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支付的风险及其防范措施
2016-05-30李隆幸
摘 要: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以及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网上购物成为一种时尚,伴随网上购物的发展第三方支付出现并进一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理念。我国的第三方支付的发展也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只被少数人了解到被大众所熟知的过程,这期间第三方支付的规模和业务范围不断扩大,形成了自身优势,不仅占据了相应的市场份额还对很多传统行业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和影响。但是伴随着其规模的扩大和业务范围的扩张,风险也逐步暴露出来并日益影响着第三方支付的进一步发展。在互联网金融的大背景下,如何有效控制第三方支付的风险,使其在规范运作的范围内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大众提供多样化的便捷服务成为新时期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第三方支付;风险;监管
一、第三方支付的概念
“第三方支付”一词最早由阿里巴巴集团的马云在2005年瑞士达沃斯论坛上提出。中国人民银行在2010年出台了《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将第三方支付界定为“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范畴,是指非金融机构在收付款人之间作为中介机构提供货币资金转移、网络支付、预付卡的发行与受理、银行卡收单等服务。该办法的出台意味着,第三方支付在我国法律上有了自己的法律概念。
二、第三方支付的风险及其成因
(一)第三方支付的风险
1.违法违规风险
由于第三方支付监管法律法规的缺失,致使第三方支付机构业务面临巨大的违法违规的风险,第三方支付机构经常因未能遵循法律、监管规定和规则,可能面临业务被叫停、法律制裁、监管处罚、重大财务损失或声誉损失的风险。这一风险的性质通常较为严重,造成的损失也较大,是第三方支付机构所面临的基础性的风险。
2.硬件系统缺陷风险
硬件系统带来的风险主要体现在设备故障或者系统崩溃所引发的交易无法正常进行的风险。由于第三方支付机构本身依托于互联网,因此,硬件设备是保证交易正常进行的基础性前提。随着互联网和网络交易的普及,网上购物的人群越来越,一天当中每个时段的交易量都非常大,在这种情况下,一旦第三方支付机构本身的硬件设备出现故障那么带来的损失可想而知。
3.网络欺诈风险
网络欺诈大都是利用消费者对于自身安全信息保护意识薄弱来进行的,不法分子通过给消费者发送相关的活动链接或者虚假信息,使消费者在阅读相关内容的时候,在毫无意识的情况下,导致个人信息泄露,使自身的资金安全受到威胁。
“现阶段,国内的第三方支付公司对此类事件的发生都设有相关的免责条款,但是基于电子商务的虚拟性、复杂性,第三方支付机构有责任制定相关的制度政策来配合和防止此类事件的发生,从而维护消费者和自身的信誉和安全”。
4.纠纷处理风险
有卖买行为的发生就会有纠纷的存在,第三方支付作为买卖双方的中间机构,当然也不会独善其身,这些风险包括网络欺诈导致的纠纷、订单引起的纠纷、退换货引起的纠纷等。这些纠纷在第三方支付的运行过程中早已屡见不鲜,并对其正常运营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二)第三方支付风险的成因
1.监管力度不够引发潜在风险
我国对于第三方支付的监管是随着第三方支付的发展逐步进行的,整体而言监管要滞后于行业的发展。我国于2010年出台了《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至此关于我国第三方支付机构性质的界定有了权威的依据,其管理运作正式纳入到中国人民银行的监管范围内。接下来为了更加规范每类业务的具体运作,国家又先后出台了针对性的具体管理办法。但是就第三方支付行业整体的而言监管的力度仍然不够,很多问题仍未解决,对于第三方支付的监管范围也有待进一步拓宽。
2.内部控制不严密带来安全隐患
内部控制不严密是针对机构自身而言的,是第三方支付机构本身在内控方面的不完善所导致或引发的风险,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机构未能有效地建立风险预警系统并制定相关的应急措施;二是内部员工可能因为自身的操作失误或者泄露客户信息而使得不法分子有机可乘。
3.不法分子网络犯罪造成的风险
不法分子利用网络交易的虚拟性,通过给客户发邮件或相关的链接从而窃取客户相关信息,进而盗取客户账户内的资金。这些不法犯罪的发生,将会给第三方支付的运行带来相应的风险,影响整个市场的正常秩序。
三、第三方支付风险防范的建议
(一)建立完善的监管体系
一方面,建立多部门综合监管机制。由于第三方支付机构的业务范围较广,我们可以通过跨区域跨部门的分工合作来对其进行监管,以提升监管的有效性和减少监管空白。
另一方面,建立和完善第三方支付法规。当今社会互联网技术发展极快,为减少法律的滞后性,监管机构应当对第三方支付作出系统的有针对性的法律法规,为第三方支付提供及时有效的法律监管。
(二)构建第三方支付机构的自我完善机制
实践中,不少客户将自己的银行卡与第三方支付机构进行了绑定,为了更好的促进两者和谐发展,第三方支付机构应不断加强与银行的沟通合作。“一方面,第三方支付机构应尽快完善客户身份识别制度,加强与商业银行的沟通;另一方面,第三方支付机构应不断优化其网络安全防护系统,构建安全的支付环境”。
(三)建立支付机构的评级制度
目前,第三方支付机构的运行还不够公开透明,作为消费者我们很难了解它的运行程序和运营模式,为了更好地监管,我们可以通过建立支付机构的信用评级制度,通过这一制度使消费者对于支付机构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一系列问题,同时还有利于规范第三方支付的规范发展,促使第三方支付机构自身不断改进技术、提高服务质量,从而降低信用风险。
参考文献:
[1]李艳华.第三方支付企业的创新特征及其演化研究—以支付宝为例[J].中国商贸,2012(35):63-65.
[2]王雅龄,郭宏宇.基于功能视角的第三方支付平台监管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91-95.
[3]梁骁.我国第三方支付业务非法网络交易风险分析及监管政策建议[J].甘肃金融,2015(2).
作者简介:
李隆幸(1991.7—),男,汉族,河北平山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现就读于河北大学政法学院,法律(法学)专业。
(作者单位:河北大学政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