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
2016-05-30余雷
余雷
【摘 要】小学数学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因此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对教师也相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最佳的课堂教学质量,是每个小学数学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最高追求。着手于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和探索。教师们不懈的追求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学策略也是相应的不断发展,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是当前课程深化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课堂教学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每个教师孜孜不倦、不懈追求的目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社会、家长对学校的殷切期望,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每个教师的责任,更是压在每个教师肩上的一副重担,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首先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下面就围绕如何提高数学课堂质量谈谈几点看法。
一、培养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兴趣是人的欲望、需要、追求的征兆,兴趣能使一个人和他的对象融为一体。学生对某一种学习活动有兴趣,就全神贯注于其学习活动,学生的兴趣既是学习的动力和先导,又是教师确认学生发展水平和阶段的依据之一。因而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要善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要为学生提供表现和获得成功的机会,要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使学生把学习任务作为自己的强烈要求,使学习成为学生自觉行动,在情绪高涨的情况下,精神饱满地去学习、探索和追求。
数学学习的思维,都有一个产生意向或动机的过程,一般来说思维是从动机开始的,但是,并不是任何问题都能引起意向(兴趣)。必须考虑为了产生意向,需要有什么样的问题情境。同时,有意向发展成的动机,又有着不同的类型。思维的过程,可以看着是在总的意向指导下,具体动机不断转换所造成的矛盾运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意向的激起(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有一个积极的开端和持续的势头。
二、重视师生互动,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良好的教学氛围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但是怎样才能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不融洽会导致课堂气氛紧张,难以让学生产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反之,良好的师生关系,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确保其思维处于最佳的状态,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因此,教师应爱护每个学生,尽量让自己得到学生们的喜爱。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一个肯定的目光、友好的眼神、关爱的话语、亲切的微笑都能拉近师生间的距离。
(2)注意学生间的个体差异。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性格、兴趣爱好,思维方式也各不相同。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应让全体学生均能受到一定的启发。采用分组学习的方式,确保全体学生都参与进来,并结合个别指导,使他们都能获得帮助。
(3)采用正确的激励评价方式。例如:多采用激励性的口语评价,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主动求知、探究。在实施评价时,教师应把握时机,做到适时评价,让评价更自然、准确、及时,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
三、巧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课堂教学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教学手段越来越多样化,特别是多媒体技术也已逐渐被应用到了数学课堂教学中,其集图、文、声、像于一体,能够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情趣化,从而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利用多媒体的这些优势,化抽象为直观,将数学中所涉及的结论、概念等抽象的理论知识及其形成过程清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轻松掌握数学知识。如在相遇问题中,用速度和乘以两物体同时行走的时间,求路程和。这个问题比较抽象,学生难于接受。对此,教师可利用计算机显示两人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4分钟后相遇的画面;然后用线段图表示两人走的路程和;接着闪现两人每分钟走的路程,并把它们合并成一条小线段,即速度和。这样形象、直观的教学,教师无需更多的语言,只要借助计算机,便无声地传递了教学信息,将不易表述的内容清晰、形象、生动地展示于学生面前,启发了学生思维,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了此知识。又如“时间单位”这一节中,“地球自转一周所用的时间叫做一日”“地球围绕太阳旋转一周所用的时间叫做一年”这两个概念比较抽象,学生难于理解,小学数学教学中如果教师不改变传说教学方法,学生就易产生厌学的情绪。对此,教师可利用多媒体精心设计、制作地球绕太阳旋转的课件,在课堂上生动、直观地进行演示,让学生观察地球是怎样自转的,地球是怎样围绕太阳旋转的,并结合动画适时地给学生讲解,这样学生就能很快地理解“一日”“一年”这两个概念的含义,既化解了难点,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发了学生思维,加强了其理解,从而提高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四、联系生活实际重视情境创设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使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并从中感悟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产生学习的需要,激发探索新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有效地参与学习。在创设生活教学情境时要做到以下几点:
①要选取现实的生活情境。教师可直接选取教材中提供的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情境进行加工或自己创设学生感兴趣的现实生活素材作为课堂情境;②要构建开放的生活情境。教师要对课内知识进行延伸与拓展,将抽象知识的学习过程转变为实践性、开放性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大胆提出猜想,不断形成、积累、拓展新的数学生活经验。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的联系起来。不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提高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③要创设多元的生活情境。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生活及兴趣的了解,对教学内容进行二次加工和整合,再次创设生活情境。真正实现课的导入“生活化”一一教学的导入仿佛是优美乐章的“序曲”。
生产和生活实际是数学的渊源和归宿,其间大量的素材可以成为数学课堂中学生应用的材料。教师要做有心人,不断为学生提供生活素材,让生活走进课堂。真正让文本的“静态”数学变成生活的“动态”数学。要让学生觉得数学不是自学的,学了即可用得上,是实实在在的,这样的课堂教学才是有效的。
五、巧设练习,拓宽学生思维空间,培养创新意识
练习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它不仅可以巩固所学知识,形成技能技巧,而且有助于知识的深化和发展。实践表明,有思考性的练习是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因此,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巧设练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1)练习设计要从生活实际出发。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教师可针对学生看得见、用得着的生活实际问题,设计一些思考性较强的练习,引导学生去思考,去讨论。
(2)设计开放题。开放题训练有利于学生形成合理的认识结构,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培养勇于冒险,敢于挑战的精神,不断强化创新动机,使其最终内化为创新人格。设计开放题应注意:精心设计一些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习题和形式新、解法活的开放题。
参考文献:
[1]曹秀丽.浅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