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起“教书匠”与“教学艺术家”之间的桥梁
2016-05-30金美珍
金美珍
自2010年来到青山湖区教研室,每周下到学校进行常规视导,在听课的过程中经常遇到这样的现象:一些老师对照教材和参考书,非常详细具体地把本节教材的知识点全部罗列叙述出来,但很少与学生探讨交流,更没有启发引导。整堂课老师激情澎湃地讲着,似乎不求教法与学法,只求自己“倾囊而出”、畅快淋漓。我面对这样的同行只能提出一些建议。这些老师中有较年轻的,也有教龄很长的甚至有20多年教学生涯的,面对寂静的课堂和打瞌睡的学生没有被触动和反思,可见他的课程理念和教学能力出了多么大的问题。一位有思想的地理教师不应做重复知识的“匠人”。这也引发我对教师成长的思考——自我封闭的思维、落后的教学理念、没有集体思考和斟酌的教学是多么可怕!
立足课堂并更好地服务和引领教师一直是我们教研工作的重心,如何把学科组建成学习型和研究型的组织,提高每一位教师参与课程研究的能力,着力培养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反省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提升教师的课堂实效性,是我们要不断思索的问题。如何引导教师进行教学研究,让老师更清楚地认识自身的教学现状,并在教学中反思和提高自身能力呢?这恐怕还得结合我区的教师队伍现状来找方法。
我区初中学校只有11所(现撤并为10所),各校只有一到两名地理教师。老师们在日常工作中往往“单打独斗”,没有优秀教师的引领,也没有交流的对象。因很多学校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加上课程任务重,很多老师没有多少机会参加市里或更高级别的教研活动和培训,只能“闭门造车”。为了培养一支合格的优秀的教师队伍,改变落后的教学理念,我尝试将全区老师凝聚在一起,以一个主题教研活动为载体,促进老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以优秀教师带领初级教师,以老带新,最终达到提升教师整体的专业素养、提高教学实效的目的。因此2012年起我引导全区地理教师开展课例研究教研活动,做了一些探索,我把这个过程总结为四个步骤:教学设计、教学实践、反思教学、改进教学。
第一个步骤,全区地理老师就某一章节教材撰写教学设计。其目的是让参与老师呈现自身已有的理念、习惯和经验,便于在第三个步骤与其他老师交流时产生观念的对比或冲突。第二个步骤是由一位老师上研讨课,其他老师带着事先分配的任务观察审视课堂,分别观察记录教师的课程理念、知识点的处理技巧、教学环节的设计、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运用、学生的参与情况和学习效果、师生角色关系和心理关系及所反映的教学理念等等,并全程录像。其目的是将整个教学过程打散以更细致更好地观察和思考教学的合理性。第三个步骤是课后授课教师谈设计思路或困惑,其他老师集体研讨交流,就自己观察到的情况进行评价,并结合自身经验提出建议,撰写教学叙事或教学评价。其目的是让老师之间不同的经验和理念发生交流、碰撞、整合,产生新的知识新的理念。第四个步骤是研讨之后所有教师调整修改教案,由同一授课老师及另一位参与研究的老师上研讨汇报课,老师们再次观察、评价、交流,撰写教学心得或观后感。其目的是回归课堂检验修改调整后的教学设计是否解决了问题、提升了教学效能。
我区地理教师在几轮有组织的参与课例研究教研活动过程中,不断将他人的新教育理论与自身已有的教育理论进行相互对比和检验,接受新观念,充实新理论。现在老师们都能关注学生的思维状态和能力培养,对教材的理解把握更符合课程要求,教学水平也有提高,已有四篇教学课例在书籍《在课例研究中成长》(书号ISBN978-7-5493-1707-3)中发表。
老师的课堂实效提高了,自身专业素养也有很大提升,2013年以来我区已有一位教师获全国人教社组织的初中地理教师教学大赛一等奖;一位老师获全国录像课竞赛二等奖;一位老师获全省优质课竞赛一等奖;一位老师获南昌市骨干教师荣誉称号;一位老师被评为青山湖区学科带头人;两位老师获南昌市“园丁杯”教学竞赛一等奖;7位地理骨干教师在2015年9月申报省级课题《借助名师带动提升初中地理青年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实践探索》并已立项。我区教师正在由合格转为优秀,我想这与扎扎实实开展的课例研究教研活动有关系!与老师们参与研究、积极反思、认真实践有关系!
但如何不断创新教研方式、整合力量、拓展空间、激发活力,帮助教师树立“教研主体”意识,拓宽视野,转变思维方式,让教师在实践中拥有更多的话语权,逐步从经验型教师转变为研究型教师,是我下一阶段要探索的方向。
著名教师钱梦龙先生说:“一个教师如果能从自己的发展过程中悟出某些带有规律性的认识,用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他就很可能成为一个教学艺术家。”我想这个“悟”的途径就是不断开展像课例研究这类形式的同行集体研究探讨,并在这个研究探讨过程中进行教学反思,它是到达教学艺术殿堂的桥梁。希望老师在职业生涯中,通过不断反复地进行课例研究和教学反思,尽快完成从“教书匠”到“教学艺术家”的华丽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