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视角下的有意误译

2016-05-30赵庆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34期
关键词:误译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

赵庆

摘要:由于传统文化等客观因素以及译者主观因素的影响,翻译中的误译是不可避免的。而后殖民主义理论以批判的策略,引导翻译研究从语言的层面迈向了广阔的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等方面给予翻译深刻而具现实意义的揭示。我国的翻译研究要全面反思中外文化和历史传统的差异,从而找出一条基于本民族文化传统又借鉴到西方先进翻译理论的研究路径。

关键词:误译;有意误译;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4-0210-02

误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被否定的。然而译者在翻译实践中,都在或多或少地进行着有意误译。20世纪70年代以来,因文化转向在翻译文学和比较文学的兴盛,误译也渐渐受到了重视,它的研究价值被肯定。谢天振教授指出:“对比较文学研究者来说,如果除去因不负责任的滥译而造成的翻译错误,那么误译具有独特的研究价值。在误译作品时可以特别鲜明、生动地反映不同文化间的碰撞和扭曲,反映对外国文化的接受程度与传播中的误解与误释。”

无论是在文化研究或是在翻译研究领域,后殖民主义都是一个热门话题。因为存在权力差异、文化差异,前殖民地国家译者会尝试利用有意误译即:较大幅度改变原著作的语言表达方式、文学形象、语境等;有意扭曲原文,以达到改变重塑文化身份、反抗前殖民者的文化残留,实现找到真正属于本民族的文化品格和文化精神的目标。借助研究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中有意误译两者的结合,我们发现有意误译是行之有效的文学翻译策略,在后殖民主义翻译中有着积极的意义和影响。此翻译方法的运用使原文获得新生,在经济利益及文化交流方面产生深远影响。但是我们还要认识到有意误译与乱译有着本质区别:有意误译必须以尊重客观知识、客观事实为前提。本文拟分析后殖民理论对翻译研究领域的影响,阐述后殖民翻译理论的主要观点,探讨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视角下的有意误译。

一、误译

翻译错误种类颇多。究其原因表现为基础知识薄弱、翻译态度不认真或是跨文化障碍影响造成的误译。具体可分成以下两点。

1.无意误译。无意误译通常是由译者对原文文化背景和语言文化内涵了解不足所造成的。其可分为三类:①在翻译实践中,译者态度不认真或疏忽造成的误译;②译者源语语言能力不强产生的误译;③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对源语以及目标语文化差异理解不当造成的误译。最多见的误译是直译,如把“音乐性”翻译成music sex,把车站、机场等处的“出口”译成export,把white wine翻译成“白酒”等。也有因不了解源语文化知识而产生的误译,如把Mencius(孟子)音译成“门修斯”,把“街道妇女”直译成street woman。

2.有意误译。有意误译也常被称为积极性误译或创造性误译,“创造性叛逆”是谢天振教授所使用的来描述这种情况的词。但是,有意误译的出现令人不足为奇是因为翻译活动不是一种完全客观的活动,它总是带有一定的目的性,另外翻译活动本身是要靠具有强烈主观意识的人来实施。有意误译的产生是源于译者发挥主体选择性叛逆,体现了译者的主观决定。它“鲜明客观地反映了不同文化内涵碰撞过程中受到的误解、扭曲等问题”(曾剑平,2015)。有意误译时常出现问题:要么为了引入外民族文化模式,结果忽视了自己民族的审美情趣接受能力,译者有意用不对等的语言手段进行翻译;要么为了迎合本民族读者的文化心理,较大幅度地改变原文学作品中的语言表达、文学形象、语境等。我们不难发现误译有着其独特的意义,如果读者能够区别有意误译与乱译、滥译造成的误译。

二、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

后殖民翻译理论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出现在译学领域,它是由后殖民研究与翻译研究跨学科结合而成的。后殖民研究(postcolonial studies)即后殖民理论(postcolonial theory),在很大程度上涉及的是文化地位的差异以及文化与文化之间的斗争。翻译研究实现“文化转向”之后,人们对翻译的认识不仅仅停留在语言或翻译技巧上,开始将它置于一个更广阔的文化中去研究。从此,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带有了强烈的政治色彩:译者们更加关注外部地影响翻译活动的因素;伴随文化研究的兴起以及强烈的政治倾向,使得翻译研究与后殖民主义联系起来。后殖民翻译理论关注政治和权力差异,并且对翻译过程中的政治、文化等因素进行了较为全面、深人的解读。(罗钢,刘象愚,1999)。后殖民翻译理论将翻译和政治紧密联系在一起,它探讨了弱势文化作品被引入到强势文化环境时译者根据文化传统、权利、意识形态等因素的影响而采取的不同翻译策略,同时也分析了译者翻译策略的选择和形成原因——当强势文化作品被引入到弱势文化环境时。后殖民翻译理论使得翻译活动扮演了文化侵略的角色,使之成为一种文化侵略的手段;翻译活动在后殖民语境下成为了帝国主义扩张的利器。但是第三世界人民也学会了利用翻译这一工具来抵制文化霸权和文化殖民。后殖民翻译理论呼吁弱势文化要正确对待强势文化,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避免失去民族文化传统和身份。后殖民翻译研究给我们带来的启示在于它认为翻译是殖民文化的产物,是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不平等交流的产物,是帝国主义强权政治及文化、思想观念进行对外扩张的武器。例如林纾就是在这样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社会背景下进行的大量翻译活动。当时的中国与帝国强权存在着不平等的权力关系,中国属于后殖民翻译理论中所阐述的弱势文化一方。今天当我们对林纾的翻译思想和作品进行分析时,要把他的翻译活动置身于真实的历史背景中去,才能对林纾翻译观的理解更加全面和深入。

