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完善班级导师制的几点思考

2016-05-30龙斌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28期
关键词:完善思考

龙斌

摘要: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是高校德育工作永恒的主题。本文以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探索实施班级导师制为例,总结取得的成绩,指出并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在人员选拔、明确职责、加强培训、落实考核、增进交流等方面的5点建议。

关键词:完善;班级导师制;思考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8-0239-02

2011年,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根据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要,为进一步深化“1221”人才培养模式,建设高水平国家示范高职院校,为国家、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更多更好的高技能人才,在全院所有班级推行了班级导师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把此项制度落实好、巩固好,并进一步加以完善,以促进学生健康成才,总结5年来班级导师制工作的得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一、实施班级导师制的成效

班级导师制度,就是学院党委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加强学生工作队伍建设,进一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创新学生工作方法,充分挖掘校内优质教育资源,在每个班配置1名具有丰富教育教学工作经验的干部或教师,以完成引导学生思想、指导学生学业、关心学生生活、指导辅导员工作为主要工作任务而建立的大学生导师制度。

实施班级导师制,充分体现了学院党委对大学生德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在学院中有效形成了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面育人的良好教育格局;极大地充实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工作活力;通过挖掘学院优质的教育人力资源,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行为引导、学习指导、生活导航,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

5年来,学院200多名班级导师以饱满的热情投入了此项工作中,在法纪安全教育、行为规范教育、指导选课、就业观念引导等重要工作方面做了大量具体的工作。尤其是在对重点学生(学习困难、习惯不好、心理问题、家庭贫困、单亲家庭、体弱多病、家庭发生重大变故、就业困难、受过处分等)的关注、关爱、帮助等方面做了大量有效的工作。同时也在班级重大事项(学生干部队伍建设、评优选先、奖助学金评定、学生入党)的决策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实施班级导师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回顾学院积极实施的班级导师制,成绩突出,效果明显,同时出现的一些工作上问题也不容忽视。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班级导师与辅导员分工与职责不够明确。班级导师与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定位不同。班级导师侧重于指导学生做人、学业、就业等,同时配合辅导员做好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管理工作;辅导员侧重于做好日常行为规范管理工作,同时配合班级导师指导学生学业、就业等。两者各有侧重点、相辅相成,工作中要密切配合。而在现实中班级导师与辅导员的分工与职责的界限不够明确,时常出现越位、交叉或无人管理,以致在需要明确责任的时候出现互相推诿,影响了班级的管理效率。

2.少数班级导师没有真正发挥作用。2013级的少数班级导师年龄偏小、职称偏低,对辅导员很难起到应有的参谋和指导作用。当然,资源短缺也是不容忽视的原因。与此同时,有的系在推荐班级导师时没有征求相关教师的意见,造成聘任后工作被动;加之有些教师之前也没有学生工作经历,不知道该干什么,从而不能很好的履行职责,个别班级导师形同虚设,没有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

3.导师的激励、评价机制不完善,影响导师工作的积极性。目前我校班级导师的管理体系和评价体系比较模糊,学校对班级导师的管理没有一个明确的归口部门和具体分管院领导,各二级管理单位对本部门具有院领导和中干身份的导师不知怎样管理和组织培训,也没有明确的班级导师评估、激励和淘汰机制,造成局部流于形式的导师制。同时,由于实行无差别工作津贴发放方式,造成做好做坏一个样,做多做少一个样,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工作认真的同志的积极性。因此,应根据导师的职责而制定相应的考核、评价和激励制度。

4.班级导师的培训效果差异很大。按照现行规则,学院班级导师实行二级管理,各系负责安排对班级导师和辅导员、班主任等学工人员进行日常培训和管理。在实际工作中,少数系对导师的培训未形成制度化,部分班级导师对国际国内形势和有关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规章制度不甚了解,对学生的教育效果也就大打折扣。由于自己所学专业与所带学生的专业不一致,一些班级导师特别是中层干部因专业跨度大根本无法指导学生选课。

5.缺乏班级导师与辅导员、学生的交流沟通机制。主要表现在,学院的院领导和中层干部在担任班级导师的同时,还承担了繁重的行政管理工作,有的还要上课、出差、调研、科研、到企业带学生实习等,时间和精力不济,常常感到力不从心。部分教师也因教学任务繁重无力顾及和履行班级导师职责。由于没有硬性要求班级导师与辅导员和学生的沟通和交流次数,缺乏必要的交流机制和相应的考核办法,与辅导员、学生的交流沟通较少,学生有时1个月也难见到班级导师。在班级导师与辅导员的工作沟通交流上,多数时间是辅导员主动找班级导师。

