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人才培养策略研究
2016-05-30胡华苏浩梁光琦
胡华 苏浩 梁光琦
(1.广西东盟技术转移中心,广西 南宁 530022;2.广西科技信息网络中心,广西 南宁 530022)
【摘 要】中国—东盟技术转移的快速发展对技术转移人才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分析了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人才的培养现状,强调了加强人才培养对提高区域经济实力的重要性,提出了适合中国—东盟实际发展的技术转移专业人才培养策略,对促进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人才队伍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东盟;技术转移;人才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F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16)03-0020-04
随着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贸易投资的全球化趋势,技术转移为存在技术势差的国家和地区提供了经济互补与技术交流合作的机遇。技术转移活动越活跃,产业发展就越蓬勃,经济发展得越好。中国—东盟技术转移能够加速中国—东盟地区的技术进步,促进科技成果转变成为现实生产力并实现其经济价值,是增强区域经济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保障。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进程的加快及该区域技术贸易的迅速发展,对适应当前经济发展需要的技术转移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由于技术转移涉及理工類、金融、商务、法律等多个学科领域,需要懂专业、懂外语、懂法律且善经营的复合型人才作支撑。然而,服务于中国—东盟技术转移的优秀人才极度缺乏,人才制约成为阻碍技术转移发展的重要原因。加快培养技术转移的高素质人才成为促进技术贸易发展,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增强区域经济实力的重要途径。
1 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及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技术成为各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技术转移工作更专业和复杂。技术转移人才队伍建设成为各国各地区的重要课题。纵观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人才队伍现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技术转移人才发展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客观情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人才短缺,特别是缺少复合型专业人才、能够独立从事技术转移工作的人才;{2}人才结构和布局不合理,从事国际技术转移的高端人才一般聚集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发达地区,中国西部或东盟地区人才相对紧缺;{3}技术转移工作人员大多为科研管理人员,知识和能力等结构不全面,导致服务能力不足,服务内容单一,業务不深入,专业化水平低[1]。在中国—东盟地区,人才工作政策措施不够系统和配套,在设立技术转移培训机构、开展专业化培训及能力资格认证等一系列工作上还处于早期阶段。
为适应中国—东盟技术转移发展对技术转移人才专业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许多地区设立了专门的培训机构及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旨在培养一批掌握国际技术转移基本理论和经验方法的骨干人才,促进和推动中国和东盟国家先进适用技术的双向转移和科技创新合作。中国西南部地区借助与东盟国家文化相近、地缘相邻的优势,成为中国与东盟相互开展技术贸易与技术合作的活跃区域,也是技术转移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承担着向国内与东盟国家输送技术转移人才的重任。近年来,广西对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人才的培养实现了大力度的有序推进。政府提供优惠政策吸引中国与东盟学员参加“中国—东盟技术转移经理人培训班”“广西国际技术转移业务培训班”产业园区考察等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有效地提升了技术转移人才的业务能力,极大地激发了企业对技术转移的热情,增进了双边或多边的技术交流,提高了中国—东盟地区技术转移的整体活跃度。
2 加强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随着现代科技迅速发展,技术竞争日趋激烈,企业对技术的需求不断高涨,技术交易内容呈现多元化特点,这对技术转移机构的服务提出了更为专业的要求。人才是技术转移机构专业化发展的根本保障,是推动和促进科技成果转移和转化的中流砥柱,是先进技术争夺战中取胜的关键。人才队伍建设是技术转移持续快速发展的动力,加强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储备一支德才兼备、层次合理、素质优良的技术转移人才队伍,对提高中国—东盟区域的经济实力至关重要。开展对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人才队伍建设的研究和实践探索,面向未来对人才队伍进行规划和建设,切实做好人才工作,符合“中国—东盟科技伙伴计划”的战略需要,有助于推进该计划的实施。
