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生战斗精神培育研究
2016-05-30王传柱齐江涛张腾
王传柱 齐江涛 张腾
摘 要:国防生作为后备军官,在校培养和提升其战斗精神是提高国防生培养质量的重要内容。针对国防生战斗精神培育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提出了在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中强化,在严格的军事训练中磨砺和在经常性管理中养成的方法途径。
关键词:战斗精神;国防生;培育研究
习主席在领导强军兴军实践中,多次强调要强化部队战斗精神,探索形成战斗精神培育的长效机制。国防生作为后备军官,在校培养和提升其战斗精神是提高国防生培养质量、加强部队战斗力的重要举措。
签约高校和驻校选培办要探索研究国防生战斗精神培育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多措并举加大国防生战斗精神培育力度,为部队输送优质“钢”。
1 国防生战斗精神培育面临的挑战
随着依托培养工作的不断开展,国防生培养质量不断提高,但是距“四有”革命军人的标准还有不少差距。突出表现在牺牲奉献精神不足,主观思想认识存有模糊偏差等,国防生战斗精神培育工作仍面临不少挑战。
一是思想认识存有偏差,缺乏对部队的了解。国防生接受高校和驻校选培办的双重教育管理,除完成大学课程外,还要完成军事理论课的学习和日常的军事训练,学习压力大,教育内容多,学训矛盾突出,造成战斗精神教育的内容偏少。加之国防生学习生活在校园,接触部队的机会较少,对部队和战争了解不够,对战斗精神的认识和理解还有不少模糊和偏差。
二是成长环境相对优越,缺乏艰苦奋斗精神。国防生大多数为独生子女,自小受到家长的宠爱,往往缺乏牺牲奉献精神和勇敢独立个性。随着生活条件日益改善,大多数国防生在“温室”中长大,阅历少,吃苦少,加之独生子女孤独成长的低调、自闭心理,“娇骄”二气相对严重,遇到困难挫折容易打退堂鼓,面对危险威胁不敢上,缺乏军人应有的血性和艰苦奋斗精神。
三是自我要求不够严格,缺乏部队锻炼基础。虽然国防生在校期间采取准军事化管理,进行必要的军事训练和部队见习锻炼,但毕竟缺少完整的当兵经历,在战斗精神培塑上还缺乏坚实的实践锻炼基础。加之地方大学宽松开放的育人环境,部分国防生容易沉溺于纷繁复杂的网络和甜言蜜语的恋爱中,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防生携笔从戎、报效祖国的热情,导致他们逆反心理增强,斗志丧失,战斗精神培塑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加大。
2 国防生战斗精神培育的方法途径
国防生战斗精神培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长期工程,关系军队长远建设和强军目标实现,它需要培养、催生和强化。签约高校和驻校选培办必须立足强军目标,持之以恒培育、多措并举锻造、实践强化提高,真正把战斗精神根植于国防生血脉。重点在“三个”注重上下功夫:
一是注重在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中强化,打牢听党指挥的思想根基。思想政治教育是战斗精神培育的中心环节,要从强化理论武装、补好“精神之钙”入手,着力解决“为谁打仗、为何而战”的根本问题,引导国防生弘扬优良传统、当好红色传人。一靠理论学习铸魂。国防生正处于思想的发育期、价值观的形成期,没有经过艰苦环境的磨练,易受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和影响。要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战争观教育,学习国史党史军史,引导国防生认清战争的起源、本质、性质和制胜规律,锤炼国防生的智谋勇气和战斗血性。二靠战斗文化熏陶。在训练场、生活区等重要场所的醒目位置,设置与战斗精神相关的标语、橱窗、灯箱和宣传栏,广泛开展高唱战斗歌曲、品读战斗书籍、讲述战斗故事、观看战斗影片活动,积极创作富有战斗格调的文化产品,让国防生在浓厚的战斗文化氛围中得到熏陶激励。三靠加强教育引领。深入开展我军根本职能教育和战斗精神教育,引导国防生牢固树立祖国利益至上、人民安危至上、使命任务至上思想,真正让爱国情怀、宗旨意识、忠诚基因、担当精神进入灵魂、融入血脉、见诸行动。
二是注重在严格的军事训练中磨砺,完善科学有效的制度机制。严格的军事训练是战斗精神形成和发展的基本途径,脱离了军事训练,军人的战斗精神便是纸上谈兵,不可能真正的培育出来。一靠加强日常训练提振。坚持把培育战斗精神纳入日常训练,渗透到日常生活,科学安排国防生军事技能训练。采取制订个性化训练计划、个人立军令状、结对帮带等方式,有重点地进行强化训练,锤炼国防生顽强战斗作风、过人血性胆气和过硬心理素质。二靠参加重大任务锤炼。认真抓好国防生入学基础训练、在校教学训练、暑期基地训练、当兵锻炼、毕业综合训练等重要环节,组织国防生参与迎新生、新生军训、校运动会等重要活动,定期举办连队对抗赛和长途拉练等,强化国防生作风纪律养成,培育令行禁止、雷厉风行的战斗作风和组织纪律观念。三靠强化政策制度激励。借鉴基层连队“双争”活动的经验做法,开展“争创先进模拟连,争当优秀国防生”评比活动。认真制订综合素质量化评比细则,营造创先争优氛围,激发国防生内动力。将考核评定成绩与分配定岗有效结合,不断激发国防生学习成才的内动力。
三是注重在经常性管理中养成,锤炼敢打敢冲的血性品质。战斗精神表现在战时,培养在平时,重点在磨练,关键在养成。一要改进管理模式。全面推开驻校选培办、模拟营、连、班四级管理模式,形成科学合理的管理组织结构。修建国防生公寓,实行集中居住、集中管理。二要完善管理机制。依据条令条例和高校有关规定,修订完善《国防生日常教育管理规定》等,对行政会议、请示报告、请销假、军容风纪、内务卫生和早操、上课、晚自习、点名等一日生活制度,作出严格细致规范,定期组织检查评比,培养国防生良好习惯和日常养成。三要注重管理实效。参照部队正规化管理做法,对国防生实行准军事化管理。实行轮流当连干、班干制度,培养锻炼国防生组织指挥和带兵管理能力。广泛开展学条令用条令活动,突出抓好着装仪容、形象气质、礼节礼貌等行为规范,培养国防生的法规意识,从而塑造国防生的血性品格、担当意识和战斗精神。
参考文献:
[1]宋建勇,李翠珍.高校国防生战斗精神的培养探讨[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2]刘池,吴猛猛,李仲元.国防生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海军院校教育,2010(2).
[3]张煜,蒋崇竞.针对“90后”官兵的新特点培育战斗精神[J].军队政工理论研究,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