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汽车维修课中的应用探究
2016-05-30叶昊
叶昊
摘要:对于汽车维修专业的学生来说,掌握从事汽车维修专业所需要的文化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是最为重要的,而作为老师来说,选择与本专业相关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策略是最关键的。所以,根据学校现阶段发展形势,对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落实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在实训课中提出了教学的层次性。
关键词:汽车维修专业 一体化教学模式 “双师素质”教师
一、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特点
通过一体化教学形式,可以达到理论与实践更加高效融合的效果,以便提高整个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在这种教学形式下,作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学生的地位受到了充分的尊重,而老师在教学活动中要重新摆正自己的地位,发挥好引导、辅助性作用。引导学生明确学习任务与学习目标,同时为学生创建合适的学习情景,提供一定的团队合作的机会。其主要效果就是改变以往的学科体系和教学方式,按照职业教育教学任务,重新进行教学资源的有效规划,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角色,推动整个教育教学活动进行相应的转变,实现知识转述大搜“知识的处理和转换”的调整;从教育模式上实现教室、集体授课向校企合作实训课堂的转变;在教学手段上实现从书面化,板书化到网络信息化的转变;在教育者方面实现由单一化向行为引导化转变;在学生方面实现从被动学习到主动探索的转化;提高整个教育教学活动的实际效果。
二、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具体措施
1.培养适应一体化教学的“双师素质”教师
师资队伍是提高一体化教学效果的重要条件。该种教学模式不仅仅需要“双师素质”甚至是“双师型”教师,如果缺乏这一要素,将导致理论与实践的脱离,根本不利于教学效率的普遍提高。对于职业院校的老师来讲,尤其是汽车专业的老师来说,理论与实践的高效结合对于教学效果的提高,教学目标的实现来说具有很大的作用,另外在不断达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老师还应该注重对学生进行的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根据汽车检修中经常性遇到的一些问题的分析,来提高学生们的实践操作技能,这就要求老师不仅仅要具有专业的教育教学工作经验与能力同时更应该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素质,校方应该加大培训教育力度,培养更多的“双师型”教师。
2.合理改革教材,设计好教学案例项目
现阶由不少汽车专业教学资料在制定的时候都是根据:基本理论—实际使用—基本维修—诊断措施等的步骤划分成不同的几个单元。教学材料的编定工作人员主要是根据基础理论结构的顺序进行制定的,通常情况下不会想到在汽车维修的过程中对于基本知识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在对教学资料的使用中必须突破传统的教学步骤,加你汽车检修工作划分成不同的几个部分,以项目活动本身作为主要线索,分阶段开展教学实践活动,对不同阶段项目活动进行划分,根据教学案例的选择,以教学目标为出发点引出学习内容,通过实践活动逐一进行论述,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
3.配套合适的教具
在教学的过程中遇到一些复杂的问题,也就是学生学习中最可能出现疑难杂症的地方,大多数情况下学生认为学习起来比较困难的地方也就是比较抽象需要实践的地方,因为汽修专业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专业。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老师充分利用各类教学工具与媒体工具将一些抽象的内容形象化生动化,增加实训环节,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需要学习的内容。
4.积极探索分组分层次教学
在一体化教学模式实行的过程中,老师一般可以用非得使用教学材料中的示范,主要还是启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参与案例分析与学习的自主性,老师只是适当地发挥一下引导性与辅助性作用,然后给予指正与完善的帮助。在这一教学模式实施的过程中,还应注意教学策略的层次性。由于每一个学生的个体性差异比较大,所以在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的选择上应该注意层次性,注意因材施教的重要性,从而提高整体学习效率。
三、实训课“配气机构的拆装”实训项目的设计
1.设计构思
(1)设计原理。作为最基本的一项内容,本实训项目是按照教学基本内容和要求标准,整个课程设计坚持从实践观念出发、注重实践操作活动的开展,将汽车修理工作中配气机构的拆卸安装步骤技艺标准规范作为重点,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进行练习,并引导学生留意其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尝试着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该项实践活动结束以后,通过工作项目活动的开展来达到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对机械内部构造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从而更好地掌握基础内容,加深对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也为检修技能的进一步提高打好基础。
(2)课堂组织模式。在开展汽车实训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进行小组划分,每批分3~4个小组,每组4~6人,保证每一个小组都有自己的仪器、工具。
(3)教法与学法。在理论教学的过程中辅助以实训演练,在检修现场老师通过示范、引导、辅助等形式来实现教学目标,完成学习任务。对于每一个学生的操作进行巡回监督,查看,给以现场的指导。
2.具体实施
(1)授课时间:8学时(早上和下午)。
(2)教学步骤:①教学导入部分(10~15分钟)。首先,老师提出问题:在汽车的所有部件当中,气缸盖的主要功能是什么?在汽车发动机部件当中,配气机构又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如果该部件出现问题,会引起汽车出现什么样的问题?其次,本次学习的内容是:如何对气缸盖和配气机构进行拆解和装置,其步骤以及注意事项。②实训环节(280分钟)。首先,根据配气机构的特点与功能引导学生了解拆卸组装的步骤与技术。根据相关的规范标准:学生先要掌握松紧气缸盖螺栓的步骤,接着正式开始学习如何进行气缸盖和配气机构的拆卸和组装(10分钟)。其次,引导学生对每一组台架上发动机进行观察,学会检查其主要部件结构的完整性,启发学生进行自主思考,总结出所需的工具有哪些,以及正确的拆装步骤与流程。学生活动: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主要工具的检查,自己总结要顺利完成拆卸组装工作需要哪些仪器设备。(10分钟)然后,老师要引导学生做好拆卸前的准备工作。首先要进行工具的清点,确保所有的工具都能正常使用。学生活动:在老师的引导下将拆装所需的抹布以及其它一些工具按顺序摆放在方便拿的地方,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要发挥好检查引导的作用。(10分钟)接着,老师一边讲解具体的内容一边进行演示,同时还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学生活动:小组长带领自己小组的成员认真听老师的讲解,同时还要仔细观察老师的每一个动作,注意关键性的,细节性的操作,掌握整个拆卸的过程中。(40分钟)老师在演示的过程中还主要提醒学生们一定要注意的事项。(10分钟)学生们要在老师的引导下尝试着进行各个配件的拆卸。学生活动:在教师讲明气缸盖拆装具体步骤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后,各个小组成员在互相帮助下开始尝试着自己拆卸,每4~6名学生组成操作组,先由小组长演练一遍,每个小组要有专门负责进行记录的同学,老师对各个组小组长的拆卸活动进行指导,确保小组组长掌握正确的拆装方式。(40分钟)七是,老师在这个过程中要给予指导,指出问题,提醒关键点。学生活动:小组成员在观察完小组长的操作以后,再逐个进行实践演练,确保每一个小组成员都能自己动手拆装一次。老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发挥巡回检查、监督、指导的作用。(160分钟)③总结归纳环节(20分钟)。在所有学生都操作过一遍之后,共同讨论其中遇到的问题,总结方法。④作业环节,每个学生根据这次实训练习写出配气机构拆装的步骤以及自己的心得体会。
四、总结
通过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实践操作的技能,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进一步实现,培养出更多的专业技能人才,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与国家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崔兴艳.“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工厂电气控制设备课程中的应用[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1):5-6.
[2]王涓,孙丽.一体化教学模式在专业课程中的应用[J].才智,2015,(02):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