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语文教材中民俗文化的教学探微

2016-05-30韩博陈淑梅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16年3期
关键词:歌会刘兰芝民俗文化

韩博 陈淑梅

中学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内容,在教学中充分展示和利用这些民俗文化内容,是语文学科人文性质的体现,有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和综合能力的提高。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民俗文化教学策略主要有三种:以民俗为主体,讲解风土人情;以民俗为线索,疏通文章内容;以民俗为点缀,活跃课堂气氛。

一、以民俗为主体,讲解风土人情——《边城》

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中《边城》一文,是中国现当代著名文学家沈从文所创作的一部抒发乡土情怀的中篇小说。该小说以翠翠的爱情悲剧为线索,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湘西地方的风情美和人性美。

教师在教学此文时,应着重注意文中所包含的众多民俗文化现象,重点讲解其中的风土人情。

首先,教师要引领学生弄清楚《边城》的写作背景,并把握住课文的主题思想。《边城》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以“小溪”渡口为起点,绕山岨流的溪水汇入茶峒大河,展开了旷野渡口少女“翠翠”与山城河街“天保”、“傩送”兄弟的凄美动人的爱情故事。小说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描绘了湘西边地特有的风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爱情悲剧,凸显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与心灵的澄澈纯净。沈从文先生极为优美而流畅的语言文字,如诗如画般描绘了白河沿岸恬静幽美的山村风景、湘西边城浓郁的风土民情:“近水人家多在桃杏花里,春天只需注意,凡有桃花处必有人家,凡有人家处必可沽酒。夏天则晒晾在日光下耀目的紫花布衣裤,可做为人家所在的旗帜。秋冬来时,房屋在悬崖上的,滨水的,无处不朗然入目。黄泥的墙,乌黑的瓦……”。这些充满了自然真朴与生息传神的描写,给人以极美的享受。但是,教师在引领学生品析课文中美好的风土人情时,要注意与课文主题紧紧相连——旷野渡口少女“翠翠”与山城河街“天保”、“傩送”兄弟那动人而凄美的爱情故事。

其次,教师应引领学生注重这篇小说中大量的民俗文化现象。例如:“边城所在一年中最热闹的日子,是端午、中秋和过年”,文中“端午”、“中秋”、“过年”等涉及到中国传统文化中时令节日类民俗;“河中龙船以长潭某处作起点,关税前作终点,作比赛竞争”,这里提到的“赛龙舟”涉及到中国传统文化中民间娱乐竞技民俗;“天保、傩送两人都是当地泅水划船号选手”,“天保”、“傩送”是掌水码头龙头大哥顺顺的两个儿子,“天保”指因得上天保佑而送给顺顺的孩子,“傩送”指傩神(驱逐瘟疫之神)送给顺顺的孩子,这都是封建迷信说法,这就涉及到中国传统文化中鬼神信仰类民俗;“二老,二老,你真能干,今天得了五只吧?”,“二老”,湘西方言,正确语序是“老二”,指在家里孩子中排行第二,这涉及到中国传统文化中方言民俗;“过不久,两个吹唢呐的,四个强壮乡下汉子,一顶空花轿,一个穿新衣的团总儿子模样的青年”,“吹唢呐”、“花轿”等,是中国旧社会很多地方所存在的娶妻迎新娘的礼节,这涉及到中国传统文化中婚嫁礼仪民俗;文中还有大量描写湘西人民居住、饮食、生产、生活等极富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事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须引领学生对课文中湘西优美的风土人情进行系统解读与领悟,以增强课堂感染力、引起学生学习兴趣,以此培养学生热爱语文学习、熟悉祖国传统文化的思想。

读者虽然仅仅是从文字上了解湘西那个遥远的时代,未必真正懂得那是什么样的社会环境,但《边城》却是沈从文先生描述的类似于陶渊明笔下的现代“桃花源”,与当时“争乱”的外世隔绝,从中不难看出沈从文先生对美好和谐社会的向往、对青年浪漫动人爱情的祝福。

中学语文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课文系统而深入的解读,不仅能有效达成语文教育教学目标,而且能提升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二、以民俗为线索,疏通文章内容——《孔雀东南飞》

