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高速公路融资风险分析及对策
2016-05-30王冠林
王冠林
【摘要】从“十一五”以来,青海省高速公路的建设在国家相关部门重视和政府政策的帮助下,不论是从覆盖范围到路径里程上都有了很大的提升,今后会有更多更大的公路项目开展,这也就使得高速公路建设的融资变成的一个重要的问题。本文首先阐述了青海省高速公路的发展的宏观政策环境,然后分析了当前青海省高速公路发展以及融资的现状,最后从分类的角度分析各种内因性融资风险和外因性融资风险对青海省高速公路融资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方案。
【关键词】青海省;高速公路;融资风险
【Abstract】Since the "Eleventh Five-Year", Qinghai Province,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ways in the relevant departments of the State attention and the help of the government policies, whether from the the coverage path mileage has greatly improved, in the future there will be more and biggerthe road the project, which also makes highway construction financing becomes an important issue.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development of Qinghai Province Expressway macroeconomic policy environment, and then analyzes the Qinghai Provincial Expressway Development as well as the financing of the status quo, the financing risk of a variety of endogenous and exogenous financing risks of Qinghai Province, high-speed final analysis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classification highway financing, and propose appropriate responses.
【Key words】Qinghai Province;Highway;Financing risk
1. 引言
(1)进入“十一五”特别是2008年后,交通部门又紧紧抓住中央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扩内需、保增长和支持青海等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等机遇,掀起了高速公路建设新高潮,先后开工建设了倒共、共茶、茶德、德小、当大、大察、察格、湟源至西海、湟贵、阿李、共玉和南绕城11个高速公路项目,建设规模1889公里。据统计,近6年来,全省共计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540多亿元[1]。
(2)2011年,青海省高等级公路总里程突破1400公里,不仅实现了海南、海北两个藏族自治州通高等级公路,而且使省会西宁至戈壁新城格尔木市基本实现高速化。目前,青海省高速公路建设正在火热进行中。“十二五”期间,青海省将进一步完善交通运输网络结构,提高区域主通道的通行能力,加快国家高速公路网、通州高速公路建设,基本实现通州公路高速化,打通与四川、西藏、新疆高速公路的相连通道,力争公路通车里程突破7万公里,高速公路达到3000公里[2]。
2. 青海省高速公路发展及融资现状
2.1 在我国,高速公路具有双重属性,既具有公益性,也具有商品性。首先,作为一项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的基础设施,它具有很强的公益性。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高速公路的商品性也越来越受到市场的重视。一方面,高速公路不同于其他商品可以任意买卖,必须由国家进行统一规划和审批,另一方面,高速公路的建设将巨额的流动资产变成了固定资产,因缺少了流动性而产生了各种风险,但是就目前来看高速公路往往要比其他商品更具有稳定的收益。正因为高速公路的这些特殊性,使得高速公路公司的融资有别于其他企业的融资。
2.2 高速公路的融资渠道和融资方式主要有:(l)政府投资,(2)银行贷款,(3)高速公路经营权转让,(4)BOT融资,(5)股票融资,(6)债券融资[3]。
2.3 现在国内高速公路公司融资的主渠道是银行贷款,既包括国有银行也包括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外融资机构。股票融资在高速公路建设中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目前我国已经有20多家高速公路上市公司,并且很多公司也在做上市的准备。由于金融体制的不完善,高速公路债券融资一般以短期债券为主,一般是三年以下的短期债券。
