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个教学片断引发的对“探究”的思考

2016-05-30王勇龙

关键词:质疑合作探究

王勇龙

摘要:本文讲述一个教学中的片段,围绕这个教学问题引导学生进行了一次有效的探究性学习。在探究性学习中,通过问题意识、解决方法等教学环节,积极推进小组合作、小组探究和组际竞争,让问题在思辨中得到解决,既是一种学习行为的转变,更是一种方法论。

关键词:质疑;合作;探究;有效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3-086-2

那天,按语文教学一般过程,集体朗读《小石潭记》。其中,读“青树翠蔓”一句时,对“蔓”字的读音有两种不同的声音:一些学生读成“màn”,而另外一些学生却读成“wàn”。书上没有明确的读音。对出现的问题是置之不理还是打破沙锅问到底。

教师的职责就是正确引导学生发现疑问,一步一步地进入知识的殿堂,直至疑难解决,让学生分享获得成功的快乐。在这个想法的基础上,我认为这是一次培养学生学会探究,在探究中自主解决问题的好机会。

于是,我改变了教学策略。

首先,我在黑板上写出“蔓“字,分别叫两个读得不同的学生代表上黑板标注读音。一个写成“màn”,一个写成了“wàn”。我问:你们对这个字的读音怎么得来的?黄虹同学说:这个字是常用字,如“蔓延”,“蔓”不是读成“màn”吗?看来她是根据平时读音判定的。另一位李小成说:我查了字典,这个字也能读成“wàn”。听完了两位同学的回答后,我总结道:这个字是多音字,到底哪个音准确呢?这个问题抛下后,课堂就像炸开了锅,双方坚持各自的读音,互相不让。碰撞才能产生火花。

课堂气氛是热烈的,但如果只讲究表面的热热闹闹而不解决问题,这样的课堂是失败的。为使问题得到解决,我寻思对策。

汉字是音义的结合体,我决定由字义推导读音。分别叫两派学生查出“蔓”读“man”和“wan”时的意思。学生纷纷翻开字典,查找解释。用工具书寻根求源,方法对头,我心头一喜:就是要培养学生正确的探究方法。

过了一会儿,学生已将两种不同读音的解释做好,我将学生答案投影如下:

蔓wàn:〔大蔓儿〕

(1)细长能缠绕的茎:瓜蔓儿。)方言,指有较高表演技艺,有广泛影响的演艺明星。亦作“大腕儿”。

(2)蔓生植物的细长不能直立的枝茎。如:这棵黄瓜爬蔓了;瓜蔓;压蔓。

蔓màn:【名词】 (形声。从艸,曼声。本义:藤蔓,草本蔓生植物的枝茎)同本义(1)丹藤翠蔓。——宋·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2)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杜甫《新婚别》

蔓màn:【动词】蔓延;滋长。(1)野有蔓草。——《诗·郑风·野有蔓草》。传:“延也。”(2)不蔓不枝。——宋·周敦颐《爱莲说》又如:蔓生(蔓延生长);蔓衍(扩展延伸);蔓草(蔓延滋生的草);蔓连(延伸串联);蔓蔓(滋长延伸的样子)。(3)攀引,缠绕。如:蔓引(如瓜蔓相互的牵连);蔓蔓(纠缠难察的样子)。

蔓màn:【形容词】杂乱。如:蔓说(杂乱没有系统的言论);蔓悴(衰颓杂乱);蔓辞(杂乱繁琐的文字)。

另外:(1)蔓草màncǎo:爬蔓的草荒烟蔓草间。——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2)蔓生mànshēng:蔓延;指植物伸展开。春天最早的杨梅树在那里蔓生,满墙都是蔓生的植物.(3)蔓生植物:mànshēngzhíwù,具有攀援茎或缠绕茎的植物.(4蔓延:mànyán,向四周扩展延伸。常青藤向上蔓延。

我提出要求:认真观看投影,揣摩意思,选取“清树翠蔓”中“蔓的读音。

一会儿,学生议论纷纷。我要求读“màn”或“wàn”的同学分别举手,并说明理由。一读“màn”的同学说:我根据另外解释的第三条“蔓生植物”中的读音,应当读“màn”。另一读“wàn”的同学说:我不同意刚才那位同学的意见,我认为读“wàn”。理由是“青树翠蔓”中“树”和“蔓”在这里都是名词,根据词条解释,它对应读音应为“wàn”。

