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和谐课堂,师生的双赢策略

2016-05-30张宏涛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6年3期
关键词:同学评价老师

张宏涛

近年来,全国涌现出许多教育教学的先进学校,推出了令人耳目一新的教学模式,从而在教育界掀起了教育教学的大革新。不管是杜郎口模式还是生本模式,我认为其核心问题还是以学生为中心,建立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活动贯穿整个课堂,在一种自由、快乐和轻松的氛围中获取知识。但是现在农村中学的语文课堂,由于学校硬件的不足,无法满足要求,课堂还是在生硬地灌输着令人乏味的知识,这样的课又谈何自由、谈何欢乐呢?苦思良久,我认为,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对话的课堂”、“开放的课堂”,这才是我们每一位语文老师的追求。要做到这一点,我认为首要的一点就是要尊重学生,让学生和教师在和谐的氛围下共同探讨,才是课堂双赢的好策略。

一、要转变教师观念,重视学生地位

(1)学会平等对待学生。学生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他们有思想,有感情,有个性,有独立的人格。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中,把教师角色由管理者转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转为“平等中的首席”。教师不再是发号施令的权威,而要当好学生的“参谋”。学生与教师应该是平等的。现在的中学生已经具有比较强烈的自我意识,独立的人格也正在趋向成熟。所以,我们教师应以民主、平等的态度来对待学生,而不应以权威者、法官的身份,更不能以审判员的身份,高高在上地去“管”学生,而是放下架子与学生一起学习、生活。这样,师生之间的关系就会十分融洽,教育教学活动就会得以顺利进行。

(2)学会诚心地尊重学生。“俯下身子与学生交流”。学生是“人”,他们在渴望得到成人的关爱的同时,更希望得到成人的关注,特别是尊重。因此,我们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在与学生的交往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尊重学生的人格。在课堂中对于学生的每一次发言,都要体会到他的思想所在,不能一下子肯定或否定,用苍白的“好”和“不对”来应付学生,而要学会一些打动学生心扉的话语来回应他们,如“你的见解很有创意”“你想得比老师都好”“你真了不起”等等。这样正是因为有了教师的尊重,学生也学会了尊重别人。他们知道认真倾听别人的谈话是一种尊重,委婉地向别人提建议也是一种尊重,于是在课堂中能静下心来,用心地和教师和学生交流。

(3)学会民主地对待学生。有研究表明,传统的灌输式课堂教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他们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状态,没有疑问,为有异议,更没有争论。尤其是一点后进生,不敢发言,不敢展示自己的思想,很显然,这种教学模式,禁锢了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学生创新个性的发展。在我的语文教改尝试中,努力倡导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小组座谈式的学习氛围,允许学生争论,允许出错,允许挑战教材,允许反驳老师,允许保留意见,总而言之,在这里,师生都是自由而放松的。这样,许多学生都能大胆地展示自己的思想,从而淡化了所谓“好学生”和“差学生”的区别,让学生能大胆地发言。

(4)用爱的行动和语言感化学生。每个人都希望受人重视,被人关爱,学生也一样,喜欢被夸赞,喜欢在集体中得到老师的肯定和鼓励。有这样一位老师,她总爱用手摸着学生的头说:“好好学吧,这几天你进步很大,相信你会越来越优秀”;在每节课上她总会不时的表扬各种学生,特别是学习较吃力的学生取得一点进步,都会得到她的肯定和激励;每次考完试,她都会认真分析学生的试卷答题情况,然后根据每个学生的情况写下试卷分析,并对每个学生写下赞美的语言;有时她会在课堂上对个别有难度和技巧的题型,她总会故意皱眉说:“老师老了,反应太慢了,这道题不会做了,你们高手们好好挑战吧。”刚开始,学生还用不信任的目光看着她,然后她会强词有理地说:“怎么,都不想考大学了,都不相信自己的能力了,都不相信弟子不必不如师这句名言了。”她还会用一句很朴实的话说:“老师当年是一个学习很普通的学生,只能做一名老师,而你们将来要考清华,考北大,甚至更优秀的大学,难道你们想让老师用陈旧的思维限制你们的潜能,老师相信优秀的你们会自己找找到解题思路的。”从此,当再遇到难题时,那些学习好的学生总会说:“老师,我们自己挑战吧”;还有在周末或放假期间,她总会给学生布置很少量的作业,也会对学生说:“孩子们假期好好玩玩吧,好好放松一下,然后到校很有精力的投入到学习中”。她是一位很普通的老师,但她却是一位很让学生喜欢的老师,她只是用自已爱的行动和语言感化着她的学生。她这种爱像催化剂一样,加快了师生和谐关系的构建,让学生得到赏识,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甚至获得挑战成功的勇气,也许还会产生更深远的意义。

