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和浪费。同时,区角少有利于发展幼儿的交往水平,会有益于形成生成课程。另外,由于农村幼儿园经济条件较差,我们就要在材料的利用上注重经济性,既要因地制宜,又要广开渠道,提倡废旧材料的利用。

参考文献:

[1]梁龙芳.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教师非言语行为的个案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4.

[2]薛建男.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

[3]邢利娅,白星瑞.建国后我国学前教育政策价值取向的演变[J].学前教育研究,2008(03).

猜你喜欢

幼儿教育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提高农村小学习作讲评的几点感悟
四好农村路关注每一个人的幸福
模仿故事角色
基于农村幼儿礼仪启蒙教育的研究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
赞农村“五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