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伟大的悲剧》看斯科特的悲壮
2016-05-30杨雄彬
以小说而闻名于世的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其传记文学也同样精彩。比如,选自《人类的群星闪耀时》的《伟大的悲剧》(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就很是令人感动不已,叹赏不已的。作者以无比崇敬的心情,非凡的眼光,为在争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揭开南极这块神秘的处女地的面纱的荣誉而殒命于南极返途的茫茫风雪之中的斯科特等五位英国探险队员肃然立传,虽然他们晚于挪威人阿蒙森队一个月到达南极,屈居第二;虽然他们出师未捷身先死。但作者认为:“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而变得无比高尚”。换句话说,他们虽然在与阿蒙森的竞争中失败了,在与大自然的抗争中倒下了,但他们那种挑战自然、挑战自我、勇于探索、勇于牺牲的伟大精神,足以光耀后人,感召后人,也足以名垂千古!
有人说,历史只对成功者微笑,成王败寇便是明证。并不尽然。因为在过去的岁月中,历史也不乏对失败者报以微笑的,比如项羽、谭嗣同等。他们虽然在与对手的较量中失败了,但他们败得大气,输得英雄,毁灭得壮丽。他们这种宁死不苟活的英雄气,这种杀身以成仁的悲壮,不是令人们记住了他们,令历史记住了他们么?——“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何等礼赞!“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何等豪气,璀璨了华夏历史的天空!
斯科特亦然。虽然风萧萧兮南极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他们长眠在了南极的冰天雪地中。但他们那种为祖国荣誉而奋勇争先,为自己的梦想而矢志以之,甘洒热血写春秋的战士情怀;那种为人类的壮丽事业——探险而迸发出来的超人的力量和勇气以及坚毅、执着和为事业而献身的精神;那种勇于承认失败,并愿意“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自己所热烈追求的”诚实守信的绅士风度和高尚品格;那种在与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抗争中,在死神一步步逼近的森然中所表现出来的坚忍坚强,没有一个孬种的响当当的男子汉气概,无不令国人敬重,令世人敬佩。所以,1912年11月12日,在大不列颠英格兰——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的主教堂里,哀乐响起,尊贵的国王双膝跪下,向斯科特等五位壮士肃然致哀,沉痛悼念。雪落南极静无声,壮士殒命征途里;肃穆教堂泣声饮,举国哀恸悲何极!这是英雄的悲壮,这是悲壮的英雄!人们在心中默默祈祷,在千声万声呼唤,在对着高山喊、对着大地喊、对着茫茫天宇喊:魂兮归来!盎格鲁——撒克逊的优秀儿子们,联合王国的英雄们!
哲人有言:有梦想的人生是美丽的。有梦想的人生才能成就伟大的人生。昔司马迁怀揣着“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梦想,虽身遭腐刑,“肠一日而九回”,但他矢志不移,忍辱含垢,发愤著书,终于完成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孙中山先生满怀着“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平均地权,建立民国”的革命梦想,并艰苦卓绝地奋斗之,于是便有了满清王朝的覆灭,辛亥革命的胜利,以及他的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履任。他们都以伟大的梦想而成就了伟大的人生。
斯科特亦有梦想。虽然他与千千万万的英国人一样,没有什么特别之处;虽然他不是有着像李白那样的“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的治国平天下的梦想,但他的“梦”却也同样是极具英雄豪气的:他要征服“千万年来人迹未至”的南极,他要第一个站在地球最南端的脊梁上放眼壮观天地间并向世人宣讲这无尚的光荣,这是何等的胆气啊!当然,这也是他的祖国乃至全人类的骄傲。由是,看似普通的斯科特也就不普通了,也就有了他的美丽人生,伟大的人生。
