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小学语文激趣教学

2016-05-30邱国成

大东方 2016年3期
关键词:教学探究小学语文

邱国成

摘 要:要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就是一个非常重要、非常有效的措施。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课堂上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从而课课有所学,课课有所得呢?

关键词:小学语文;趣味激发;教学探究

当今素质教育更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应该把语文课上成一堂丰富多彩的语文课,不仅让学生学到知识,还乐于接受,积极参与,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求教师有三心。所谓三心,即要有一颗童心,一颗强烈的事业心,一颗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的爱心。使师生关系要亲密无间,这是进行激趣教学的首要条件。同时激趣教学也需要教师有渊博的知识和扎实的教学基本功。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一、因“趣”利导,激发学习热情

借助电教,直观激趣。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合理使用电教手段,结合课文教学内容,让学生听听声情并茂的录音,看看栩栩如生的画面,欣赏品味形象化的词句,可以使学生的精神处于轻松的状态,让学生从进入课堂开始,就仿佛倘徉在语言形象的园林之中,或信步漫游,或曲径探幽,得陶醉之情趣,尽求索之愉悦,走上一条到处充满轻松,愉快的学习道路。

实验演示,动中激趣。课前一个小实验或演示,能撩拨起学生的好奇心。例如教《回声》,一上课我就带同学来到学校礼堂,先让学生对着空旷的礼堂大叫,只听一阵阵回声传来,同学们感到既兴奋又神奇,心理上就生产一种急于了解原因的迫切状态,这是授课的良好时机。

热情与兴趣都是学习积极性的心理成分。每个人都是只有对某件事产生了兴趣就一定会表现出热情,有了热情就会完成得很出色。小学生都具有好动的天性、爱玩、有强烈的求知欲这些潜在的兴趣倾向。在教学中,教师重要的作用就是要因“趣”利导,运用新颖的教学方式、灵活的教学程序、探索性的教学活动,积极把学生潜在的兴趣转化为现实性。我在教学第二册《松鼠和松果》一文时,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程序。讲故事――读故事――演故事――谈故事(谈体会)。“你喜欢文中的小松鼠吗?为什么?请说说你的想法。”这样,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有效地激发了孩子们的信息激情并主动参与其中,还培养了他们的阅读兴趣。

二、从生活中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的兴趣

在我看来,小学语文学习一定是以兴趣为先的,首先必须得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学的浓厚兴趣,这是学好语文的大前提。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其实也可以说,兴趣是最好的动力源泉。那么,兴趣从哪里来?我想,兴趣来自于生活。我们要注重培养孩子对生活的热爱,要发掘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这一部分的工作做好了,将对我们的语文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语文学习当然有一部分目的是为了得高分,为了考一所好学校,但是,如果把这个目的当做全部目标,并不利于语文学习。我们有必要引导孩子在整个人生成长及长远发展的角度看重语文学习,并进一步加强语文学习。

三、课堂作业趣味性,唤起学生学习欲望

作业的设计要可写、可读、可看、可操作、可玩耍,让每项活动增加目的性,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听、说、读、写与演、唱、画、做等多种形式相结合,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符合他们好奇、爱动、形象思维占优势的特点,把语文技能的培养与活动相贯穿,让学生对作业充满兴趣。因此,我设计作业尽量使作业灵活新颖,富有情趣,吸引学生。如,很多学生喜欢绘画,学习古诗《鹅》,我让学生根据诗文画一只“美丽的大白鹅”,把鹅在水中游的动作、神态用画展示出来;这样的作业唤起了学生的学习欲望,更乐意学习语文。

四、有效组织学生开展学习竞赛

心理学研究发现,只要有比较对象存在,人们就会自然地产生好胜的意识,不管有意无意总想分个高低,于是便激发出力求超过对方成绩的竞赛行为。特别是小学生,在竞赛的条件下比在默默无闻的条件下,往往能更努力学习与工作。

1.即时竞赛

就是课堂教学中组织的竞赛,可以是个体性的,也可以是集体性的。个体性的竞赛有:看谁背得又快又好,看谁问题提得好、答得好等。这样能使学生在有“观众、听众”的情景里为获得自尊与荣誉而努力思考,并能即时获得学习结果的反映,以利及时校正。集体性的竞赛如问题共答,由小组讨论后,小组代表答题,组内其他成员补充发言。

2.延时竞赛

就是延伸到课堂教学之外的竞赛,它有利于维持学生情绪的兴奋和紧张行,对学习活动保持适度的焦虑,从而使成就动机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上。

五、利用多媒体课件激趣

新《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出这样的理念:“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多媒体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恰当运用,能对教学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它有我们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它是包括音乐、动画、图片文字、色彩、声音、音响等为一体的现代化教学手段。把课文内容制成课件,利用它给学生上课,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对银幕上的一些知识特别感兴趣,通过动态的教学方式,在兴趣的带动下使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去。农村孩子看到了多媒体课件后,课上不再腼腆,个个跃跃欲试,如在《青蛙看海》一课中,带着波涛声的蓝蓝的大海,一下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把小松鼠帮助小青蛙登山顶这一重点段落,设计成动画片,学生都非常感兴趣,儿童的模仿能力是最强的,在快乐的气氛下看完这一段,让两个学生分角色表演,他们表演得就很好。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的激趣方法重在实效,它既是一种教育机智的运用,也是教师教学能力的综合体现。教师应不断地对教学的激趣方法进行深入探讨,大胆尝试,以适应素质教育和学生发展的需要。

(作者单位:贵州省兴仁县第十九小学)

猜你喜欢

教学探究小学语文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探究
小学生快乐作文教学探究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中作文教学中的几点尝试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