三、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视角下的有意误译

1.后殖民主义文化中的有意误译。西方强权殖民统治结束后,原殖民地国家人民努力探寻属于自己的文化品格和精神,竭力擺脱宗主国文化遗存和殖民主义文化束缚。清朝末的林纾是我国翻译史上存在较大争议的著名翻译家,他所翻译的文学作品中出现了大量误译。倘若读者仔细比较原著和他的译文后会发现,其译本里最具特色的部分正是林纾本人的有意误译。因此林纾译文中的许多“明知故错”是他有意而为之的结果。他翻译活动的目的是大力推介外国文学,介绍、引入新思潮以救世醒民。

2.有意误译本身具有重要含义。其实,翻译就是源文化被目标文化不断冲击的过程。译者有时有意曲解原文意思,从而让他的译文能够被广大目标读者所接受。有意误译能使译者的作品获得读者的认可,使译作得以广泛流传。Matteo Ricci(1552-1660),意大利传教士,当他在中国传教时考虑到中西文化的差异,就把儒家思想里的上天与西方的God有意联系在一起,他这样的翻译策略既有助于中国人在了解西方文化的同时不产生抵触情绪,又有利于作品中对中国的介绍吸引西方读者。西方人看了他的书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希望能到中国一游,读者都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我国的翻译家林纾,在不懂任何一门外语的情况下,通过助手的帮助,翻译了多达180部外国文学作品,而且其中有很多作品在今天仍是暢销书。引用钱钟书所说过的话,“当我翻开林纾的译作时,发现它们还是那样的具有吸引力,我认真读了他的一些译作深受感染。他的译作不仅值得一读,而且值得一读再读”。

3.有意误译运用于翻译活动中,一些译者根据具体情况发挥主体性解读原著。而译者主体性的体现在于其翻译活动中所做的各种选择,例如从宏观层面的文本选择、策略选择到微观层面的语言转换等方面。翻译过程中译者要时时面对种种选择,而评价译文优劣的标准就是看它是否达到了译者的翻译目的。例如,林纾在翻译《黑奴吁天录》时,他在仔细研读过后,剔除原作中的消极思想,将小说翻译成为一部既宣扬爱国情操,又教育大众的文学著作。虽然这些译者并没有完全忠实于原作,但通过有意误译,原殖民地译者对帝国主义进行了反文化侵略抗争,使本民族文化特色得到了保留与呈现,同时建立了新的文化传统,最终认识并找到了“自我”。由此看出,有意误译的翻译策略对弱势文化或殖民地国家引进外国先进文化,重塑民族身份有所裨益。

四、结语

误译在文学作品翻译过程中在所难免。有些原因是由于译者的疏忽大意或是对译作不够理解造成的;但大部分误译都是译者有意为之。因此,广大读者在阅读译作时就需要仔细研读,认真对待。事实上,翻译活动是在译者对原作的理解、感悟的基础上,通过细读、阐释等环节与手段来表达出思想文化等的复杂、微妙的过程;它的目的不是把原著的意思从一种语言精确转换为另一种语言。译者在整个翻译过程中处在中心位置,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理解、表现原意,指导掌控翻译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首先译者应分析原作,传递各种语言信息;之后用译文语言重新组织构建,把所有的信息阐述出来。在此过程中,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语言表达的质量等都取决于译者的个人学识和文化政治修养。

参考文献:

[1]罗钢,刘象愚.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2]李绍选.浅谈翻译中的误译[J].中国翻译,1998,(4):22-24.

[3]黄汉平.文学翻译“删节”和“增补”原作现象的文化透视——兼论钱钟书《林纾的翻译》[J].中国翻译,2003,(7):26-29.

[4]谢天振.翻译研究新视野[M].青岛出版社,2003.

[5]曾剑平.论有意误译[J].中国科技翻译,2015,(3):45-46.

[6]吴军超.文化误读与翻译[D].中州大学学报,2006,(4):62.

猜你喜欢

误译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
史铁生小说日译本中的误译分析
《山河故人》:从民俗符号的颠覆看全球化语境下“文化乡愁”
科技英语翻译中的功能对等分析
探析长沙岳麓山韩语公示语误译现象
谈谈翻译史的研究方法
行走在本土与全球化之间
日语连体修饰语及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