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木棉纤维的应用
2016-05-30代琳欣
代琳欣
摘 要:木棉纤维是锦葵目木棉科内几种植物的果实纤维,是最细、最轻、中空度最高、最保暖的纤维材质。具有防霉、轻柔、不透水、不导热,保暖、吸湿性强等特点。木棉纤维是纺织领域的福音,也是各个国家重点研究的新型材料。本文主要就木棉纤维的特点与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木棉纤维;特点;应用
随着环保的形势越来越严峻,石油资源也越来越稀少,传统的棉质资源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于纺织资源的利用。而且,长期穿化学纤维合成的衣物,是不利于人体的皮肤健康的。在这一背景下,一种新型的资源,木棉纤维诞生。木棉纤维是一种纯天然无污染的非棉质纤维。它是从一种被子植物当中提出来的,主要有木棉种子及贝种子等三种种子的棉毛构成,是一种单细胞的果实纤维,多分布在我国南方等亚热带地区。木棉纤维是一种中空度很高的纤维,比化学纤维中空度要高得多,因为木棉纤维是两头细中间粗,并且横截面宽,所以造成了它有较高的中空率。木棉纤维和传统的棉质纤维虽然都属于单细胞的纤维,但是在结构形态上还是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传统的棉质纤维中空都比较低,并且有较大的扭曲性,但是木棉纤维中空度较高,并且扭曲性较低。而且由于木棉纤维表面具有一层蜡质,所以导致它表面光滑,不易生虫。传统的棉质纤维制造的衣物,在大力的撕扯下容易变形,但是木棉纤维缺却不会,可以很快恢复原状。
一、木棉纤维的性能
木棉纤维本身的特质,导致它有许多区别于传统的棉质纤维的优良性能:比如中空度较高,光泽性较好,保暖性较强,不易扭曲和变形。但是木棉纤维还有一项缺点,那就是染色率较低,传统的棉质纤维在染色的情况下能够达到百分之百,但是木棉纤维就算在高温的情况下只能达到80%,由于该种缺点的影响,导致木棉纤维不能够在织物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木棉纤维密度很低,保暖性极强,木棉纤维的密度低,在水中浮力较大。中空,所以导致它吸油性也好。木棉纤维是现在已经发现的所有天然纤维中,最细最轻、最保暖的纤维材质。并且木棉纤维具有很好的吸热性能、隔音性能。专家的实验证明,木棉纤维比毛纤维具有更好的热滞留性和吸声性。
总体来说,木棉纤维具有传统的棉纤维所比不了的高中空,低密度,保暖性,隔音性,浮力大,并且具有无毒无害,健康养生等特点,是纺织领域的福音,也是各个国家重点研究的新型材料。
二、木棉纤维的应用
虽然存在染色率较低这一缺点,但是也不会影响木棉纤维其他的优点,由于木棉纤维有着突出的优势,所以在很多领域还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比如木棉纤维中空吸油的特点常常用来作为吸油产品,比如经常用到的吸油布等工具。木棉纤维密度低,浮力大,常常被用作救生工具,如救生衣。木棉有较大的耐受性,所以木棉纤维常常被用来作为靠枕、抱枕、枕头。木棉纤维的保暖性较好,所以经常被用来制作保暖性较强的衣物。而木棉纤维具有良好的吸声性,热滞留性,在建筑材料上也经常被用作隔音材料。
下面就木棉纤维在靠枕枕芯,被褥絮片中的应用进行举例。木棉纤维虽然保暖性强、中空度较大,但是长期使用它作为靠垫或者是被褥芯片,其舒适性与保暖性会不断下降,怎样改善木棉纤维这一特性,让它更好地服务于被褥靠垫呢!实验证明,将木棉纤维与低熔点的其他纤维进行混合,可有效改善木棉纤维的结构。随着加入其他的纤维的用量增加,木棉纤维的弹性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采取该种措施可以有效提升木棉纤维在被褥靠垫中的应用效果。
我们现在所穿的衣物大部分是由于人工化学品合成的,添加了石油和大量的化学品,不利于我们皮肤本身的健康,长期的使用也不利于环保,木棉纤维的制造就解决了这一难题。使用木棉纤维制作的内衣比化学合成纤维的内衣质地更加轻薄,保暖性极佳,除了染色效果不是很理想,其他的性能都远远超过了化学纤维。而且用木棉纤维制作的内衣放在柜子里,也不用担心霉变和蛀虫,还能够抵御人们最讨厌的螨虫。所以木棉纤维的内衣现在受到很多人们的追捧。木棉纤维制造的内衣对于人们的保暖性以及穿着的舒适性有了很大的改善,满足了人们既健康又养生的理念。如果将木棉纖维与其它的混制品相混合的话,可以改善其染色性能,不仅满足舒适性要求,也具有美观的特点,基于此,木棉纤维的应用也会更加广泛。
三、结语
木棉纤维具有以上优良的特点。在汽车领域、擦洗布领域、救生领域以及建筑材料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我们期待科技的进步,期待木棉纤维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1] 周俊伟,汤甜玉,钟妙珍,申哲昊,崔龙哲.木棉纤维对水中柴油的吸附性能[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0(07).
[2] 徐龙宇,朱靖,闫向阳,杨项项,魏宏亮,楚晖娟.吸油材料对溢油吸附的研究进展[J].化工新型材料,2013(02).
[3] 黎朝,祁元春,张彦庆,董擎之.紫外光固化脂环族环氧丙烯酸酯涂料的制备及性能[J].功能高分子学报,2012(01).
[4] 拜璐,梁少婷,张春伟,赖其琛,施晓琴,王北福.新型生物可降解吸油材料的制备实验研究[J].科技信息,20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