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河北省高校体育资源社会化研究

2016-05-30朱小亮张歆刘伟博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6年3期
关键词:体育资源利益相关者社会化

朱小亮 张歆 刘伟博

【摘 要】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了解影响河北省高校体育资源社会化的因素,并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分析如何促进高校体育资源的社会化,为高校体育资源社会化提供经验,对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做出完善。研究得出,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高校体育资源社会化促进要做到四点:将社会化作为衡量办学质量的标准;社会化过程中由当地政府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高校与周边社区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合作共赢;兼顾锻炼者的权利与义务。

【关键词】利益相关者;高校;体育资源;社会化

高校体育资源丰富,可以为全省人民的健身事业发挥重要作用。但目前,高校体育资源开放程度不够,体育场馆、人力、信息等资源利用率很低,仅仅应对于高校课程,致使高校体育资源时常闲置,和出现社区体育资源严重紧缺的现象。本研究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视角出发,对高校体育资源社会化过程中遇到的主体利益损益进行剖析,得出高校体育资源不能充分服务社会的症结所在,设计合理的服务模式,将高校和周边社区在实现体育资源共享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利益作最合理的分配,实现高校体育资源社会化。

一、影响高校体育资源社会化的因素

1.缺少相关支持政策

据调查得出,缺少相关的政策支持是影响高校体育资源社会化的主要因素之一。毫无疑问,政府在高校体育资源社会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政府的主导是高校体育资源社会化的原动力,缺乏政府的相关政策支持,体育资源社会化就会陷入间断性的共享。目前,政府在对高校的体育资源管理过程中,没有严谨的考核标准、缺少有效的政策法规、甚至缺少对高校体育资源的实施标准。

2.锻炼者的安全隐患

入校体育锻炼者的安全隐患是影响高校体育资源社会化的主要因素之二。安全问题是近年来国民越来越重视的问题,目前,我国出现很多体育锻炼者在学校体育设施上使用时,即出现事故后校方、个人难以协调的现象,据调查高校管理者,几乎所有高校认为体育锻炼者进入校园,担心出现事故后的责任承担问题,会阻碍他们实施体育资源共享,因此,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后,安全因素成为高校管理方最大的顾虑。

3.体育资源的经费匮乏

高校体育资源的经费匮乏是影响高校体育资源社会化的主要因素之三。高校体育资源社会化后,为了确保体育资源的消耗,保证体育资源的长久运作,都需要有大量人力与经费的投入。然而,政府的政策法规并没有考虑学校的经费问题,政府的一些形式化的文件无法真正落实到高校的对策中,因此,体育资源的经费匮乏会制约体育资源社会化的长久实施。

4.教学冲突与校园环境

高校的教学冲突与校园环境是影响高校体育资源社会化的主要因素之四。高校的体育资源是以大学生为主要对象,主要服务于大学生的体育课程教学,然而,河北省还没有高校能够做到体育教学为主,充分利用体育资源为辅;其次,高校体育资源社会化会影响到校园环境,违背了校园的安静环境利于大学生学习、生活的现象,因此,高校体育资源社会化需要合理的构建模式,以达到两者之间时间、利益协调。

二、“利益相关者”理论解析

1.利益相关者概念介绍

“利益相关者”是西方的经济学范畴和管理学范畴内研究的一个理论,来源于英国,如今被许多学者介入其它理论而进行深入研究,得出了很多成果。美国经济学家弗里曼认为“利益相关者”是能够影响一个组织目标的实现或者能够被组织时间目标过程影响的人。我国的学者普遍认为,“利益相关者”理论应该在实施的过程当中,明确各方的利益,做到各方的利益都实现最大化。

2.高校体育资源社会化的“利益相关者”

目前,高校体育资源社会化是推进全民健身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国民群众享受终身的体育权利,想要长久发展高校体育资源的共享,就要明确影响其发展的各方“利益相关者”。首先,高校体育资源社会化的利益相关者无疑是体育资源的直接参与者——社会群众;其次是高校,高校是实现体育资源社会化的组织管理者;最后是政府部门,政府部门是体育资源社会化的政策方针制定者与推动者,兼顾各方的利益缺一不可。

