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教的目光着眼于学生的学上
2016-05-30丁瀚
丁瀚
在低年级的语文课堂上到底该教些什么,大家各有各的看法。但在一线课堂上,仍有不少老师将课文内容等同于教学内容,在教学中比较多地停留在对生字和课文的分析上,而对于识记生字的方法、语言训练点的把握和学生已有经验的了解等方面都有所忽略或欠缺。从中能看出来,教师仍处于比较强势的位置,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难以真正唤醒孩子们对于知识的渴望和求知的热情。我们常说以学定教,语文教师应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更多地考虑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已经知道了什么、该学点什么、该如何去学的问题,以提升课堂教学的价值,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最大限度地实现学生个体潜能的发展。
一、准确把握学生真实的学习起点
学生的认知水平是课堂教学的起点。一切教学目标的定位,最终都要归结到学生的实际水平与发展需要上来。对于学生已经会了的不讲、自己读读就会了的不讲、怎么讲也不会的不讲。
(一)课前布置预习,拉平孩子的起点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最初语文学习的最大障碍是生字认识的多少。很多孩子由于学前完全没有学习基础,生字认的太少而导致课堂上读不明白课文、做习题时读不懂题。当老师或家长给他们读题时,孩子全都明白、都能做对,而一旦让孩子自己去读,他们就傻了眼,怎么也读不懂了。人是用语言进行思维的动物,思维的清晰度和语言的清晰度成正比,语言越清晰,思维就越清晰,而大声地朗读和静静地阅读恰好可以帮助语言增速发育,对于孩子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和语文的学习有着直接的影响。课前的朗读,让孩子们对于课文内容有了一个整体的感知,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读2遍或者读5遍,解决了课堂没有时间朗读的问题。
(二)备学生、备教材、备课标,做到心中有数
一个合格的教师,首先要有对学生的充分了解,这源自课前的谈心、课上的观察、课后的批改与反馈、每篇课文所涵盖的不同内容以及在整个过程中持续不断的调整与改变。
课前对教材充分的挖掘是必不可少的,要进行合适学生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内容。
1.充分地考虑学生的学情
在教学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蚕姑娘》一课时,课文介绍的对象是蚕,孩子们对它多少有所了解,但对与它的生活习性等方面的了解毕竟有限,而课文介绍的又是蚕的生长变化的过程,介绍的太少孩子不足以了解、介绍的太多又有变成科学课的嫌疑,所以一个短小精悍的微课的运用,就能帮助孩子很好地了解蚕的生长变化,并起到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
2.充分地吃透课程标准的要求
识字写字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关于写字,在第一学段的课标中是这样要求的“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所以,每堂语文课文,生字的教学是重点,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在二年级的学习中,孩子已经掌握了一些常用的偏旁和生字部件、掌握了一定的书写规律的前提下,我采用了“三步法”让孩子们合作自学生字。以“伏”字为例,第一步:伏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第二步:要把这个字写正确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亻+犬”就是“伏”;第三步:要把这个字写美观,注意“一”压在横中线上,“丿”从竖中线上起笔。引导学生关注字的结构、能把字写正确、写美观。
3.充分理解文本以及编者的意图
例如在苏教版二上《小鹰学飞》一课中,叙述了小鹰跟随老鹰学飞的过程,小鹰飞到了大树的上面、飞到了大山的上空、飞到了白云的中间,不仅仅是让孩子知道小鹰飞到了哪里,更要通过引导孩子体会人物心情朗读、抓住“小鹰气喘吁吁”这一个点的表演进行感知体验,让孩子们认识到学习没有止境,应该不断进取的道理。
二、准确定位目标,用适合学生的方法来教
日常教学中,教师随意降低或者拔高要求的现象普遍存在。课程标准以能力为导向设置了各学段的学习内容和要求,各册教材是课程教学内容和要求的具体化。从知识技能维度来说,低年级的教学以字词句为主,在模仿中学习基本与规范的短语和句式。从水平要求维度说,同是学习字词句,低年级的要求是能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因此,教师要根据孩子的年段知识技能的学习重点和水平要求做出选择,合理制定教学目标,采取符合低年级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来教。
在执教了苏教版二上《小鹰学飞》一课时,我查阅了很多资料,反复斟酌每个环节和问题设计的目的是要解决什么?是为达成哪个目标做准备?对于提出的每个问题,怎么收?落在哪个点上?都一一预设作答,从而不断剔除了多余的废话和不需要的环节,让学习更符合孩子的认知的规律。
在充分考虑学情和挖掘教材的基础上,我制定了以下4个目标:
(1)学会本课“盘、旋、促、吧、顶”这5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3)结合课文中的例句,模仿句式学会用“已经”说话,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
(4)让学生懂得学无止境的道理,教育学生要虚心好学、不断进取。
在学习过程中,有同位俩合作通过游戏认读生字、有小组分角色朗读人物对话、有为突破理解难点的表演和评价、有学生到黑板前进行粘贴板书,有畅所欲言的谈感受和体会,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能更好地调动孩子的学习兴趣,他们参与其中、全情投入,润物无声地将目标一一落实扎实、到位。
三、“小小家庭”乐合作
学生学习中持久强烈的愉悦感,并不来自简单的表扬和欣赏,而是来自学习本身。我们都有所体会,当自己在课堂上喋喋不休的讲的时候,从不觉得疲倦;而开会时坐在那里却如坐针毡,感觉时间特别难熬。学习本来就是一个探索的过程,学生本来就是知识的探索者。但是,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常常以时间关系为由,以讲代替了学生的探究、合作、练习等。
课堂应该是儿童的发现之旅,在我们班里有很多小家庭,有小小的家长,有家庭的成员。在“小家长”的带领下,孩子们有许多事情可做:参与活动、比赛,课堂讨论、合作……苏教版二上《水乡歌》是一篇诗歌,有3个结构相同的小节,分别讲了水乡的水多、船多、歌多。在学习过第一小节后,我带着孩子一起总结了学习的方法,之后我就放手让“小家长们”带着孩子们一起合作学习。有学习提示、家庭成语人人参与有任务、学习结束有汇报,教师只要深入小组点拨,针对问题指导即可。
教学之美是在调动教与学双方力量的过程中产生的。作为低年级的语文老师,要把教的目光着眼于学生的学上,只有适合学生的才能起到“以学定教,教学相长”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