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文化经典类文本“丰雅”语文课

2016-05-30赵海亮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16年3期
关键词:仁爱孔子文本

文化经典文本从走进高中语文课堂开始,关于其教材研究、教材解读、教学建议等的指导和构想就层出不穷,但是实践下来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首先,作为文化经典文本,很多教师教学定位不准确,或定位为文言文教学,或扩大其文化特性,导致课堂单薄,不能较全面地体现其承载的语言文字、文化内涵等丰厚价值。其次,教学手段单一,引用名家解读或普通的解读,生硬地将思想传递给学生,既无雅致的语言、也无精巧的设计,无法体现语文情致。构建内蕴丰厚深刻、形式精巧雅致的“丰雅语文”教学样式正是为了解决目前文化经典类文本教学中的此类问题。

构建文化经典类文本丰雅语文课堂,不是把教师的关注仅仅引导到自己的“课”上,引导到如何“上好”课,如何呈现所准备的单一教学内容,如何进行“个人表演”,如何展示教师的口才上。更绝非是“表演课”般流于表面的热闹、喧嚷、华丽与虚假。我们对课堂的研究始终以对学生主体的尊重、学生思维运转的效率、学生切实的收获作为最根本的出发点。

文化经典类文本丰雅语文课堂既实用又美观,外雅内蕴,动静相偕,体尚丰雅,理致典厚。我们力图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之下,构建出丰为本、雅为形的特色语文课堂。丰,是课堂的内在底蕴,表现为课堂思想丰实、课堂内容丰赡、课堂价值丰盛。雅,是课堂的外在形式,表现为课堂有雅兴(高雅的语文情致),有雅言(优雅的教师语言和学生语言),有雅行(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有雅韵(灵动活泼的课堂节奏);力求课堂新雅(有创新)、师生儒雅(增气质)。

丰,是课堂的内在,是课堂的底蕴,我们追求的特色语文课堂应该追求教学内容的丰赡、思维容量的广阔和文化底蕴的厚重。内容丰厚关涉到从教者对文本的深入解读和准确把握以及课外的有效拓展。丰厚的文化经典类文本特色语文课堂具有这样一些追求:丰富的教学内容、广阔的思维容量、厚重的文化底蕴。

雅,是课堂的外在形式,关涉到教学过程、教学节奏,关涉到学生活动、师生互动等课堂上的细节,关涉到从教者课堂语言的流畅、精准优雅,关涉到从教者拥有充满教学机智对课堂及时把握。追求雅,意味着追求一切相关课堂设计和安排都趋于合理、有序、新颖、别致、优雅。雅致的文化经典类文本特色语文课堂具有这样一些追求:有序的教学过程、灵动的教学流程、精致的教学细节、和谐的师生互动。

语文课堂上教师通过精巧雅致的教学设计引领学生走进作者文字背后的内心世界,感受丰厚的文学内容,品味丰沛的情感内涵,从而引领学生在课堂上体会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下面,笔者试以《仁者爱人》一课的具体教学为例谈一谈文学类文本教学中的“丰雅”课堂理念的体现。

一、底蕴丰雍,设计雅致:文化经典类教学贴近文本

《仁者爱人》所选11个章句主要阐释了孔子仁爱思想,这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概念,内涵丰厚,这就要求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的时候并非空洞抽象地讲述“仁”的概念,而是通过合理的问题设计精巧地引导学生关注文本。比如,这堂课就是通过用仁(感知仁爱)、说仁(理解仁爱)、辩仁(探究仁爱)三个主要问题串联起《仁者爱人》。在用仁(感知仁爱)这个教学环节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的6——9章节,通过揣摩孔子神情、语气、动作、心理填充词语,通过模拟想象诵读等学生活动感受孔子的仁者形象,让学生在品读文本的过程中,感悟孔子仁爱的特点“存于心、依于理”。在说仁(理解仁爱)这一环节中让学生默读理解2——4章节,在形象具体感知的基础上,上升到较为抽象的概念理解——忠恕,进一步把握仁爱的内涵。最后一个环节辨仁(探究仁爱)主要是让学生将目光转向最后一个章节,并补充《论语·宪问》中子路和孔子关于管仲的评价,通过比较分析,引导学生对孔子仁爱思想进行更深层次的解读。

三个主要问题的设计都依托于文本,用诵读走近文本、用细读深入文本,先感知再理解最后探究,“用仁”、“说仁”、“辩仁”三个问题在内容上层层递进、难度上步步加深,使学生在自己的品读中把握仁爱的内涵,从而生成这篇课文丰雍的文化意蕴。

