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处理时间对LiFe0.99Mo0.01PO4C的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2016-05-30陆晓挺
陆晓挺
摘 要:以LiNO3、NH4H2PO4、Fe(NO3)3为原料,液相法合成了LiFe0.99Mo0.01PO4/C复合正极材料。使用充放电测试技术研究了材料的倍率充放电性能。结果表明,热处理8 h所得样品具有最好的倍率充放电性能,0.5C倍率下的首次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20 mAh·g-1。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 LiFePO4 Mo掺杂 热处理时间
中图分类号:TG13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1(c)-0021-02
1997年,由美国德州大学Goodenough教授[1]领导的研究团提出了一种价廉、无毒、环保的橄榄石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4,随即引起广泛的关注。许多研究表明,LiFePO4的充放电平台电压为3.4 V,理论充放电比容量为170 mAh·g-1,循环寿命可达1 000次以上,是理想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但是,约为10~9 s/cm的电子电导率[2]和小于10~14 cm/s的Li+扩散系数[3]大大降低了LiFePO4的高倍率充放电性能。为此,研究人员进行了大量的表面包覆[4]和晶格掺杂[2]等改性研究。在改性研究的基础上,热处理工艺也是影响LiFePO4电化学性能的因素之一。该文在成功合成Mo掺杂和碳包覆改性的LiFePO4正极材料的基础上,研究了热处理时间对LiFe0.99Mo0.01PO4/C复合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1 实验部分
1.1 样品制备
将LiNO3、NH4H2PO4、Fe(NO3)3原料与掺杂原料钼酸铵及碳源葡萄糖,按照物质的量1∶1∶0.99∶0.01∶0.66溶解混合均匀,在100℃恒温12 h后取出研磨均匀,随即在Ar气氛下350℃恒温6 h得到中间产物。最后将中间产物在700℃分别恒温2 h、6 h、8 h和10 h,合成LiFe0.99Mo0.01PO4/C正极材料。
1.2 样品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LiFe0.99Mo0.01PO4/C样品的电化学性能测试采用CR2025型扣式模拟电池,其中正极由样品、乙炔黑、PVDF按质量比80∶10∶10混合均匀成浆,涂抹于铝箔上并真空烘干制成,负极采用金属锂片,隔膜为Celgard2400微孔膜,电解液为1 mol·L-1的LiPF6-EC/DMC(体积比1∶1)。充放电测试采用武汉金诺的LAND CT2001A型电池测试系统,电压范围为2.0~4.3 V。
2 LiFe0.99Mo0.01PO4/C的电化学性能
图1所示为700℃热处理2 h、4 h、6 h、8 h和10 h所得LiFe0.99Mo0.01PO4/C样品在0.1C倍率的首次充放电曲线,放电比容量分别达到118、129、116、141和108 mAh·g-1,热处理8 h所得样品具有最好的充放电比容量。
图2(a)是700℃热处理8h所得LiFe0.99Mo0.01PO4/C样品分别在0.1C、0.2C、0.5C、1C、2C、3C、5C和10C倍率的首次充放电曲线,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41、131、120、111、101、94、85和74 mAh·g-1。图2(b)为700℃热处理6 h和8 h所得LiFe0.99Mo0.01PO4/C样品的循环性能,两者均表现出稳定的循环性能,但热处理8 h所得样品具有更好的倍率循环容量。
3 结语
以LiNO3、NH4H2PO4、Fe(NO3)3为原料,液相法合成了LiFe0.99Mo0.01PO4/C复合正极材料。充放电测试结果表明,热处理8h所得样品具有最好的倍率充放电性能,0.1C、0.5C、1C、5C和10C倍率下,样品的首次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41、120、111、85和74 mAh·g-1。
参考文献
[1] Padhi A K, Nanjundaswamy K S, Goodenough J B.[J].J Electrochem. Soc,1997,144(4):1188-1194.
[2] Molenda J, Ojczyk W, Swierczek K, et al.[J].Solid State Ionics 2006(177):2617-2624.
[3] Prosini P P, Lisi M, Zane D, et al.[J].Solid State Ionics 2002(148):45-51.
[4] Chang H H, Chang C C, Su C Y, et al.[J].J Power Sources,2008(185):466-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