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胰腺癌的早期信号
2016-05-30张宝华
张宝华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胰腺癌发病率有逐年增多的趋势。胰腺癌是一种高度恶性肿瘤,预后极差,有人称其为“癌中之王”。胰腺癌早期无特异症状,极易和胃肠、肝、胆等疾病相混淆,当出现典型症状时病情多已到了中晚期。因此要对胰腺癌有足够的重视,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以下几种症状是胰腺癌的早期信号,应当引起人们高度警惕。
腹痛 腹痛或腹部饱胀不适,是胰腺癌早期信号之一。40岁以上人群,出现无诱因腹痛,疼痛定位不太清楚,说不准究竟哪个部位痛,性质为隐痛或钝痛;平卧时疼痛加重,弯腰、坐、立或走动时疼痛反而减轻。腹痛与进食无关,所以尽管主要疼痛部位在上腹部,但跟“胃痛”的症状不尽相似。此外,还有腹部饱胀不适、食欲不振、腹泻、乏力,甚至出现顽固性厌食、恶心、呕吐等。
黄疸 黄疸为胰腺癌重要的早期信号。中年人忽然出现“无痛性黄疸”,特点为梗阻性,随时间很快加深,眼球巩膜发黄,小便颜色变为深黄色、红茶色等,严重时全身皮肤也会发黄;黄疸为进行性,虽可以有轻微波动,但不可能完全消退。粪便呈陶土色,还可出现顽固性的皮肤瘙痒,往往为进行性。
消化道症状 最常见的是食欲不振,其次是恶心、呕吐,可有腹泻或便秘甚至黑便,腹泻常常为脂肪泻。胰腺癌早期也可发生上消化道出血,表现为呕血、黑便或仅大便潜血试验阳性,发生率约10%。
症状性糖尿病 少数病人起病的最初表现为糖尿病的症状,即在胰腺癌的主要症状如腹痛、黄疸等出现以前,先出现高血糖,伴有消瘦和体重下降,易被误诊为糖尿病;长期患糖尿病的病人则可表现为近期病情加重,或原来能控制病情的治疗措施突然变为无效,说明有可能在原有糖尿病的基础上发生了胰腺癌。因此,若糖尿病患者出现持续性腹痛,或老年人突然出现糖尿病,或原有糖尿病的患者近期病情突然加重时,应警惕发生胰腺癌的可能。
消瘦、乏力 胰腺癌和其他癌瘤不同,常在初期即有消瘦、乏力的表现,且症状与癌瘤部位无关。在消化道肿瘤中,胰腺癌造成的体重减轻最为突出,发病后短期内即出现明显消瘦,体重迅速下降可达15千克以上,伴有衰弱、乏力等症状;一些病人在其他症状还没有出现以前,首先表现为进行性消瘦。体重下降的原因是食欲不振,进食减少;或虽有食欲,但因进食后上腹部不适或诱发腹痛而不愿进食。此外,胰腺外分泌功能不良或胰液经胰腺导管流出受阻,也会影响消化吸收功能。
精神症状 部分胰腺癌患者可表现出焦虑、急躁、抑郁、个性改变等精神症状。其发生机制可能是由于胰腺癌患者多有顽固性腹痛、消化道不适、皮肤瘙痒、不能安睡以及不能进食等症状,容易对精神和情绪产生影响。
其他症状 胰腺癌早期还可出现发热、腰背部酸痛、四肢无力等,甚至有高热、寒战等类似胆管炎的症状;部分患者尚可出现小关节红、肿、痛、热,关节活动不利,关节周围皮下脂肪坏死及原因不明的睾丸痛等,锁骨上、腋下或腹股沟淋巴结也可因胰腺癌转移而肿大、发硬。
上述症状有时可能不太明显,但不可掉以轻心,一旦发现上述一种或数种症状,要立即到正规医院做系统检查,明确诊断,尽早进行治疗。
预防胰腺癌的关键措施是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尤其重要的是调整膳食结构。不吃烧焦和烤糊的食品,尽量少吃高脂、高油、多盐、烧烤、刺激性的食物;主食上注意搭配谷类、豆类、甘薯等粗粮;新鲜蔬菜和水果必不可少,增加纤维类、胡萝卜素、维生素E和必要的矿物质的摄入;膳食要合理搭配,多食用易消化的蛋白质,如瘦肉、鸡蛋和鱼;要采用合理的烹调方法,如煮、炖、熬、蒸、溜、氽等,少用油煎、炸、爆炒等方法,防止胰腺过度的分泌;另外要减少应酬,不抽烟,不过量饮酒,避免超重和肥胖。坚持参加适当的体力活动,保持心情舒畅,保证睡眠充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