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学生“说”起来

2016-05-30尧燕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6年3期

尧燕

【摘 要】“听、说、读、写”是语文的四大基本素养,其中“说”是最重要的一项,语文课让学生多说,才能培养学生成为能说会道的能人。语文课堂上教师要创造机会让学生说话,让他们交流,共同探究,在交流中增长知识,在说话中明确道理,在说话中激活思维,在说话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在说话中让学生认识自己,欣赏自己, 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把语文课堂当成是温馨的精神家园。

【关键词】说熟悉的事;说感兴趣的事;说烦恼;说长处;说愿望

谈“文”色变对学生来说十有八、九,好多孩子一提到作文就叫苦连天。学生绞尽脑汁写出来的习作文不从,字不顺,苦煞了孩子,愁煞了老师。作文成了老师教学,学生学习过程中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

我认为作文教学包括两方面内容,即“说”与“写”,二者应有机结合,提早起步,扎实训练。而“说”即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新课改强调把“情感、态度、价值观放在第一位”。新课标也强调“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其中包括“口语交际能力”,要求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正如浙师大王尚文教授所说:“语言不仅是人际交往的工具,而且是人的生命中最美丽的花朵,培养一个人的语言能力就是培养人本身。”这话正点出了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说起来的本意所在。那么,课堂上怎样才能让学生“说”起来呢?我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一、让学生说自己熟悉的事

培养学生“说”的能力关键要解除学生羞涩、畏难的情绪,打破“噤若寒蝉”的局面。教师可以尽可能利用早读和课前几分钟,指导学生讲他们熟悉的事情。教师可以说“熟悉的人物画像”,或设计“一个场景对话”,或“模拟心理活动描写”来进行讲说练习。以前,我曾在所任教的班级开展过“词语接龙”、“自画像开火车”(即全班每个学生按座位顺序介绍自己的性格、爱好、肖像特征)等系列活动,气氛轻松、欢快,同学们都能积极地参与,发言踊跃,并且都能说得尽兴,说出水平。

二、让学生说自己感兴趣的事

需要是动机的源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任何一件事,只要愿做,有兴趣做,才可能积极去做和认真去做。对那些不愿意说话的学生,教师应从他们的性格、习惯、爱好等多方面去了解他们,重点了解他们的兴趣。通过平时的观察,一旦掌握了他们的兴趣、爱好,就努力从他们的兴趣入手,创造学生“说”的契机。如:我班有个孩子沉默寡言,对学习其他知识并不在意,但却非常喜欢看课外书。一次语文课上,他竟然偷看放在抽屉里的课外书,被我气愤地收缴了,本打算严厉地批评他一顿,等期末考试后,再将书还给他。可仔细想想,我换了一种教育方式,第二天就把书还给了他,并在全班开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故事会”,让这个孩子讲故事。结果,他一改往日的不善言辞,为同学们讲了一个十分精彩的故事,而且从那以后,他变活跃了,变得爱“说”了。

三、让学生说自己的烦恼

学生无论大小,都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欢乐与烦恼。教师在日常教学、生活中应敏锐地觉察出学生言行中所表露出的烦躁情绪,然后找一个适当和谐的氛围,给学生一个一吐为快的机会。这样,既锻炼了学生“说”的能力,又沟通、融洽了师生感情。去年,我带来一个毕业班,我从几个学生课内课外的言行举止、作业态度感觉到他们有一种烦躁情绪。于是,我就组织了一个主题为“我有烦恼向谁说”的班会活动,让学生们畅所欲言、无所顾忌。

四、让学生说自己的长处

很长一段时间,我们仅从文化成绩的高低去评价学生的优劣,这就很容易埋没学生的某一特长,甚至是某种天赋。如果我们摒弃了这种以学习成绩论英雄的观念,我们就会蓦然发现每个学生都有他们的长处,有他们的可爱之处。如:我们班有个女生学习成绩一直很一般,但她爱好文艺活动,能歌善舞。一次,在学校举行的庆“六一”汇演中,她自编自演的节目获得二等奖。我让她谈谈获奖后的感想。她高兴地把自己从小以来每次参加比赛的经历,主动具体、有条有理地讲了出来。不仅如此,事后她还洋洋洒洒地写了一篇几百字的获奖体会交给了我。

五、让学生说自己的愿望

只要学生的心情和外部气氛适宜,学生大都能毫无保留地说出自己的愿望,谈自己的理想和追求,这种时候也是锻炼学生“说”的最好机会。作为教师就要努力给学生创造那种豪情万丈谈理想,浮想联翩说为来的氛围。记得有一次,我组织学生召开主题班会——展开理想的翅膀。不少学生走上讲台,畅谈自己的人生理想。一位女生说:”我长大了想当一名作家,为儿童写出优秀的作品。”说完,她当场念了一首小诗。一位男同学上台说:“我长大想当一名优秀的饲养员。”他讲了一个故事,说他以前养了两只小狗,一只不见了,另一只死了。说着伤心地流下来眼泪,发誓长大了要把动物养好。

总之,培养学生“说”的能力的途径有很多种,关键取决于我们每一位教师如何用心地去为学生创造那些“说”的机会。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让学生去“说”吧!

参考文献:

[1]《新课标》.王尚文.

[2]《语文教育学导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