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小学语文教学中生命意识的渗透

2016-05-30孔维敏罗登辉

大东方 2016年3期
关键词:生命意识新课程理念渗透

孔维敏 罗登辉

摘 要:“以人为本”是新课程的核心思想,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是其重要任务。成功的语文教学必然是关注生命、珍视生命的教学。引导学生用心阅读,用心体会,用心表达使他们获得心灵的震撼,认识到要珍爱生命,珍爱健康,即使在逆境中,也要积极进取,顽强地开辟一条走向自己幸福的路,让所有的孩子都能在健康积极、充满热情的学习生活中展现自己生命的光亮。本文针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生命意识进行具体的阐述,希望能够提高小学生尊重生命、珍爱生命的意识。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语文教学;生命意识;渗透

随着新课程理念的推进,“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逐渐渗透到各个领域,实施人本教育,旨在尊重生命意识,让每个生命个体能够对生命有自觉认识,让每个公民不仅要珍爱自我生命,还要珍爱他人的生命。从哲学上来说,生命是一个短暂而漫长的过程,其在不同的阶段有着不同的特点,按照固有的客观规律进行着活动。因此,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对学生的生命意识进行有意识的培养,要将对学生生命意识的培养贯穿始终,使学生对生命产生敬畏之情,从而珍爱生命。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意识呢? 笔者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具体的思考和探索。

一、创设教学情境,开启学生的生命激情

语言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要素,而那些优美的词句或文章,并不是简单的文字拼凑形成的,而是具有生命意义的符号的填充。如在人教版的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古诗词虽然属于不同的流派,风格也迥异,但每一首都具有深刻的生命哲学内涵。例如,唐代诗人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全诗以“望”字为中心进行展开,并在对“日照”、“银河”、“紫烟”等事物进行描写时,蕴含了“红”“白”“紫”斑斓色彩,使学生在对整首诗进行阅读时,能够感受到五彩缤纷的绚丽画面。对于诗中所出现的“挂前川”、“落九天”等词语,能使学生感受到大自然那种浩荡澎湃、一泻千里的动感之美。

因此,在此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引,让学生把简单的、无色彩的文字通过具体的描述变得绚丽多彩,使学生更加喜爱自然界的五彩缤纷;让学生感受那些动感效果的线条美,促使学生体会到诗人内心澎湃的激情。从而使学生更加深刻地感悟出生命的真谛,增强对生命意识的感悟。

二、依托语文教材,挖掘生命意识的教育资源

随着新教材的推广使用,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关于生命的课文。教师应对这些与生命有关的内容进行深入挖掘,并引导学生加以重视,最终使学生的生命意识得以培养。例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一文中,对与生命有关的话题,教师应进行重点阐述,挖掘所存问题。如针对课文题目发问,谁说的这句话、为什么说了这句话等,使学生带着疑问对课文进行学习。当学生回答出这些疑问时,也就对学生的生命意识进行了培养。又如,在《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中重复出现“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这句话,对此,教师需要进行着重讲解,并要对这句话每次出现的不同情境加以分析,使学生对其进行更深入的体会与琢磨,最终使学生感悟到父亲珍爱生命的思想以及对儿子伟大而深沉的爱。

三、优化写作训练,渗透生命教育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写作是其不可或缺的环节,因为写作不仅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使学生在写作中提高对社会的感知力、自我表达能力、认识与思考社会的能力。写作教学时,教师可以引进生命话题,让学生展开深入的思考,进行有关生命话题的写作训练。例如,在学完《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课后作业:对《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写读后感,谈谈自己对生命的感悟。这样能使学生对生命的意义与价值进行深入的思考。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让学生以写日记的形式,对周围的生命状态进行及时记录,进而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最终使渗透生命意识得以实现。

四、构建对话平台,体验生命价值

由于对人性缺少一定的滋润,使得目前的小学语文教育显得生硬且缺乏温暖。针对此现象,教师需要搭建起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平台,使学生在学习与交流中感悟到生命的价值。而阅读正是构建师生平等对话的一种良好的形式,教师通过阅读教学,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对自我进行激励,从而使师生之间的对话融合得以实现。例如,在教学李白的《独坐敬亭山》时,教师不能仅停留在其字面意思的讲解中,否则就无法向学生传递出大诗人李白身上那种饱受世事艰辛后依旧不放弃的品格。首先,诗人通过对优美的山水风景的准确描写,表达出了其乐观向上地寻找人生真谛的豪情,教师不能忽略对此层含意的讲解,否则就错过一次与学生交流生命意识的良好机会。其次,教师在对诗中“孤”、“独”等关键字进行讲解时,应引用诗人李白各个时期的诗作,并引导学生对其进行深入体会,找出其各个时期的特点,以此来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从而达到帮助学生感受生命存在价值的良好效果,使其树立起坚忍不拔的精神。

总之,小学语文教育作为最接近生命教育的学科,肩负着重要的生命教育使命。因此,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要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结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以新教材为依托,多渠道、多思路地深入挖掘生命教育因素,从而培养小学生敬畏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的意识。

参考文献:

[1]孙茂平.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J].文教资料,2010(14).

[2]朱安凤.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生命意识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3(S1).

(作者单位:贵州省威宁县麻乍镇麻乍小学)

猜你喜欢

生命意识新课程理念渗透
沈从文笔下底层人物的生命意识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
《老人与海》与《活着》的生命意识比较
浅议小学语文课堂生命意识的培养
新课程理念下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探析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与“通”
基于新课程理念的小学信息技术游戏化教学探析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评价机制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及应用探究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