三、完善我校班级导师制的几点建议

为进一步发挥班级导师制在高校育人和思政工作中的实效性,帮助学生健康成长,针对以上问题和不足,特提出以下建议。

(一)进一步明确班级导师与辅导员的职责

针对班级导师职责与辅导员、班主任职责重叠和交叉较多的情况,建议将班级导师的职责重点定位在以下几方面。

1.思想教育。重点是理想信念教育、“三观”教育、法纪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每学期必须至少与每位学生谈一次话,每月组织两次班会课(其中1次为全校统一主题的班会),记录在学生工作笔记本,期末交各系检查备案。

2.学业指导。帮助学生认识所学专业,并帮助学生选课。

3.生活导师。利用班会课讲授学生生活常识、面试技巧和社交礼仪等,每月至少去1次学生宿舍,与重点学生的家长有联系,有记录。

4.指导辅导员工作。参与本班如选拔学生干部、评优选先、奖助学金评定等重大事项,帮助和指导辅导员对学习困难、习惯不好、心理问题、家庭贫困、单亲家庭、体弱多病、家庭发生重大变故、就业困难、受过处分等重点学生进行重点关注,实施教育,并做好记录。

(二)改进和完善班级导师的选拔办法

针对部分辅导员资历浅,难以指导辅导员工作的实际情况,建议进一步明确班级导师任职资格,推荐人选的条件界定在具有学生工作经历,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教师和中层以上干部,按照教师自愿申请和干部硬性要求相结合的原则改进和完善班级导师的选拔办法。如出现具有专业背景的副高以上职称的教师数量不足,需中级职称的专任教师担任班级导师,建议其资格必须为学院的骨干教师,且受到过学院及以上奖励1次,以便各系掌握推荐标准。在推荐和聘任导师时,应当充分考虑政治面貌、职称、年龄、工作经历和责任心。

(三)建立和完善班级导师管理机制和考核办法

通过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制定相应的制度条例来规范导师制的运行,可以确保导师制运行的规范性、有序性、有效性。

1.班级导师实行归口管理。建议班级导师由学院党委组织部代表党委进行宏观管理,制定和完善班级导师职责、管理办法和考核办法。由于班级导师人员组成结构复杂,既有院领导,也有中干和普通教师,由任何一个职能部门实施管理和考核都有很大的难度,建议学院党委确定1名院领导直接分管班级导师工作。日常管理和培训仍由各系负责。

2.制定班级导师工作制度,对导师工作实施多元化考评。为使导师工作考核与评价更全面、更客观、更科学,通过评价更好地推进导师制工作,评价要从多个方面出发,评价主体也必须是多元的,包括导师自评、学生评价、辅导员评价、系部评价等。建议评价应坚持以学生评价为主,其他评价为辅。

3.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在完善考评机制的基础上,通过导师自评、学生评教、辅导员评价、系部评价以及学校职能部门评价等方式,综合评定导师的学年工作业绩,并将导师工作的考评情况与教师的报酬、职称评聘或职务晉升结合起来。建议对没有责任心,不能履行工作职责的班级导师,除批评教育外要坚决撤换;对认真履行职责,工作效果突出的班级导师要纳入年度表彰。

(四)加大对班级导师的培训机制

班级导师必须参加各系定期的学生工作例会和常规培训,缺勤者必须主动补课。各系要组织班级导师系统学习《学生手册》和各类思想政治工作新规定,避免个别班级导师按自己上大学的经验或陈旧的方法、规定进行工作,导致辅导员指导班级导师工作的不正常现象。在各系担任班级导师的院领导和中干既要率先垂范,同时也应该不定期在该系举办思想政治工作专题讲座。

(五)构建班级导师与辅导员和学生的沟通交流机制

针对部分班级导师或忙、或不敬业、或没有学生工作经验的具体情况,除组织必要的常规培训外,还需建立班级导师与辅导员和学生的沟通交流机制。要求班级导师每月定期与辅导员进行至少1次工作交流,班级导师必须加入所在班QQ群并保持天天登陆,间周组织1次班会课,并与班干部共同制定班规、班会课策划案并实施。每月组织1次学生干部会议,研究本班情况,了解学生情况,改进班务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赵雨.浅谈素质教育中的班级管理[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2卷)[C].2010.

[2]刘莎,吴孟宝.高职院校班级导师制的实践与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32).

[3]徐同文,陈艳.英国大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探析及启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4).

猜你喜欢

完善思考
完善干部正向激励机制
农村土地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对于少儿英语教育的几点思考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论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不足与完善
资本项目开放与完善国内金融市场的探讨
完善企业制度管理的几点意见和建议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研究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