本来,斯科特有一个温馨幸福的家——妻如玉,孩子如花;自己又在皇家海军供职,身为上校,待遇优厚,生活优裕。上帝是多么的眷顾他,他应该感谢上帝了。是的,他完全可以躺在这安乐窝里悠游岁月,悠哉以终。然而,斯科特不!他不愿被安逸“收买”,不愿庸庸碌碌地走完自己的一生。他要有所追求——“你是知道的,我不得不强迫自己有所追求——因为我总是喜欢懒散”。(斯科特给妻子绝笔书中的话)他要乘长风破万里浪,携梦想而前行。这就是英雄与凡夫的区别:凡夫安于现状,英雄则永不停步;凡夫只是“想”,英雄则既“想”且“行”。于是,他选择了探险——人类的这一不朽事业;他选择了远征——去征服远在万里之遥的亘古以来人类未曾踏访过的南极。于是,他积极行动了起来:变卖家产,多方举债——筹措资金;他找到了几个志同道合者,组成了一支探险队。一切都筹划好了,一切都准备停当:帆在张,浆在划,心潮在激荡。于是,他告别自己亲爱的祖国,也告别自己的“安德洛玛克”,向南极进发了,向心目中的圣地进发了,也向另一个人——挪威人阿蒙森发起了“争夺第一个揭开冥顽的地球的秘密的荣誉”的挑战。扬帆击楫出英伦,雄心万里向南奔。为探千年处女地,何惧绝域雪纷纷。然而,尽管他们餐风露宿,紧赶慢赶,历尽千辛万苦,可结果还是迟到了一个月,成为了最不愿成为却又偏偏成为了南极的第二批到访者;尽管他们的一切努力成了徒劳,与伟大的荣誉失之交臂,但他无怨无悔,而是觉得很值——“关于这次远征的一切,我能告诉你什么呢?它比舒舒服服坐在家里不知要好多少!”(同上)自豪之情,溢于言表;尽管死神在一步步地向他逼近,但他坚持把“日记一直记到他生命的最后一息,记到他的手指完全冻住,笔从僵硬的手中滑下来为止”。看看,生命不息,工作不止,抗争不止——坦然面对死亡,从容走向死亡!
这就是斯科特:拒绝懒散,拒绝平庸,拒绝安逸;这就是完成了世界历史上最崇高的业绩之一的人留给尘世间的最后的告白:了无遗憾,无比自豪;这就是英雄本色:永远探索不止,永远追求不断,永远奋斗不息。因为他深知:只有永远追求的人生才是无悔的人生;只有永远探索的人生才是响亮的人生;只有永远进击的人生才是壮丽的人生!
记得前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在他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里有这样的一段名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我们每个人只有一次。这仅有的一次生命应当怎样度过呢?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因此,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的精力,都已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斯科特不正是这样的么?所以,他没有悔恨,没有羞愧,没有无颜见江东父老之憾。他感到的只是自豪,只是幸福,只是此生不虚。因为他将自己的生命价值又推上了一层。
昔基督为担荷人类的全部罪责而被钉死在十字架上,无怨;普罗米修斯为盗火种给人类带来光明而被绑在岩石上,遭鸟啄食,无悔;刘胡兰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而惨死在敌人的铡刀下,无惧。他们都是悲壮地死去,都是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因为他们都是为人类的幸福而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的,用毛泽东的话来说,都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所以,都比泰山还要重。斯科特去南极探险,去开拓人类的生存空间而乃殒厥身,同样是献身于人类的幸福事业、壮丽事业,所以,他也同样是不朽的。
所以,当刘胡兰烈士牺牲的消息传到延安后,毛泽东主席悲痛万分,当即为她挥笔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同样,当斯科特等人的尸体被找到后,英国的主教堂为他举哀致奠,国王跪了下来……魂断南极的斯科特受得了英雄般的礼葬。他虽死犹生,虽败犹荣。
“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这是周恩来总理在弱冠之年负笈东瀛时而写的一首言志诗。说的是自己今日击楫东渡,去日本求学,决心精研各科知识,学成文武艺,回来报效祖国,强我中华;即使壮志未酬便蹈海而死,那也无愧为英雄。何等的壮哉豪哉!斯科特为远征(探险)南极而出师未捷身先死,不亦正是难酬蹈海亦英雄么?
因此,伟大的悲剧,是英雄的悲壮,悲壮的英雄。
杨雄彬,教师,现居湖南资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