二、内容丰实,语言优雅:文化经典类教学探究语言

《论语》语言简洁凝练,善用修辞,富有理趣,仔细体味语言不仅能领略到《论语》作为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感受到孔子独特的人物形象,还能更准确地理解儒家思想。所以品味语言也是本堂课重要的教学内容。

《仁者爱人》中可以细细体味语言的地方有很多。例如第8章中子张问“与师言之道与”,孔子的回答是“固相师之道”,弟子问的是“言”,而孔子的回答是“相”,这里的语言细节就值得细嚼慢品。为什么用“相”作答呢?“相”在古文中有“帮助”的意思,孔子的回答恰恰表明了他对残疾人的关心不仅限于言语上还体现在行为上。这一语言的品析往往会被忽略,但若悉心品味就能让我们看到一位用细心耐心践行仁爱的孔子。还有这几个章节中出现的副词,如“未尝饱也”中的“未尝”,“固相师之道”中的“固”,“必作”、“必趋”中的“必”,都是极易被忽视的语言,这时引导学生反复推敲,透过语言文字捕捉闪光点,就可以有非同寻常的发现。体味探究能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自己更深入地了解孔子,具有独特的语文味道。

在引导学生细细品味语言的同时,教师也应该用优雅精炼的语言组织课堂。总结和评价学生发言时,教师的语言尤其不能随意,要在课前准备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点评,然后作出提升。在“辩仁”这一环节中,学生发言结束,教师就作出了这样的总结:“仁爱出于我的本心,心上有你、有他、有天下。仁爱精神贯穿于孔子思想学说的始终,在这种精神的感召下,仁爱已经转化为文化基因流淌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身上。”这样的语言不仅评价了学生的发言,还对本堂课内容有所升华。

三、思想丰富,形式新雅:文化经典类教学重组教材

《论语》的编辑体例随意,每篇各章的内容和主题没有联系,而语文出版社教材中心编的高中选修教材《〈论语〉选读》却不一样,它按照主题编排,即这篇课文所有章句都是这一主题的具体内容,可是即便如此,选编在一课之内的章句也相对孤立,编排的前后顺序也没有必然性,这就要求教师根据文本的理解和主题的把握,寻找合适的切入点,重新整合教材,使教学更有层次感,课堂更高效。

《仁者爱人》是从《论语》中选取11个章节编排在一起,在备课的时候,我们就该有意识地思考:为何要选取这11章?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又是如何呈现主题“仁爱”的?基于这样的思考,我们可以将教材大致分类,明确课文是从内涵、实践和境界这三个方面来体现仁爱思想的,由此再进行整合,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先从文本中最感性的“实践仁爱”入手,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语境联想、想象,还原场景,对孔子践行仁爱有初步感知。再回到编者安排在课文最前面的理论章节,教师通过巧妙的问题设计,使学生理解仁爱的内涵。最后,又引用课外资料,和最后一个章节对比细读,把握仁爱的大境界。如果学生能在40分钟的课堂上循序渐进地感知、理解、探究仁爱,全面理解仁爱的内涵,那么对教材的章节不必面面俱到,教师也可以大胆舍弃和筛选。

教材重组,形式新雅,让《〈论语〉选读》原有的逻辑顺序和结构转换为一种新的顺序和结构,是为了激发学生认知和探究的热情,让学生真正理解《论语》所承载的文化内涵。而且每个教师的个性不同、对文本的理解不同会出现风格迥异的重组思路,势必会开拓更加丰富多彩的文本世界,这恰恰就体现了文化类选修课的特点,也是编者最愿意看到的景象。

文化经典类文本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深刻影响着学生的精神世界。文化经典类文本课课堂要具备厚重的文化底蕴,带领学生在文化的熏陶和影响下,一起解读生命、感悟生活、体味人生。丰雅文化经典类文本课堂努力挖掘文本蕴含的丰富文化底蕴,从而延伸语文教学的领域,把课堂变成学生精神的驿站、情感的源泉,让学生在文本之内、课堂之上感受文化经典类文本的无穷魅力。

主要参考资料:

[1]郑逸农.《语文课不能这么玩》.《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2第10期.

[2]王荣生《听王荣生教授评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08.

[3]王荣生等《语文教学内容重构》上海教育出版社 2011.09.

赵海亮,教师,现居浙江衢州。

猜你喜欢

仁爱孔子文本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增强必胜、责任、仁爱、谨慎“四心”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仁爱篇(上)为人撑伞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论“仁爱”与“兼爱”之异同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
如果孔子也能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