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挖掘志愿精神传统文化根源培育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

2016-05-30程莉张南华吴晓燕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28期
关键词:传统文化

程莉 张南华 吴晓燕

摘要:志愿精神是为了公益的利他的目的,出自内心意愿且不计报酬甘于奉献的一种态度或观念。志愿精神的理念,本就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在儒、释、道、墨家等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着许多与志愿精神相通的思想。本文通过挖掘志愿精神传统文化根源,分析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现状以及志愿精神与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关系,给高校育人工作提出建议,即通过弘扬志愿精神来培育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关键词:志愿精神;传统文化;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8-0038-02

一、志愿精神的概念和内涵

志愿精神是为了公益的利他的目的,出自内心意愿且不计报酬甘于奉献的一种态度或观念。国内外有关志愿精神的表述很多。在国外,志愿精神通常被解读为一种利他主义和慈善主义的精神,是指个人或团体,依其自由意志与兴趣,本着协助他人、改善社会的宗旨,不求私利与报酬的一种社会理念。在我国,一些学者也对志愿精神进行了界定和探讨。秦晖认为:“以‘志愿精神从事公益的行为,无论取怎样的具体方式,它都是一种基于个人的慈善(charity)与博爱(philanthropy)行为”[1];张瑾说:“志愿精神是个人对生命价值、社会、人类和人生观的一种积极态度”[2]。

纵观学者们的观点,志愿精神的特质为自愿性、非营利性、推动社会进步、促进自身发展。志愿精神集中体现为志愿者在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理念。

二、志愿精神的中国传统文化根源

从1963年毛泽东向全国人民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开始,到1993年底团中央决定实施青年志愿者行动,青年志愿者行动不断开展。2010上海世博会期间,最亮丽的风景线就是身穿“白菜装”的世博志愿者们。他们的志愿精神无处不在。也许有人认为,志愿精神和志愿服务的理念源自西方,我国到当代才发展起志愿精神。其实,志愿精神的理念本就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中。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源,主要集中在一些经典或教义当中,如儒、释、道、墨等家。中国历史深受这几种传统文化的影响,志愿服务自然也不例外。自古以来,从儒家文化传统“仁爱为本”到佛教文化“普渡众生”,从道家文化“上善若水”到墨家文化“博爱互助”传统,都包含着仁爱、奉献、慈善、互助的思想,莫不折射出志愿精神的理念。

儒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论语》中说:“仁者,人也。”又说:“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3]礼乐在孔子看来是很重要的,但离开仁,就无意义了:“人而不仁,如何礼!人而不仁,如何乐!”[4]《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由此可见,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道教文化同样奉行行善之举。

除了儒、释、道中国传统文化的三根支柱之外,墨家的“兼爱”思想同样折射出互助互爱的志愿精神。“兼相爱”是墨子的根本思想,他认为天下之大事,在于人的互争,天下人都应该视人如己,互相帮助,不但利他,而且利己。这就是兼爱主义,也蕴含着社会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五千年的中华文明是一种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文明,从中国传统文化处体现出志愿精神和公益理念。

三、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现状分析

首先,优秀的社会责任伦理思想对于父母或者更早的一代人,其理解更透彻、体会更深刻、认同感更强烈,而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受西方文化渗透、外语学习、世界经济交融等的影响而不足。

其次,随着高校扩招,当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与日俱增,大学生更加关注自身的发展,缺乏历史使命感,不能很好地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笔者对其所在学院的部分大学生做了随机调查,结果显示:有80%的学生表示愿意参加学院或学校的活动,其中愿意作为活动组织者的只有20%。以部分学分绩点高的学生为调查对象,40%的学生表示愿意参加各类活动,其中愿意作为活动组织者的只有5%。

调查表明,在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明显增强。他们在自身能力方面往往比较优秀,且关注自身发展与社会未来发展的适应性,但是在对个人责任,特别是如何实现自己对社会的责任、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等方面,表现出明显的知行分离特征,其责任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两重性。

四、志愿精神与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关系

从古到今,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核心价值理念“仁、义、礼、智、信”无不蕴含着仁爱、互助、奉献、慈善的志愿精神。志愿服务使他们融入社会,能丰富他们的阅历,从实践中锻炼各种能力,把道德情感转化为实际行动,从而培育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意识。