3. 青海省高速公路融资风险分析
3.1 高速公路融资风险概念。
融资风险,是指企业在一定的经营状况下进行融资可能面临的风险。融资风险首先表现为损失发生的可能性,其次表现为收益的不确定性。对于经营中的企业来说来说,具体可以表现为融资的失败、筹资成本太高以及达不到预期收益的可能性。一般来说,融资风险是仅指债务风险,因为企业在借入资金之后,就必须按时支付利息,到期归还本金,但却常常因为资本收益率低于借款利率而不能还本付息,这样就产生了融资风险。
3.2 青海省高速公路融资风险分类。
3.2.1 内因性融资风险。
内因性融资风险顾名思义,是指由资金融入方自身的原因造成而产生的融资风险,可能造成融资风险的原因有内部管理不当、融资结构不合理、内部运行机制失误等。
(1)公司管理风险。
公司管理风险就是指高速公路公司的管理存在问题而引起的融资风险,比如缺乏科学合理的决策组织和过程,以及管理实施过程缺乏相应的监督和考核等问题。例如,在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工程无法或不能按时完工。这种情况对高速公路公司来说就意味着要增加利息支出,延期偿还贷款和错过有利的市场机会等。在高速公路公司运营期间,会出现市场缺乏统一管理等问题,例如现在常见的经营权和所有权相分离的现象,因为经营者不承担还款义务,因此容易出现为了短期目标的实现而忽略了整体的运营计划,预期收入无法实现,最后整条路的获利能力受到影响,不能按时还款或者不能为股东创造更多价值。
(2)债务结构风险。
债务结构风险主要是指由公司融入资金的渠道的多少和各渠道资金偿还期限长短的相对比重出现问题而产生的风险。例如资金来源的渠道单一,会影响到资金使用的长期性,并且融资量也有限,且还款时间比较集中,对于企业来说还款难度自然比较大,很容易出现融资风险。如果公司融资的偿还期限安排不当,比如利用短期借款作为长期资金使用,或者长期借款作为短期资金使用,这样都会使企业的融资成本增加,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融资风险。
(3)债务规模风险。
债务规模风险是指由于公司负债总额的大小在总资产中所占的比重不当而引起的融资风险。对于企业来说,负债规模越大,利息支出自然就越多,利息支出越多就会导致收益降低,从而企业难以维持以致破产的可能性就越大。同样,如果资金融入方负债比重越高,那债权人的收回资金的可能性就越小,这样作为债务人的企业今后的融资也会受到影响。通常,负债规模越大,融资风险相应就越大。高速公路建设所需资金量较大,建设周期长,对于高速公路公司来说自有资金所占比例很小,因此对于高速公路公司来说就应该更加关注债务规模所引起的融资风险。
(4)运行机制风险。
运行机制风险主要是指高速公路公司的内部机制出现问题而引发的融资风险。首先是代理人制度可能引发的融资风险。高速公路公司大多数归国家所有,目前大多数公司实行的是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管理模式。这样在代理人与股东和债权人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代理人就有可能牺牲股东或者债权人的利益来维护自身利益。这是高速公路公司中出现腐败问题的很重要的原因,也是增加融资风险的一个主要原因。其次计划体制也是运营机制风险的一个主要方面。高速公路通行费的定价权和收费费率的制定主要是一种政府的计划行为,而这两者又是决定高速公路公司收益的主要方面,收益决定融资,因此这种权利和义务的分离使得高速公路公司无法灵活的控制自己的经营,加大了融资风险。
3.2.2 外因性融资风险 。
外因性融资风险是指由于融资主体的外部环境的因素而引起的融资风险,主要表现在经营方式和环境、银行借贷环境、股票和债券市场、自然环境因素、以及社会经济制度等方面。我们可以从以下七个方面进行归纳。
(1)经营风险。
一个公司的经营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融资风险的产生或者融资风险大小。如果公司经营不善,产生的利润不能应付所要支付的利息,企业就丧失了偿债能力,甚至出现资不抵债的情况,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也会由此受损,所以,公司经营风险是融资风险的主要源头。当公司组织结构不健全,决策机制不合理、内部管理存在漏洞和失误,那么经营风险就出现在管理层上。这种经营风险的形成是由于公司的经营机制、管理水平及投资者的决策能力等因素决定的。从对外经营来看,由于缺乏严格的指标和可行的度量标准,出现高速公路在运营期间遭到损坏增加维修成本,或者服务区经营不善降低高速公路的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下降等问题。这样都会影响高速公路的盈利,进而影响到高速公路的资金融入。
(2)借贷融资风险。