二、要转变评价方式,使学生树立自信

新课程的评价强调:“评价功能从注重甄别与选拔转向激励、反馈与调整;评价内容以过分注重学生学业成绩转向注重多方面发展的潜能,评价技术从过分强调量化转向更加重视质的分析;评价主体从单一转向多元,评价方式更多地采取诸如观察、面谈、调查、作品展示,项目活动报告等开放的多样化的方式,而不仅仅依靠笔试的结果。淡化追逐分数的社会心理,鼓励学生养成根据作业反馈修正错误的习惯。

现在的中学生,他们的自我意识已经逐渐增强。因此,我们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是要对学生的自我意识进行正确的引导和培养,促使其个性获得良好的发展,成为一个人格健全的人。

(1)要创设发展个性的舞台。我们的教育要着眼于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使每一个学生都找到发展的方向和展示自己特长的舞台。所以,我结合语文学科教学在班内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这学期,在作文教学方面,我尝试进行了“生活作文”的教改实验。即丰富学生阅历,让学生亲历生活。说自己的事,写自己的事,展自己的文章。另外在每一单元综合性实践活动中,每一次活动都让学生用手抄报的形式来展示自己的思想,展现自己的创意,然后贴在教室的墙壁上。通过这样做,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2)让学生学会互相欣赏。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学生的成功感、自豪感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同学的评价。利用群体效应,可以增强同学间的友谊及班集体的凝聚力。为此,我主张让每一个同学自制优点卡,发现哪一个同学进步了,就把该同学的优点写在上面,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送给这个同学。真诚的赞誉使同学们感到愉快,体味到了自己的形象和价值。这样做的好处,既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绘画能力、写作能力,又培养了孩子健全完善的人格,真是一举数得。

(3)发挥评语的激励作用。无论是在课堂中对学生的评价,还是写作本上的三言两语,对于学生来说,都很看重。为此,我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时时注意多用“你真行”、“你真棒”、“再努力”、“你一定能超越自我”等激励性的语言,少揭短,对学生的个性特长则予以充分的肯定,并鼓励学生扬长避短,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得以健康发展。我班有一个学生,叫李艳红,是各科老师公认的老大难。怎么办呢?我没有歧视他,厌恶他,而是一分为二的对待他、尊重他,善于发现她身上的积极因素,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我几乎是在每节课都表扬她的进步,即便是写的全错了,说的没有一点儿对的,我也是鼓励她。现在她进步多了,这次快期中考试了,她悄悄地给我传了一个纸条:“老师这次语文考试,我一定考及格!为我们班争光!”当我看着这几个歪歪扭扭的字时,眼睛湿润了。

总之,课堂教学的核心是学生,课堂教学的目的是知识,怎样能使学生主动、愉快地接受新知识,让教师也在一种轻松的氛围中传授知识,这才是达到双赢的最终目的。而在现在新课改的理念下,只有通过以上的两个转变,创建和谐的课堂氛围,才是师生双赢的好策略。

猜你喜欢

同学评价老师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六·一放假么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