人教版高中《语文》中《孔雀东南飞》一文,是中国东汉时期乐府民歌,是中国古代汉民族最长的叙事诗;该诗与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朝民歌《木兰诗》合称为“乐府双壁”。《孔雀东南飞》一诗,主要写了东汉建安年间,善良贤惠的刘兰芝和庐江小吏焦仲卿真诚相爱并结婚;但婆婆焦母却看不惯刘兰芝,对其进行百般刁难,仲卿向母求情无效,兰芝终究被休;最后夫妻两人自杀殉情的爱情悲剧故事。该诗包含有大量民俗文化内容,是中国古代社会民俗文化的典型样板之一。

教师在教学该诗时,可以诗中的民俗文化为线索、引领学生疏通诗歌中的主要内容。

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围绕诗歌主题对诗中的大量民俗文化内容进行挖掘和分析,来探究中国古代民风民俗,增进对中国古代社会人文环境的了解和领悟。例如,诗歌开头刘兰芝自陈:“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这是一种纵的铺陈,简练而有层次,意在强调兰芝从小聪明能干、多才多艺,很有教养。这里面又包含了诸多民俗文化意象,如“织素”、“裁衣”,这是中国古代女性闺房基本功课。在封建伦理道德约束下,中国古代女性一般很少外出,绝大多数是待在家里织布裁衣;“弹箜篌”、“颂诗书”,中国古代世家大族,比普通平民百姓家庭条件好得多,大家闺秀家教较严格,刘兰芝会诗书礼乐,这是中国古代诗书礼乐民俗的典型体现。再如,刘兰芝离开焦家时也有一段细致的铺陈:“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这里生动描写了刘兰芝的衣履佩饰,涉及到了中国民俗文化中服饰类民俗元素,如“绣夹裙”、“蹑丝履”、“玳瑁光”等,这是中国古代有钱人家的女性服饰,“绣夹裙”是绣花的夹裙,是汉族服装。“蹑丝履”是脚穿用丝做的鞋类,“玳瑁”是用大型的海龟背甲制作的精美装饰品。诗中刘兰芝的穿着打扮向我们当今读者展现了东汉时代上层女性的服饰风格。

其次,教师在该诗教学过程中,须引导学生紧扣主题。民俗文化的分析与解读,必须为全诗的基调与主题服务。诗歌中大量的人物描写、环境描写、事件描写等,都是为刘兰芝与焦仲卿之间悲惨的爱情婚姻故事做铺垫的。主人公刘兰芝聪明、勤劳,“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等的铺排,立即令读者对她产生极好的印象;刘兰芝美丽贤惠,“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表现了她出众的美丽和高雅的风度,下文里写县令、太守纷纷派人到她家求亲也从侧面表现了她的美貌远近皆知;刘兰芝善良、懂礼,她向焦母辞行时,说“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与小姑子告别时说“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刘兰芝忠于爱情,不为荣华所动。她被婆家嫌弃而回到娘家后,县令、太守两家先后来求亲,都不能令她动心,最后在拒婚不成的情况下,“‘我命绝今日,魂去尸长留!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赴水自尽,以死捍卫了她与仲卿的爱情。

因此,中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该诗与其它类似诗歌时,应注意以民俗为线索、疏通文章内容,使学生在学习中产生兴趣、在兴趣中探寻文化,以夯实基础、积累知识;并且,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紧扣文章主题、升华思想感情,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价值情操。这些教学原则与方法,对于中学语文教育教学而言有着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三、以民俗为焦点,活跃课堂气氛——《云南的歌会》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中《云南的歌会》一文,是沈从文对云南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岁时节令和集会娱乐状况的生动描述。在中国云南省一些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每逢集会或节日,人们聚集在一起,即兴唱歌,互相问答,游戏传情等。这种古老的歌会形式,蕴含着浓郁的民间文化气息,赢得了沈先生的由衷赞扬。

教师在教学该文时,可以民俗文化为焦点,激活课堂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和积极性。

