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院校艺术类大学新生的入学教育和班级管理
2016-05-30佟咚
佟咚
【摘要】入学教育和班级管理工作,是开展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管理工作过程中的重要实践环节,本文针对高职高专院校艺术类大学新生的入学教育和班级管理选取两个具体方面展开了简要论述。
【关键词】高职高专院校;艺术类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班级管理
近年来,随着我国现代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有序发展,以及现实社会环境对高素质艺术人才的需求水平不断提升,我国艺术类考生的高考事业日渐得到了考生群体,以及考生家长群体的共同化大力追捧,而在这样的历史发展背景下,我国各类高职高专院校接连创办了艺术类赵招生专业,而受我国初等教育事业和普通高中教育事业常规性工作开展特征的共同影响,我国高职高专院校艺术类在校生群体通常都具有着鲜明的自身个性,以及独特的思想架构,因而也给高职高专院校艺术类学生的新生入学教育以及班级管理问题展开简要论述。
一、高职高专院校艺术类考生的基本群体特征
1.学习特征:专业知识技能浓厚,文化基础薄弱。对于高是高专类院校的艺术类考生群体而言,他们通常在很小的年龄阶段,就已经开始投身于艺术类专业技能课程内容的学习实践活动,并且逐步形成了对自身实际从事的艺术类专业活动门类,形成了极其丰厚的情感热爱以及参与热情,同时在我国高等职业院校,以及高等专科院校艺术类考生特殊化招生录取规则的现实影响下,我国高职高专院校艺术类考生通常对专业技能的学习和精进给予了比较充分的重视,而对文化课知识内容的学习精进水平未能施加充分的关注,因而导致这部分艺术类专业学生在实际参与大学在校阶段的学习实践过程中,往往比较容易出现文化知识类课程内容的逃课现象,给高职高专院校艺术类专业考生综合性文化素质观念水平的改善提升造成了明显阻碍。
3.思想特征:思维活跃度强,但是理想观念相对淡薄。从高职高专语院校现存在校生的整体化群体特征角度展开分析,艺术类专业学生相较其他专业的学生群体通常具备更加充分的思维活跃度,以及具备多样繁复特质的思维想象力与联想能力,能够实现对现实社会生活实践环境中,新近涌现的新事物各新观念的快速接受以及转化运用,同时由于思想感念建构运作体系中包含着相对丰富的浪漫主义表现元素,
现阶段的绝大部分高职高专院校艺术类专业在校生,都未能实现对时事政治动态发展变化特征的充分关注,也正因为高职高专院校艺术类专业学生思想观念认知层次的薄弱性,导致这部分学生的实际思想素质状态都处于较低水平,直接导致这部份分高职高专院校在校学生无法形成稳定积极的理想新年。
二、高职高专院校艺术类大学新生的入学教育和班级管理
1.高职高专院校艺术类大学新生的入学教育。第一,借助新生入学军训工作环节的时间契机,培养艺术类专业学生的基本组织纪律意识。对于高职高专院校而言,想要保证实际培养输出的艺术类专业学生具备良好稳定综合素质,能够为我国现实社会建设和艺术创作事业的良好有序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必须切实针对高职高专院校在校生群体施加科学严谨的行为性以及思想性管理,借助新生入学军训时间阶段,培养建构学生的基本组织纪律意识。
第二,建构家校联络管理机制,提升艺术类专业学生日常化思想行为管理工作的全面性,要重点针对艺术类学生家长散养式以及粗放式子女管理模式的存在现状,积极采取针对性应对处理措施,帮助家长群体切实认知家长因素,在实现高职高专院校艺术类专业学生思想行为管理工作最佳效能目标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家校联动学生管理机制的建构和运行,切实提升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综合性开展水平。
2.高职高专院校艺术类大学新生的班级管理。开展高职高专院校艺术类专业学生的班级日常化教学运营管理工作,应当发挥学生群体中代表性骨干人物的重要作用,要通过骨干性学生个体与教师之前的工作和信息协作,逐步促进高职高专院校艺术类专业学生实现自我管理。
在实际开展高职高专院校艺术类专业班级管理工作过程中,应当切实关注艺术类专业学生,与非艺术类专业学生之间的相互差别,在此基础上切实提升班级管理实务关注的针对性和人文关怀特征。
结束语:
针对高职高专院校艺术类大学新生的入学教育和班级管理,本文从高职高专院校艺术类考生的基本群体特征,以及高职高专院校艺术类大学新生的入学教育和班级管理两个基本角度展开了简要;论述,旨意为相关领域实务人员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倪艳,孟向红.理工院校艺术类大学新生的入学教育和班级管理[J].滁州学院学报,2013,01:91-94.
[2]张书燕.浅谈90后高职高专新生入学教育[J].法制与社会,2010,02:221-222.
[3]房勋.高职高专院校新生入学教育探讨[J].大众科技,2010,11:172-173+171.
[4]刘鸿翔,王建平.关于高职高专新生入学教育问题的思考[J].大学教育科学,2009,04:67-70.
[5]刘鸿翔,王建平,丁立平.高职高专新生“多维导向式”入学教育模式探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6:207-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