以同济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启明星”助学计划为例,此计划是该院自2011年暑期发起的一支志愿服务活动,也是由该院学生自发组织的一项公益支教活动。在完成六个多月的组织筹划之后,“启明星”助学计划一行于每年暑假期间,分别前往贵州遵义、甘肃武威、海南儋州等边远山区,开展了为期半个月的义务支教活动。支教期间,我院师生开展了豐富多彩的课堂和课外活动。如在之前的志愿服务过程中,陈更同学看到了边远地区孩子的艰苦,特地联系到在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做志愿者的朋友,从大运会处募捐到100套被褥,从深圳邮寄给每两个人睡一张单人硬板床的孩子们,从而改善了他们的住宿条件。每年,支教活动都在当地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同时支教事迹也得到了新浪、凤凰网、腾讯网、贵州《春晖》、同济大学校报等新闻媒体的报道,并影响了诸如南京大学、苏州大学多位毕业生等更多社会爱心人士的关注和奉献,并产生了积极而广泛的社会影响。另外,我院刘海鹏同学是学生会的一名学生干部,在平时他就经常参与志愿服务,曾在温州动车事故后,只身赴温州做志愿者的事迹被《新闻晚报》报道:一则微博在网上迅速“蹿红”,半天时间就被转发1600多次,被评论200多条。一名“90后”上海大学生,独自一人赶赴温州做志愿者,住40元一晚的小旅馆,每天为医院里的车祸病人服务,他的义举受到众多网友的交口称赞。有人还说,从他身上看到了“真正的年轻人形象”。[5]

这些学生平时就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有着强烈的志愿精神,因此他们的社会责任意识也相对普通学生高,在社会需要帮助的时候,他们总能想在他人前,做在他人前。志愿服务活动在培养学生奉献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意识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2015年暑期,笔者对同济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大一、大二的本科生做了关于暑期社会实践的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844份。在“你对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最大的感受是 ?”一题中,在多达6个选项的答案中,有19%的学生选择了“加强了社会责任感”,而选择“充分锻炼了自己的各项能力”的学生只占16%,可见,虽然学生们关注自己的个人发展,但是对于志愿服务对社会责任意识培育的作用却是认同的。

五、弘扬志愿精神,培育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我国的传统文化在人们对其认识变化中饱经锤炼。随着西方文化的渗透,国人对其热捧,而今,国学热正在兴起,一些大学校园将国学作为选修课程,这些正说明传统文化的回归。传统回归仅仅停留于形式与数量不是真正的回归,精神的传承才是最重要的。同样,在大学生的教育方面,我们要通过弘扬传统文化中的志愿精神,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充分利用社会和高校的各种活动来培育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以保持教育的生命力。

从教育的角度而言,志愿精神实际上促使了大学生以主体的身份参与德育过程,调动了他们进行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并且通过切身体验将课堂教学获得的德育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逐步建立起社会责任意识,客观上符合教育的科学规律和发展趋势。因此,弘扬志愿精神,主动引导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培育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同样有助于实现高校培养人才与服务社会的效果叠加。

孔子认为“仁”不是对自己,而是对他人;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于掌上。”墨子曰:“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务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历尽天灾人祸而不被打垮,反而越挫越奋,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能不归功于我们的先贤所传承下来的文化。大学生是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群体,理应更深刻地领悟古之先贤留下的文化精髓,将志愿精神传承下去且发扬光大,胸怀社会责任意识,展示充满自信、乐于奉献的当代大学生风采。

参考文献:

[1]秦晖.政府与企业以外的现代化——中西公益事业比较研究[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2]张瑾.奥运会志愿者与人力资源管理[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

[3]论语·里仁[M].

[4]论语·八佾[M].

[5]新闻晚报[N].2011-07-29.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
蹒跚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百鸟朝凤》
运用传统文化开展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研究
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提升党员干部道德修养
论弘扬行为德学的重要性与实现途径
“图书馆+书院”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探析
旅游开发对纳孔村布依族传统文化的影响研究
试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就陕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谈几点看法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