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足球基本技术学习阶段营造快乐课堂的教学细节
2016-05-30刘柱王芳
刘柱 王芳
摘要:小足球从课余训练纳入到体育课堂教学内容后,教师如果采用传统的技能教学模式,学生对足球的喜爱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从常见的影响因素出发,借鉴专业足球训练模式,对足球课堂教学中容易忽略的细节加以列举分析。
关键词:小足球;基本技术学习;快乐课堂;教学细节
中图分类号:G623.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3-092-1
一、重视场地因素,尽量把足球教学活动设置到宽阔平坦的场地上,尽可能实现人手一球,让孩子在运动中享受到充分的空间释放感与运动场地的舒适感
一些学校、尤其是城区学校,因为场地条件限制,无法开展小足球运动。教材有要求、更高级别的校际比赛有需求,迫使教师在课堂上必须进行足球教学,于是教师就勉强地带着孩子在一小块场地或者是水泥地面开展,时间久了,孩子兴趣大打折扣。
也有一些教师在技能教学与练习中为了防止足球到处乱飞,影响组织教学与教学效率提高,于是刻意选择一些小场地利用周边固有的建筑物限制足球的飞行与滚动,以提高练习效率。长此以往,孩子的视野与心境被禁锢,孩子学习与练习足球的兴趣也会随之下降。
还有的足球技能学习与训练的课堂上,教师为了便于课堂组织教学,每个小组才发一个球,一节课平均下来,每个孩子接触球不到30秒。其他的学生大部分时间里沦为观众、看客,没有兴趣在所难免。
体育课堂足球教学应该借鉴足球俱乐部、足球社团或者兴趣小组活动的经验做法,用平整宽阔、整洁清新的运动场地,丰富多样、布局新颖的练习器材器械,把孩子们吸引到足球基本技术的学习之中。
有些技术学习需要的场地不大,可以在大场地上选择其中一小块,通过方形或者圆形队列或者线段人为切割成小的练习场地,但是最终练习还是要回归大场地。器材一般人手一个、或者两人一个为宜,如果学校短期数量不足,可以发动孩子自己带球,或者用其他球类代替。颜色各异、色彩艳丽的标志线带、彩色标靶、标志锥桶、标志杆、绳梯等也都需要合理地使用。体育教师一身漂亮的专业足球服也是吸引孩子参与的因素之一。
二、适当调整教学计划,将难度低、兴趣浓、参与性强的内容先教,逐步推广延伸到其他基本技术的教学中;技能学习内容合理加工,使之游戏化、理性化、文化化、生活化、实用化;动作技术的讲解简明扼要、示范精当准确,注重比赛中对动作技术的变化使用,突出动作教学的实用性与对抗性
理性化是指从项目整体特征入手,后转入具体技能的学习,最后再回到整体的认识和训练中;实用化是指注重比赛的形式,并在比赛和实战中培养学生对项目的理解,教学从“尝试性比赛”开始,以“总结性比赛”结束;生活化是指突出主要的运动技术,而忽略一些枝节性的运动技术;文化化则强调从足球的战术意识入手,把战术意识贯穿在各个教学环节中,整体意识和战术为主导的特征很强;游戏化针对的是教学形式与教学手段的丰富趣味性。
孩子对足球的兴趣在初学阶段和教师所要关注的、所要让孩子掌握的并不一致。孩子更加关注的是临门一脚射中与否,教师要教给孩子的却是怎样在场地上控制住球,射门的脚法是否正确。当两者发生冲突时,课堂教学的组织就变得困难。
孩子不在意基本技术学习与训练很正常。因为足球运动在没有从事过足球的人看来,“会与不会没有多大区别”,用人们常说的话“只要长脚都能踢”,在孩子眼里更是如此。
在教学中让孩子先尝试,先学后教,通过教师漂亮准确的动作示范,进行正误比较示范的发现式教学法,体会发现动作要领,然后再介绍基本技术的作用。比如射门教学中,初学的学生常常采用脚尖捅射,教师采用脚内侧推射球动作,球速快、准确性高,通过正误动作的比较与比赛,引发孩子的疑问。
基本技术的游戏化,如踩球练习的指南针游戏、踩地龙停球游戏;行进间运球,就可以采取小竞赛,快速运球以及快速运球过障碍计时赛;一人双球的赶鸭子比赛、运球中快速急停蹲在球上的母鸡下蛋比赛;各种结合基本技术练习开展的集体策略性游戏。
各种带球过人的教学,就必须要教师在示范中有精准、快速的过人实例,让学生准确知晓动作在何时使用,怎样使用,学习这个动作在赛场上的实际意义,这里采取的是领会教学法。
三、科学的学习目标、适度的运动量与强度、合理的运动难度;巧妙设置变换规则的足球专项技术能力的比赛
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考虑到针对对象,年龄太小的孩子就不宜教难度太大的动作,比如踩单车假动作必须要有一定的速度以及球性基础,而且还需要有一定的身高,太小的孩子不宜;行进中的马赛回旋让一二年级的孩子学习,除了个别能力强的孩子能完成,大多数孩子学习起来都有困难。运动难度并不是越低越能吸引孩子,对于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甚至是不同的个体,学习难度可以因材施教适当增减。
有些足球技术动作没有明确的名字,教学与训练中完全靠教师与学生的口口相授,教师示范学生模仿,跟学式教学,比如各种形式的假动作过人。教师就有必要给这些动作加上一个形象生动简洁的名字,让学生便于学习使用。
将运动技能教学放到比赛背景中,放到对抗情境下,同样是最简单的踩球控制,单人原地练习枯燥,如果放到运动中,再加上模拟比赛情境的干扰,学生不但明确了基本技术在比赛中的实际使用,同时也增添了参与练习的兴趣。对抗性是难度设置的重要因素,简单的动作加入外部对抗,增加动作的完成难度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对抗既可以是队员与其他人之间对抗,也可以是和难度环境的对抗,比如各种标志物障碍物的设置,还可以是与器材的对抗。
小学阶段的少儿足球比赛一般是15~20分钟半场,这是针对少儿身心发育特点制定的,根据孩子的体力情况在教学比赛中适当地延长或者缩短。
教师对于小对抗比赛以及需要反复的基本动作,重复次数和规定时间内完成次数是控制总量和强度的手段。量与强度的循序渐进是每项运动都必须要遵循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