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小鲜肉”现象的美学思考

2016-05-30次仁平措

大东方 2016年3期
关键词:小鲜肉网络

摘 要:近年来,一个新兴的词语——“小鲜肉”在网络上流行起来,我们常常会在各类媒体报道中看到这个词语。那么,“小鲜肉”究竟是什么,又为什么会在一夜之间走红网络?本文将对“小鲜肉”现象本身及其美学意义进行讨论。

关键词:小鲜肉;网络;美学思考

一、什么是小鲜肉

如果查阅网络,我们会发现这样的定义;“小鲜肉”用于形容男艺人,指年轻、帅气的新生代男偶像。一般是指年龄在12-30岁之间的性格纯良,感情经历单纯,没有太多的情感经验,并且长相俊俏的男生。而就我们个人的经验和理解来说,小鲜肉确实就是那些年龄不大,长相十分帅气阳光的男性艺人。从字面本身来说,“小”:就是指年龄小,长相干净稚嫩;“鲜”:意味着情感经历少,没有太多负面新闻;而肉:即对应的是肉体,通常指的是男性身材完美,肌肉发达。从性格上,他们也要会卖萌耍帅,与大叔风格不同,走的是完全青春阳光的路线。符合以上所有要求的,即可称为小鲜肉。

二、“小鲜肉”现象兴起的美学意义

当我们深入研究小鲜肉现象,我们会发现在它走红网络的背后的众多因素中,其美学意义是不可忽视的。

1.大众审美的要求

今天,在我们的周围,存在着一种不断增长的物、服务和物质财富所构成的惊人的消费和丰盛现象。它构成了人类自然环境中的一种根本的变化。恰当的说,富裕的人们不再像过去那样受到人的包围,而是受到物的包围。①因此,商品的包装显得尤为重要,影视明星作为一种为大众视觉所消费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被看作是一种物品。对他们的包装在对当今消费市场来说也成为了一种需要。消费者根据影视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外貌形象等因素来选择是否接受这一作品,所以负责包装的团队也愈发将侧重点转到这上面来,来以专业的手段炮制一批又一批“小鲜肉”。因此,迎合市场的审美需求,是“小鲜肉”现象出现的重要原因之一。

2.身体美学对“小鲜肉”审美的肯定

自古希腊以来,在精神和肉体的抉择上,苏格拉底、柏拉图等都选择了精神,甚至认为肉体是精神的负累,是追求精神的极大障碍。直到 19 世纪,尼采在普遍认同的代表理性的 “日神精神”背后发现了充满迷狂的“酒神精神”,被掩藏几千年的肉体终于被重新发现。当代哲学家舒斯特曼在先人的基础上提出身体美学的主张,将重新被发现的身体运用美学理论进行分析和研究, 并确立了身体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因此,作为审美对象的男性艺人,在外形上,也就是所谓的“身体”层面,都要经过经纪人的多重打造,例如厚厚粉底下的白皙皮肤,整齐的刘海,修长的身材,这样才符合当今主流审美对他们的要求。另一方面,在大众文化盛行的今天,银幕男 性的“ 身体”不仅是消费的对象,还是审美的对象。张法在《身体美学的四个问题》里说:“从现象上讲,身体的塑造,可以来自外在的压力,或来自自身的主动追求,或来自内外之间的合力。”“小鲜肉”们外形的塑造,是来自于审美诉求的外在压力,但久而久之,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变为自身的主动追求,男女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随着大众接受度的提高,男性心理中的阴柔、双性部分也渐渐被释放出来,人们不再有固有的歧视和偏见,男性具有了前所未有的选择自主权,这种自主权使他们完成了一种由审美对象到审美主体的转变,也就是说,最开始由于社会审美需要而被打造而成的“小鲜肉”们,渐渐产生了一种自主意识,不再拒绝原本专属于女性的化妆、皮肤护理等活动,而是主动地挖掘出了身体之内潜意识的对美的追求,男女之间所谓的界限也越来越模糊。这也许使我们没有注意到,却日渐形成的一种概念和趋势。

3.女性消费者的兴起和审美多元化

改革开放以来,女性的地位逐渐升高,因而女性审美成为了当下荧屏审美的主力军,甚至已经形成了一种导向。由于现代女性可以自主选择消费对象,她们更愿意去选择视觉上温暖纯良,攻击性小的人物形象,这是“小鲜肉”们接受度高的重要原因。另外,随着网络文化的盛行,人们有了更多更自由的选择,也对许多一反常态的现象由抵触变为接受,如前几年的男扮女装,cosplay等等。在他们最初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时,是为大众所诟病的,但近年来人们对这些文化渐渐产生了一种理解和接纳的态度。一些猎奇的行为经过图像化和影响化,传播范围越来越广,甚至也得到了一些人的肯定。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小鲜肉”现象就有了发展的契机和前景,审美的多元使其有了更广阔的空间,因此才会一夜之间走红网络。

三、结语

在消费文化盛行的今天,人们渴望通过消费来获得一种满足,而“小鲜肉”就契合了接受者们审美上的满足。而这种审美的背后又同时包含着许多内在的含义,因此“小鲜肉”绝非一个偶然的审美现象,而是社会、历史和经济的发展,发展和重构了人们的审美对象和审美选择,最终以“小鲜肉”这样的形式外化出来,成为了一个特殊的审美符号。

注释:

①波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1,138.

参考文献:

[1]波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1,138.

[2]黄静:“男色”消费与“小鲜肉”审美——近年银幕男性审美趋势探因[J].

[3]张法.身体美学的四个问题[J].文艺理论研究,2011(4):4.

作者简介:

次仁平措(1995— ),男,西藏那曲地区比如人,中央民族大学2013级新闻专业本科生。

(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猜你喜欢

小鲜肉网络
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探析
刍议计算机网络信息化管理
油气集输系统信息化发展形势展望
基于网络的信息资源组织与评价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基于网络的中学阅读指导
新形势下地市报如何运用新媒体走好群众路线
港台不感冒“小鲜肉”
“小鲜肉”蜘蛛侠
呆萌“小鲜肉”闯荡银幕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