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做个“教书匠”
2017-10-21薛文平
薛文平
做个教书匠难,终身做个好教书匠更难。
旧时把教书的人尊称为“教书先生”,也有人把他们和社会底层的劳动者并称为“匠”,如“木匠”“泥瓦匠”“铜匠”“教书匠”,对这些匠人(包括教书匠)有鄙视的意味,但是,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这些匠人,我们想要过上美好的生活更难以离开这些匠人。
教师的工作需要默默无闻、甘于奉献、吃苦耐劳的精神。而近年来经常听到“不做教书匠,要做教育家”的豪言壮语,人们所说“教书匠”的含义,多半和“缺乏理想”“不会创新”“没有个性”“简单重复”等相联系,忽略了教师的工作特质:从简单细小的事情做起,乐于学习、耐心细致、持之以恒、默默奉献的高尚品格,不追名逐利、不好高骛远,踏踏实实地工作、坦坦荡荡地做人、认认真真地做事,在工作中匠心独具,逐步成为教育行业的“巨匠”。教育家是多数人的梦想,教书匠是多数人的现实;想做教育家,必先做好教书匠。
《现代汉语词典》是这样解释“教书匠”的:“教师(含轻蔑义)。”语言有约定俗成的特点,尽管“教书匠”就是“教师”,但因为“含轻蔑义”,所以教书匠自然就不是“好教师”了。该词典还把“匠”解释为:第一,“能工巧匠”之“工匠”;第二,指在某一方面很有造诣的人。无论哪个含义,教书匠都不应该被“轻蔑”!“匠人”应该是拥有一门手艺,通过双手不断锤炼为了对技艺和品质追求更高追求的人。匠人易获,匠心难得。匠心的获得是伴随着身体的痛苦和疲倦,内心的煎熬,思考和锤炼,逐渐变成内在享受与平静的过程。
被称为“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的季羡林先生在《病榻杂记》中谦虚地说自己一生都在做“教书匠”,爬格子。被誉为“多面统一的大家”的北大教授吴小如先生在荣获2013年“子曰”诗人奖时也说自己只是一个“教书匠”,不是诗人。
最近认真拜读了赢得美国的“最佳教师”称号的弗兰克·迈考特的《教书匠》,颇受启迪。在弗兰克·迈考特笔下,可以看到一位令人肃然起敬的“教书匠”。
这位教书匠拥有颇具创造性的教学手段,他特别会在教学中以孩子的心理去理解孩子……他的很多做法,富有个性,更富有创新,当然,在我看来,比所谓“个性”与“创新”更重要的,是他一颗纯粹的教育心,他的无比真诚,还有他发自内心对学生的爱!在许多人对教书匠不以为然的时候,弗兰克却把自己的著作取名为《教书匠》,但正如有读者评价的那样,他是一位“伟大的教书匠”!
最让弗兰克·迈考特开心的不是这个全美“最佳教师”,而是他赢得了学生们发自内心的尊重。为了不让孩子死记硬背那些枯燥的拼写和规则,他居然让学生带菜谱来读,后来更是让学生發挥所长,带各种乐器来伴奏,把菜谱唱出来。这样不但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快乐,而且让他们增加了词汇量,认识了很多先前都不知道的单词以及拼写,从而获得启发。在面对各种各样的学生时,教师应该用自己的思想去点燃学生求知的欲望,创造出真正属于自己和学生的课堂。
愿终生做一位好的教书匠,一旦选定你的职业,就必须全身心投入到你的工作中去,热爱自己的工作,穷尽一生之力磨炼自己,匠心独具,成为一个真正的教育“巨匠”。
(作者单位:江苏武进鸣凰中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