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闻采编工作创新探究

2016-05-30格桑曲珍

小说月刊·下半月 2016年3期
关键词:新闻采编创新思维运用

格桑曲珍

【摘 要】现如今思维方式在新闻采访中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创新思维是指区别于常规思维方式,从创新的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通过揭示比较新鲜、深刻的主题,取得常规思维所达不到的传播效果,是新闻竞争中获胜的“法宝”之一。本文浅谈创新思维在新闻采编中的运用,目的就在于探索如何在一定程度上摆脱写作过程中习惯性思维的束缚,而另外开辟出增添新闻特色的新蹊径。

【关键词】创新思维;新闻采编;运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各新闻媒体之间的竞争变得越发激烈,特别是网络新闻媒体的兴起,给电视新闻媒体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应用新理念、新思维、新方法是电视新闻的惟一出路,电视新闻采编只有通过不断创新才能推动电视新闻事业的发展。

一、采访内容的创新

新闻采访过程同时也是新闻记者了解、体验和感悟生活的过程,是追求新、真、善、美的过程。

1.采访要求新

新闻的最大特点就是要“喜新厌旧”。新闻记者一定要追求社会生活里的新鲜事物,通过摄像机镜头反映出社会生活的新变化、新做法、新举措、新趋势、新发展等。

2.采访要求真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记者的采访必须认真详尽,做到深入全面,贴近实际,弄清事实真相,反映客观实际。只有这样采写出的新闻才能满足受众需求。

3.采访要求善

新闻记者必须拥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才能从群众的利益出发,关注百姓所关心的事件,为民立言、抑恶扬善、维护正义。才能更好地深入报道社会生活中好人好事、典型事件,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4.采访要求美

新闻记者应该有追求美和发现美的能力,追求美好事物,通过摄像机向广大受众呈现美、宣传美。

二、 思维创新

多从群众的角度报道新闻。改进新闻报道迎合群众口味,不是说群众不关注会议报道,就要将会议报道全部删除,而是通过自身努力将会议报道做好、做活,而把握好报道角度就非常关键。群众之所以不喜欢会议报道,是因为其报道的内容枯燥乏味难以理解,所以群众必然不会选择不知其所言的新闻报道。从群众的角度进行新闻报道,就是要改进新闻报道的内容,讲清楚会议的内容,并分析这些内容与群众有什么关系,能为群众带来什么影响。只有当群众能从新闻报道中获得到想知道的信息,他们才会关注这样的新闻报道。

三、对播报新闻的方式做出调整,更利于广大人民群众接受

传统的新闻报道方式中,新闻播报员往往都是直接按照稿子进行播报,广大的人民群众对于这种播报方式由于长期的接触,已经产生了厌烦的心理。基于这种情况,我们必须要对新闻播报的方式做出调整,以便可以更好的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新闻播音员可以模仿主持人的方式对新闻进行播报,这样可以使得广大人民群众在轻松的氛围下了解新闻。新闻播音员在进行播报时可以形成自己独特的播报风格,这样对更好的吸引群众很有帮助,这样经过一段时间之后还可以形成明星效应。这样对电视台和群众之间的沟通很有帮助,能够保证沟通的顺利进行。新闻播报员在进行播报时,要注意语气和用词方面的一些调整,要利用一定的手法把新闻的主要内容很好的报道给广大人民群众,这样也使得群众能更好的把握新闻的内容,避免他们不能很好的理解,从而产生厌烦的心理。播报员在进行播报时,要注意运气的运用,语气可以运用得当就可以保证群众很自然的接受新闻内容。这种主持人类型的新闻播报员目前许多节目开始采取这种措施,并且都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采用这种新闻播报方式,可以使得播音员能够呈现在观众的面前。另外,电视台还可以采取一些手段使得观众和播音员之间能通过一些方式进行交流,使得广大群众参与到新闻播报当中,这样不仅提高了广大群众的兴趣,还可以使得广大群众在收听新闻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能够及时解决。

四、新闻形式的创新

传统意义上的新闻,普遍认为只是信息传递以及宣传政策方针等,居高临下,形式单一。然而,随着时代发展和大众审美情趣的提高,电视新闻传媒的理念开始由传播者为中心向以受众为中心转变,因此,必须从形式上进行创新才能符合受众的审美需求。

1.有效利用各种电视元素

通常的电视元素包括画面、解说词、同期声、音响和字幕等内容,编辑新闻时应有效利用这些电视元素,同时结合新闻的具体内容,科学选择各种元素合理应用,从而达到最佳新闻效果。

2.科学应用其他表现要素

编辑电视新闻除应用上述几种元素外,还应根据受众需求,科学地应用特技、动画、音乐等其他表现要素,从而编辑出更加生动形象的电视新闻,顺应时代的发展变化,满足受众的心理需求。

随着广大人民群众对新闻报道的要求越来越高,新闻采编工作必须要根据实际的形势做出相应的调整,使得新闻报道能更好的为广大群众接受。这样新闻报道才能更好的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这也是我们进行新闻报道的目的。面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我们一定要采取科学的手段进行解决,从而使得新闻报道有一个美好的前景。

【参考文献】

[1]罗桂全.哲学视角在新闻报道中的意义及方法[J].新闻界,2011(4).

[2]胡卫卫.新闻报道中模糊语言现象合理性分析[J].新闻知识,2011(12)

[3]周焰,罗艳.浅谈电视新闻采编如何与受众心理相结合[J].神州(中旬刊),2013,(12):224-225.

[4]钱骊,高飞.浅谈电视新闻采编如何“接地气”[J].神州(下旬刊),2013,(12):267-267,269.

[5]罗艳,周焰.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采编的策略研究[J].神州(上旬刊),2013,(8):257-257,259.

猜你喜欢

新闻采编创新思维运用
“机器人新闻写作”对新闻采编的机遇和挑战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采编新路径探索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巧用“错误”激活数学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培养职校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
创新产品、优化布局,让传统主流媒体传播更具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