当公司通过银行进行融资时,就会受到利率、汇率、金融市场变化等融资条件的制约。这些影响因素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在企业的能力控制范围之内。对我国高速公路公司而言,银行贷款是主要的资金来源。首先需要考虑的是银行信贷风险。当前我国高速公路公司融资的信贷风险主要表现为公司由于种种原因不愿或无力偿还银行贷款本息,使银行贷款无法收回,从而形成坏账损失,而企业的金融信誉度受损,再融资阻力加大。无法按时还款面临的一方面是需要缴纳滞纳金,另一方面收费权也可能被剥夺,这样的融资风险引起的损失是巨大的。其次是汇率和利率风险。我国高速公路的建设资金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来源于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和一些外国政府贷款,高速公路经营权转让的受让方也有一些是境外财团和跨国公司,所以我国高速公路建设从资金筹集、设备材料供应和营运都有外资、外币的参与。在高速公路融资的过程中存在着外汇贸易结算风险,资本借款风险,外汇买卖风险以及外汇存量风险和外汇流量风险。利率风险是指一定时间内因利率变动导致企业融资成本或投资收益可能出现的不确定性。利率风险也称价格风险抵押,是指由于利率变动引起企业的资产与负债的市场价值发生变化,首先会导致融资成本风险,从而引起企业融资成本提高,投资收益减少。对于贷款比重较大的高速公路公司来说,利率风险不可避免。
(3)项目风险。
高速公路的项目风险主要分为可控制风险如完工风险、经营维护风险、环境风险和不可控制风险,如政治风险、获准风险、法律风险等。高速公路建设项目资金需求量很大、投资回收期长,收益先递增后递减。高速公路的建设对一个国家的国内环境和国际环境,对法律的完善性和执法程序,对政府的审批程序和审批的公开程度,对知识产权的保护等方面条件都有很高的要求。如果这些外部条件不规范或者控制不当,就会在高速公路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各种政治、政策和法律等障碍,增加管理成本,加大非建设成本的开支,减少获利,增加融资风险。此外,不可控制风险中的经济风险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通常见到的经济风险包括价格风险、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等。可控制风险中的完工风险是指在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因施工设备问题、作业人员不足、调整原设计方案导致无法按时完工或者是完工后无法达到预期目标的风险;维修维护风险是高速公路建成后投入运营,但因为经营、或者维护
技术落后而无法保证正常运营产生的风险。环境风险是指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故意躲避环保部门的监管,不经审批擅自开工,而造成的环境污染,影响高速公路的正常运营,进而增加融资风险。
(4)租赁融资风险。
高速公路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在建设过程中不仅需要大量的普通设备也需要大量的大型特种设备。在现阶段,我国普遍采用的方式是通过租赁的方式来解决这些专用和通用设备短缺的问题。这就是高速公路建设中经常采用融资租赁。融资租赁是指出租人自己购买承租人需要的设备,然后将这些设备长期出租给设备使用方。这种融资方式的风险在于设备使用时期过长,收取的租金过高,租借期间货币价格变化等原因会给高速公路公司带来一定损失,例如技术落后的风险,利率变化带来的风险等。
(5)股票融资风险。
截止2007年底,在境内上市的高速公路公司有25家左右,在我国高速公路公司和全部上市公司中的比例都很小,在上市公司中占约1%。但是,在高速公路产业中影响很大,这使得我们看到了高速公路公司发行股票融资的发展空间和获利空间。股票融资风险的诱因在于高速公路公司的股票发行数量不当,进行融资的成本过高,发行股票的时机不当,夸大对股民的承诺等。如果高速公路公司经营不当很可能会引起公司股票趋势下滑,影响公司运营,也会增加公司今后的融资。
(6)债券融资风险。
现阶段,我国高速公路公司融资结构中债券融资的比例较小,但上世纪90年代末期,我国曾经经历了债券融资的高峰期,在融资数量上达到了最高点。由于处于摸索阶段,在操作方面欠缺考虑,例如发行债券的公司的信誉考核,发行债券的时机、发行价格的确定、票面利率和还款方式的规划等,结果使企业经营成果遭受到巨大损失。归纳的出,债券融资的风险包括发行风险,可转换债券的转换风险,通货膨胀风险等。
(7)环保风险。
环保风险是指项目投资者可能因为环境保护法而迫使项目降低生产效率,增加生产成本,或者增加新的资本投入来改善项目的生产环境,甚至迫使项目无法持续下去的风险。
4. 结论
结合青海省高速公路发展的宏观国家政策和地方政策,以及自身发展的现实情况,通过对青海省高速公路融资所需要面对的风险进行详细的分类,对内因性和外因性融资风险中的具体类别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得出了一系列相应的融资建议。这些融资意见会在以后青海省高速公路的建设的融资过程中起到很好的辅助性作用,为降低融资风险、提高融资效益、加快青海省高速公路的建设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王永祥.青海深高速公路的规划、建设与发展[J].中国交通信息产业,2008.11.
[2] 王永祥.青海省高速公路建设模式研究[J].青海交通科技,2010.
[3] 孙亮,赵宁.我国高速公路融资方式述评及其融资体系的建设[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
[4] 赵冬栋.高速公路建设项目融资风险与对策探析[J].资本与金融,2012(1).
[5] 周国琪,曾伟,卢全均,邱新元.高速公路建设融资及风险分析[J].交通建设与管理,2007(11).
[文章编号]1619-2737(2016)03-13-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