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西方意识形态渗透隐蔽性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6-05-30阮天

亚太教育 2016年27期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阮天

摘 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深入,经包装后的西方意识形态具有很强隐蔽性和诱惑性,对高校大学生思想产生了负面影响。通过对西方意识形态隐蔽性渗透的分析,运用适合时代要求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方式,应对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确保高校教学教育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健康发展。

关键词:西方意识形态;隐蔽性渗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9-0105-02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西方国家将其资产阶级主体思想和意识形态经过粉饰和伪装,融入到文化输出和交流之中,让大学生在享受着文化乐趣过程中不知不觉、潜移默化的接受了其思想。这种隐蔽性渗透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严峻挑战和冲击,导致大学生世界观的扭曲。对此,我们应结合当前教育实践,采取有效方式和策略,抵制各种西方资产阶级主体思想和意识形态渗透。

一、西方意识形态隐蔽性渗透的表现

西方意识形态渗透是指在经济全球化大环境下,西方国家通过隐性组织,以互联网传播和大众文化消费为媒介、以党政领导干部和学术精英为主要对象,将西方资本主义主体思想和价值观,通过经济、政治、文化、娱乐等途径进行渗透。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隐蔽性主要表现:

其一,传播内容的隐蔽性。

意识形态是一种人文社会科学学说,表面上看,它与意识形态渗透无关。但是,西方国家把其意识形态内容和思想经过“包装”处理,通过文化交流、融合和输出,让大学生潜移默化的接受了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和价值观,从而达到渗透腐蚀目的。比如从西方国家引进的影视、图书资料等,表面上,它们只是一些反映现实生活的文艺作品,但是,通过观赏、阅读,就领悟到渗在作品里的西方习俗、信仰、观念和价值取向。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对事物辨别能力差,这种隐藏在文化内容中的意识形态渗透,危害性特别大,它会侵蚀着大学生思想和灵魂。

其二,传播形式的隐蔽性。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政治、经济、文化、信仰、习惯等方方面面的交流和融合,西方意识形态渗透、传播形式多样。为达到目的,他们挖空心思,想尽办法,通过学术交流、资金资助、访学、境外培训、国际会议、学术讲座、课堂教学、西方教材、“大众文化”产品消费等方式,把其意识形态融入其中,毒害我们的教授、学者和大学生。特别是在“大众文化”消费和课堂学习中,通过看、听、讲等过程和新、奇、特等审美形式,使大学生从心灵上潜移默化接受、传播西方文化思想和价值观。

二、运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对西方意识形态隐蔽性渗透

面对西方意识形态的隐蔽性渗透,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严峻挑战,我们应当始终坚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阵地来应对西方意识形态隐蔽性渗透。

(一)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

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对人生目的、意义和价值问题的根本看法和取向。大学生能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其前途发展至关重要。人生观和价值观属于意识形态范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更新。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和思想文化交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受了冲击,我们传统的教育内容、方式方法已引起了大学生反感。因此,我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当适时宜、谋发展,踩准时代步伐,改進教育形式和方法,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武装大学生思想。同时,要积极开展中西方、传统与现代思想文化的比较研究,吸其精华,去其糟粕,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内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精神动力,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发展战略的思想保证,是应对西方国家意识形态渗透的战斗堡垒。因此,我们高校一定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在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实习实践、日常学生辅导和教育管理等过程和环节中谋求发展和创新,使我们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反映我们民族精神、时代特色和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使我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阵线更加坚固,大学生抵制各种西方意识形态渗透能力更加强大。

(三)推进高校课堂内容和教学方式发展创新,建立适应时代要求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

随着教育国际化发展,高校引进了很多国外教材和原版著作,这些教材和著作是在西方思想和意识形态指导下所形成,内容必然暗含了很多西方社会价值观和世界观,尽管表面上并未公开否定马克思主义,但其主体思想却与马克思主义观点格格不入。在引进教材方面,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要善于批判和吸收。同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除了发挥专业思政课教师的作用外,还要不断提高其他专业课教师的政治思想水平,充分利用学生学习文化专业知识的兴趣和喜好,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贯穿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使大学生能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过程中,沉浸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氛围中,自觉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去分析、比较研究西方教材和著作。

同时,创新教育教学方式,使其跟上时代步伐。西方思想往往通过创新形式让高校学生产生浓厚兴趣,并将其思想浸透到学生日常生活和大众文化学习每个环节。因此,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要运用生动典型案例,通过座谈交流、比较辩论等方式活跃氛围,使大学生在轻松的教育教学氛围中自觉接受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规范,并通过实习、社团和服务社会等活动来实践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和道德规范,从而进一步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提高自身的辨别力,自觉抵御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和渗透。

(四)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鉴别能力,发挥教师的思想引导作用

邓小平曾说:“一个学生能不能成为社会主义建设合格人才,关键在教师”。很难想象,一个没有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社会主义道德修养、没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品德败坏的老师,能培养出一个具有马克思主义高尚情操的有用之才。因此,提高教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是引导学生自觉抵御西方思想意识形态渗透的关键所在。当前,高校实施的“青马工程”,就是一种全面提高青年教师队伍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的很好形式,通过“青马工程”的实施,定期组织青年教师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训教育,再以点带面,全面提升全体教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使教师在教育教学每个环节的言行举止都能够践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立场和观点,用行为引导、感染、净化大学生思想和行为,使学生自觉接受马克思主义观点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去分析和评判西方文化思想,自觉抵御西方意识形态的隐蔽渗透。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西方意识形态隐蔽性渗透的作用

加强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内容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它是高校政治稳定和精诚团结、正确引导大学生为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终身的精神动力,是高校应对西方意识形态隐蔽性渗透的重要保证。

改革开放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敌对势力,从来没有放弃过它们凭借其强大经济、科技实力,把其主体思想、文化理念和价值观渗透到文化产品通过文化交流等方式灌输到高校大学生当中的美梦,使得我们部分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产生动摇、理想信念出现模糊。只有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来武装高校大学生,用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激发他们的信心和斗志,提高他们政治素养,增强他们的政治免疫力,才能使他们有效的应对西方意识形态隐蔽性渗透、成为祖国未来希望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政治合格的接班人。

四、结论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大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念、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分辨政治是非、抵御西方主体思想腐蚀和意识形态隐蔽性渗透的重要保证,是确保高校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道德规范建设、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办学和发展的重要根基。

(作者单位: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

参考文献:

[1]刘左元,李林英.对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的认知与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03:14-16.

[2]刘君涵.冷战后美国价值观输出的特点与我国高校意识形态教育[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09:87-90.

[3]李刚,彭伟.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课的新审视[J].电化教育研究,2008,11:41-44.

[4]王静.当代西方社会思潮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5.

[5]李琳.当代中国文化保守主义思潮及其对大学生的影响研究[D].武汉大学,2011.

[6]兰亚明.关于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若干问题研究[D].南京大学,2013.

猜你喜欢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和挑战
微博文化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碰撞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