三、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高校体育资源社会化促进

根据博弈论的零和理论、非零和理论和负零和理论,互动主体存在价值和利益非输即赢、多赢和皆输的3种形态。学校场馆服务于社会和社会反育学校体育场馆会形成互动利益,以下提出四点促进高校体育资源社会化的对策。

1.将社会化作为衡量办学质量的标准

社会群众无疑是高校体育资源的直接受益者、直接参与者,随着我国计划经济的实施,高校需要在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之上承担社会的公共健身任务,不能单单承担教学任务。然而,本节提出的把高校体育资源社会化作为衡量办学质量的标准,无疑是一种新型的评价标准,这个标准给社会群众带来了最直接的身体锻炼受益,而且给高校带来了一种长远的利益。因此,将高校体育融入我国的大背景之下,让高校也承担起来全民健身这个重要任务,必须把高校体育资源社会化成为衡量办学质量的一个标准。

2.社会化过程中由当地政府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

政府部门是体育资源社会化的政策方针制定者与推动者,需要兼顾各方的利益主体。高校体育资源社会化离不开当地政府的政策支持,如果政府仅仅是出台高校体育资源的对外开放政策,这对于学校主体来说,无疑加大了高校的负担,增加了让高校在教育的压力下出现管理难,维护难的现象。因此,政府的政策要做到既代表高校的利益,也代表社会群众的利益人,而且还要代表国家的整体利益,政府部门在制定了相关政策后,为了兼顾学校的利益,为了从全局出发,仍要给予高校一定的政策支持与资金支持,不能放任不管。

3.高校与周边社区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合作共赢

高校利益与社会利益、以及政府利益都具有高度的一致性,高校体育资源社会化后,高校体育可以与周边社区做到相互影响、促进、共赢的状态。前提是学校、社会群众的利益都各不影响的状态下,比如学校的利益缺失、社会公共所反映的信息没有及时回馈等,都会影响高校体育资源社会化的实施。为次,从高校长远的利益角度来看,高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不仅仅可以促进学校与社会的相融合,也提高了高校的知名程度,同时利用学生的勤工俭学服务高校体育资源,给学生带来了社会锻炼,也给学校减少了经济压力。另外,体育场馆可以接纳体育比赛、演唱会等大型文体活动,在合理的情况下大大增加了学校体育经费收入,可见,这些都是给高校带来长远利益的表现。

4.兼顾锻炼者的权利与义务

随着人民群众的健身需求日益增长,锻炼者在高校体育资源对社会开放后,他们自身也享有一定的权利和义务。权利者是法律赋予的一种正常情况下获得利益的一种手段,义务是法律监督下的你必须保证别人获得利益的一种约束手段,如今,消费者、劳动者、投资者、甚至旅游者都有相应的权利和义务,这些人在权利受到伤害时,都受到保护,同时在履行义务时,也要承担一定的责任,权利和义务是相辅相成的。同样,高校体育资源在对社会开放后,政府部门对学校做出了相应的规定,开放时间、开放地点、开放对象、开放形式等,高校为其服务是主要职责,锻炼者便可享受在相应规定下的权利,反之,锻炼者也需要承担一定的义务,例如,保持校园的公共秩序与环境,对高校管理制度的规定要严格遵守等。

参考文献:

[1]李骁天.我国城市社区与学校体育设施共享的影响因素及模式构建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9

[2]张伟,吴必虎.利益主体理论在区域旅游规划中的应用[J].旅游学刊,2002,18(4)

注: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区域经济联合基金项目,项目号:2015050401。

猜你喜欢

体育资源利益相关者社会化
牵手校外,坚持少先队社会化
行政权社会化之生成动因阐释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
公共文化服务亟须推进社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