我心头一亮,这位学生能根据原句的词性进行分析,方法正确。我赞许道:你从判断词性来推敲它的读音方法正确,值得借鉴。为使问题引入深处,我说,刚才第一位同学对“蔓”的解释不也是当做名词来解释的吗?如“蔓草”。看来对“蔓”都看做为“名词”是不存在异议的。正确理解一个词的音义还要看具体的语境。请同学们仔细对照课文语境和注释,小组探究讨论,把握“蔓”的正确读音。

课堂再次热闹起来。有的坚持读“màn”,有的强调读“wan”,各不相让。

小组代表发言。第三小组周同学首先发言,她说,“蔓“在这里是名词,毫无疑问。对于名词时读“wàn”,我不同意。理由是读“wàn”时,它的两种解释指细长不能直立的茎,从举例来看多指瓜类的茎。而从课文具体的语境来看,应当指草木林树,再从课文“蒙络摇缀”的解释“树枝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来看,这里的“蔓”应当解释为“树枝藤蔓”,而不是瓜类的茎,这也和读“màn”中的词条解释相吻合。正因为读常读的音“màn”,所以课文对“蔓“未标音,否则就会标注为“wàn”。

周同学分析的头头是道,疑问解除,教学目的已达到。我总结道:周同学善于思辨,大胆质疑,而且根据具体语境具体分析,方法正确,值得我们学习。我希望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不要放过任何一个细小的疑难,学会质疑探究,就会学到真知识。

这节课下来,我静下沉思,深有感触。

一、探究要让细节产生智慧的火花

我们在教学中,总会遇到一些细小之处,有的教师认为,这些细小对教学无关大碍,不值得花精力解决,其实这是错误的想法。

音义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它决定着一篇课文后来学习的效果。在朗读中,发现“蔓”的读音有不同,如果教师疏忽,任之过去,就没有后来的讨论和探究,也就没有两种意见的统一,也就没有对“蔓”的音义真正的落实。更重的是,学生在交流中,不断讨论、分析、质疑,在探究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在质疑中思辨,在思辨中提升,而这正是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之一——“教是为了不教”。

二、探究要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体

这节课,针对“蔓”的正确读音,我并没有把答案告诉给学生。在发现问题后,我立即抛出问题,引导学生学会解决问题。步骤是:解释词义——辨析词性、选取解释——根据解释辨音——根据语境、确定词义——根据词义、确定读音。在以上五个步骤中,逐步深入,把学生带进知识的迷宫,让他们从迷宫中走出来。整个过程至始至终完全由学生自主参与讨论,分析。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是什么”和“为什么”,培养“不撞南墙不回头“的精神。

活动过程中,学生或查字典,或小组讨论,或双方思辨质疑,体现了学习的自主性,真正体现一个“动”字。这个“动”,实际上体现了“学生主体性”,教师的“主导性”。教师的主导性,并不是教师越俎代庖,而是切切实实的落实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中,具体的细节中。现实教学中,我发现不少教师在上语文课时,教师教的多,学生说的少,活动的少。“讲授型”的课堂居多,很少关注学生的方法、态度和情感。这样,新课程理念何时能贯彻到位呢?

三、探究要让互动成为有效

教学是一个多方互动的过程,包括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新课程要求,教师应当关注互动的有效而不是热闹。如何实现有效的互动,首先教师敏锐地发现问题,善于抓住“问题”。“蔓”的读音有不同的出现,说明其中必定有一个是错的,教师顺势利导,把它作为互动的“由头”,由此为有效互动作铺垫。其次有效的活动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活动方式。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方式,教学中教师要落实到位。小组学习、小组活动、组际之间的竞争都是一种学习方式。更为重要的是,有效的探究性学习在此得到落实。教师关注学生谈探究的方法,如小组合作,查字典,因义推音,结合语境推敲字义,通过小组辩论,让学生产生智慧的火花,由此再推导正确的读音,明白一个正确认识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猜你喜欢

质疑合作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和谐的课堂应充盈学生的声音
初中体育多样化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
对《老人与海鸥》的一点质疑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