首先,教师可以围绕“云南的歌会”这种民族间的民俗文化特色,引导学生探讨云南的歌会到底有何主要特点,使学生对课文中的主要内容有整体了解与把握。就中国民歌民俗文化而言,一般具有三个主要特征:一是要有地方特色的曲调。从文中解读可知,云南少数民族众多,各地区民风民俗略有不同,而且大都热情奔放、热爱音乐舞蹈、有自己民族特有的音乐曲调。例如:“唱的多是情歌酬和,却有不同方式。或见景生情,即物起兴,用各种丰富譬喻,比赛机智才能。或用提问题方法,等待对方解答。或互嘲互赞,随事押韵,循环无端。也唱其他故事,贯穿古今,引经据典,当事人照例一本册,滚瓜熟,随口而出”、“就中最当行出色的是一个吹鼓手,年纪已过七十,牙齿早脱光了,却能十分热情整本整套地唱下去”,等等。二是要有写歌词的氛围。云南地处中国西南部,全年大多数时候气候温暖湿润、自然环境优美;云南又是少数民族集聚地,是个“诗歌的家乡”,写出来的诗歌大都趣味无穷。例如,文中写到“这是种生面别开的场所,对调子的来自四方,各自蹲踞在松树林子和灌木丛沟凹处,彼此相去虽不多远,却互不见面”“这条路得通过这些果树林、札木林、竹子林和几个大半年开满杂花的小山坡”等等,自然环境优美,能很好激发人们创作歌曲的欲望。三是要有唱歌的场所和氛围。云南的唱歌场所别开生面且极具浪漫主义色彩,非常富有本土特色;他们选在山野、山路、林寨,显得朴素、简约、自然;而我们中国很多其他地方唱歌多是在戏台、剧院或是在歌厅;云南唱歌的氛围是相当浓烈的,有对歌、漫歌、传歌,参与歌会的有男女老少、连年过七旬掉光牙齿的老人也在热情地唱着。例如,文中写到“马上一面欣赏土坎边的粉蓝色报春花,在轻和微风里不住点头,总令人疑心那个蓝色竟像是有意模仿天空而成的;一面就听各种山鸟呼朋唤侣,和身边前后三三五五赶马女孩子唱着各种本地悦耳好听的山歌”“大伙儿唱得最热闹的叫‘金满斗会。有一次,由村子里人发起,到时候住处院子两楼和那道长长屋廊下,集合了乡村男女老幼百多人,六人围坐一桌,足足坐满了三十来张矮方桌,每桌各自轮流低声唱《十二月花》,和其他本地好听曲子”等等,说明云南歌会有诸多场所和极好氛围。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探析文本、深入思索,能使学生较为全面地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和写作特点。

其次,教师在对该文进行教学时,除了着眼“云南的歌会”主要内容与特点之外,还可引导学生对文中具体的民俗文化元素细节进行深入发掘和领悟,诸如文中描写云南当地民众的生产生活、衣食住行、自然环境等。例如,作者在“山路对歌”中抓住人物描写,写一个年轻妇女一连唱败三个对手,这种得胜的喜悦用“理理发、拍拍绣花围裙上的灰土,向大家笑笑”来加以描写;那白白的糯米牙,那黑中透红的枣子脸,那特有的民族服饰,显得活力四射、风采斐然;在写“山路漫歌”时抓住了环境的特色,并详写了戴胜鸟和云雀的“呼朋唤侣”的“争鸣声”;写“林寨传歌”注重的是场面描写,如三十来桌轮流低唱时的声音,轻柔如松涛,舒卷张弛如龙吟凤唱。通过这三个场景,不仅将云南这一地方的歌会写得光彩照人,而且还涉及了当地民众的衣物服饰、自然景色等。这些都有利于教师引导学生加深对云南歌会的印象、对云南当地民众生活习俗的了解,同时能较好的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探究欲和积极性。

因此,中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类似的课文时,可以民俗文化为焦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的学习气氛,还应该将课文所涵盖的民俗文化内容与学生实际的学习感悟能力相结合,能使学生在学习和探索过程中不断积累自身语文知识体系、认识中国各地不同民风民俗,从而有效达成语文教育教学目标。同时,让学生走进民俗文化,深切感受中华传统文明,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总之,对于中学语文教材中民俗文化的教学而言,语文教育者需系统探索其教学方法、不断创新其教学策略,并且系统归纳、总结经验,以期有效地促进语文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作出应尽的贡献。

韩博,男,教师,现居武汉;陈淑梅,教授,现居湖北黄冈。

猜你喜欢

歌会刘兰芝民俗文化
家乡的夜歌会
B站《夏日毕业歌会》官宣阵容
家乡的民俗文化街
三月歌会好热火
建筑立向民俗文化泛谈
《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的死因探究
泪写《孔雀东南飞》
两岸民俗文化荟萃福州
我们需要怎样的文本解读——以《云南的歌会》为例
《诗经》宴饮诗中的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