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初中历史教学中情境教学的应用

2016-05-30兰晋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6年3期
关键词:创设历史情境

兰晋

【摘 要】情境教学在初中历史课程教学中的有效应用,不仅是从历史课程本身特点出发,生动呈现教材内容的有效途径,同时更是新课程标准条件下,课程教育改革对初中历史课程教学模式的客观要求。本文就情境教学法在初中历史课程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措施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和建议,希望对于提高初中历史课程教学质量及效率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初中历史;情境教学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情境,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历史情境的创设是新课改实施以来的热门话题,已为我们广大教师所认同。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创设最佳历史课堂教学情境,既符合学生的求知欲和心理认知特点,又符合历史学科和历史知识的特点。现就自己和本校的历史教学,谈谈我们的感受和收获。

一、运用多媒体教学,重现真实情境

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有很多,如新版历史教材增加的精美的图片、形象的地图、精当的史料、精彩的故事性导入等,而最有效的情境创设是将这些形象的资料结合教学内容运用多媒体的方式展现出来。

多媒体教学以其鲜明逼真的动态画面,情感丰富的音响效果刺激学生的感官,使学生眼见其形耳闻其声,从而更易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试想如果没有多媒体教学创设历史情境,教师用再丰富的语言也难以再现经济危机时大萧条的场景,因而难以与学生达成共识,进而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的直观性、可视性可以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给学生以如临其境的感觉,变抽象的语言表述为形象的音像展示,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即将学习的知识产生一种参与的意向,是创设教学情境的一个有效方法,同样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有力手段。

二、创设问题情境,有助于启发思维、突破难点

历史是回顾过去的科学,回顾过去的目的是要解决当前以及未来的问题,正所谓“借古鉴今”、“明因知变”。而做到这一点的前提就是要懂史。但并不是所有的历史知识学生都能懂(即理解),那些难以让学生理解又不易讲清的知识点,教师就把它称之为教学难点,创设问题情境对突破教学难点有很大帮助。问题情境是把问题巧妙地隐含在富有启发性的具体情景中,使问题含而不露。教师设计问题情境可以活跃学生思维,学生在教师的循循善诱之下,打开层层思维的锁链,获取理想的结果,似有一种“拨开乌云见青天”的感觉。

例如,在讲授世界近代史《法兰西第一帝国的兴起》这节内容的难点“如何理解拿破仑对外战争两重性的特点”时,可以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在我们面前有四种人,第一种是法国波旁王朝的残余;第二种是法国的大资产阶级;第三种是法国普通人民;第四种是被占领地区的广大人民。学生进入情境,教师接着问:这四种人对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分别持什么态度?学生进行讨论,待学生回答后教师再指出:他们不同的态度正说明了拿破仑对外战争的两重性……这样就把一个模糊的问题明朗化了,学生的认识由感性阶段向理性阶段发展,这个教学难点也被突破了。创设问题情境帮助突破难点,须依情况而定,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启发学生思维,帮助学生理解。

三、创设语言情境,渲染课堂气氛

生动的语言表达、声情并茂的语言描述是历史教师营造良好课堂气氛的重要手段。教师可以使用多样化、富有感染力的教学语言实现情感的传递,使学生产生认同和情感共鸣。教师语言对学生学习和理解知识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创设良好的语言情境能够更好地渲染课堂气氛,提高知识的感知效应,这与教育心理学中的语言感染力原理如出一辙。

富有感染力和表现力的语言情境的创设,可以更好地打动学生、激发学生,引发师生的情感共鸣。这种语言情境的创设较为适合应用于对革命题材的历史知识的教学实践中。例如,在提到中国近代史上的革命家秋瑾时,教师可以播放低沉的背景音乐,而后充满感情地说:“她有着舒适、安逸的生活背景,她有着两个天真、可爱的孩子,她也有着一条宽广、平坦的人生道路。然而,为了民主革命,为了追求真理,更是为了给灾难重重的中华大地寻找一丝生机,她毅然抛弃了温暖与安逸,甚至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随着教师语调和节奏的不断变化,学生们仿佛回到了那个灾难深重的时代,从内心深处体会到女革命家的伟大。这种语言情境教学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四、设计表演情境,有助于挖掘潜力、培养能力

角色扮演是指教师在课堂上设计一项任务,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扮演历史中各种角色,站在所扮角色的角度去处理各种问题和矛盾,从而达到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并能灵活运用的教学方法。当学生选择课文中的角色进行表演并进入角色时,课文中的角色不再是历史人物,而是学生自己或是同学,这样学生对课文中的角色油然而生亲切感,很自然地加深了内心体验,流露出自己的情感。课堂上,教师请学生扮演角色,模拟角色进行当时的活动,让学生从所扮演角色的立场出发去思考分析问题,将过去的历史事件再现于课堂之上,有助于学生认识和理解历史知识。学生通过扮演角色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更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例如,在教《大变革的时代》中“商鞅变法”的内容时,设置这样一个情境:“假如你是当时的农民,这样进行变法对你有益吗?能说出你的理由吗?假如你是当时的旧贵族,你会支持变法吗,理由是什么?假如你是当时的新兴地主,你会支持变法吗?假如你是当时的诸侯,你会支持变法吗?从这些角色来看,变法起到了哪些作用?请你选取一个自己喜欢的角色进行扮演。”学生展开自己的想象或者通过小组成员交流、讨论,“进入角色”,即兴表演。再以“我”的立场表明不同阶层的态度。这样做既有利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让学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对于这样灵活的题目,教师应当堂进行激励性的点评,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五、利用生活情境,激起情感交流

关注社会热点,结合新闻联播,让学生在了解社会资讯的同时,与历史中的某些规律结合起来思考,不仅能增加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感悟,也能培养学生的科学史观的建立。这样的以生活中的热点焦点问题为切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引起学生思考的方法往往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也能使学生尽快融入课堂,吸引学生注意力。例如:在对《甲午中日战争》的讲述中,可以向学生展示图片及相关资料,结合当今的中日关系追溯到近代中日关系的风风雨雨,从而拉近了历史与生活的距离,使学生增强了对历史知识的亲切感,也进一步使学生感受到了历史学科的现实意义。

总之,情境教学应该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创造新的生活,激发学生的潜力,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学习条件的不同,创造更加适合课堂的情境,使学生的学习动机被激发出来,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教学当中。切合实际的创设一种生动、开放、新颖的历史情境课堂,在当今课堂教学中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健康情操,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的学史兴趣,而且还可以为初中历史教学在今后的发展中开辟一条新的道路。

参考文献:

[1]张蕊,洪国彬.历史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浅析[J].教育论从,2011(5)

[2]陈智玲.论情境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文理导航:上,2013(11):74

猜你喜欢

创设历史情境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新历史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