技术转移人才在技术市场活动中的地位特殊,在开拓市场空间、开发技术成果、议价、双向选择、签订并履行技术合同等环节都体现了其重要价值。他们能够推动先进适用技术转移,促进中国与东盟各国创新区域一体化发展。而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又能够激发技术转移人才的规模与素质的提升,根据市场的认可和需求,广泛培养不同专业领域的高素质人才,为技术或产业链转移提供更加专业的服务,形成人才培养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3 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专业人才培养策略的探索
目前,中国—东盟地区技术转移人才的资源现状远远满足不了该地区技术转移行业发展的需求。我们必须提高技术转移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完善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人才的培养模式,实现专业人才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优化,以满足中国—东盟地区对技术转移人才的巨大需求。
3.1 构建中国—东盟技术经理人培训认证体系
技术经理人以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为职业,是推动技术转移发展的重要力量,专业的技术经理服务是提高技术转移成功率的重要保障[2]。欧洲的技术经理人培训认证体系较为完善。欧盟委员会专门设立了技术转移认证认可机构,该机构有对技术转移教学人员及学员的认证资质,在欧洲及一些非欧洲国家开展技术转移培训并对学员的能力进行认证,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在中国—东盟地区,技术转移从业人员缺乏较高规格的资格认证、培训等完整的发展体系,因此难以制定长期的职业规划,导致人才短缺。
当今世界,激烈的技术竞争形势要求我们必须同国际接轨,尽快提高技术经理人的质量和数量,构建完善的中国—东盟技术经理人培训认证体系。第一,全面提升认证意识,为培训认证体系的构建与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国家设立专项经费,大学、研究所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持,各地区的技术转移机构负责承担一系列的实际操作。第二,成立专门的权威的技术转移认证管理机构,建立和完善技术转移相关职业和岗位资质认证制度。第三,加强对技术经理人的培训,建立专门的培养基地,优化师资队伍,提高教材质量,大力提高技术经理人的专业服务水平和职业道德。
3.2 建设中国—东盟人才小高地及实训基地
为进一步发挥高层次人才作用促进中国—东盟地区的技术转移,聚集、培养高层次领军人才和技术转移团队,建立分布广、数量多、质量高的人才小高地是重要的手段之一。技术转移人才小高地的形成是技术转移活动在该地区呈现不断增长、日趋活跃的趋势的必然结果,而人才高地一旦形成,又赋予了高地所在地区新的发展活力,技术转移开始加速,在新的起点上进一步向前发展,并达到新的发展高度。例如,利用广西作为“桥头堡”的优势,吸引国内外人才来广西支持中国面向东盟的技术转移工作,把广西建设成为技术转移人才教育、交流与合作高地,成为技术转移人才的培养基地、输出基地,成为中国—东盟技术转移研究、服务中心,将广西人才高地打造成为区域性品牌。
在技术转移经济飞速发展的新时期,技术转移工作迫切需要大批优秀的技术转移人才来充实现有的专业化人才队伍,技术转移人员素质较低已被认为是技术转移过程中的一个重大障碍,在这一领域的培训很多,但缺乏系统性,也缺乏必要的质量认证[3]。要加快技术转移精英人才的培养,就要加强培养基地的建设,以短期培训与长期培训相结合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短期培训以短期培训班、沙龙、讲座、主题研讨为主,主要目的是满足企业在进行产业转型和升级的过程中对技术转移人员的迫切需求,实现原有人才结构的快速优化并跟上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短期培训虽然见效快,但是不够系统,难以满足整个产业园区或整个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长期培训能够很好地弥补这一缺陷,并且有利于专门的学校或机构深入开展技术转移教学研究。长期培训以长期培训班、全日制教学为主。承担培训的学校或机构应该制定长远、宏观的并且紧跟企业需要的教学目标,积极探索和培养一支初具规模的、有一定资质的技术转移人才队伍。
3.3 将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结合,完善考评体系
随着产业机构调整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科技服务业将变得更为专业化、产业化,单纯的学历教育或非学历教育都无法满足技术转移人才培养的需要,只有将两者的优势融合起来,既要将技术转移作为一门规范学科进行系统性的学习,又要借鉴非学历教育培训技能的经验,才能不断完善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体系,培养实用型、复合型的人才。高校应充分发挥自身资源及师资优势,设立相关专业,設计集先进性、国际性、体系化和实用性为一体的课程体系,对现有人才及潜在人才开展学历教育、继续教育、职业教育等多层次、多形式的技术转移教育。技术转移机构、科协组织、行业协会、企业等更贴近市场,能够更为准确地把握技术与贸易的新动向,从而制订出符合产业发展实际的技术转移人才培训方案。学校和社会这两种资源和平台相辅相成,两者必须紧密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搭建专业学习平台和资源共享平台,形成一种互利双赢的合作机制,大力提高技术转移人才的理论知识水平和专业服务能力,培养出理论与实践能力相匹配并且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技术转移人才。
东盟国家在产业转型与发展的需求下,同样急需精通技术转移业务并且熟悉对方国情、文化的人才,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存在着激烈的人才竞争。但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的推进,中国与东盟国家都认识到加强教育合作才是解决技术转移人才短缺问题的出路。东盟国家的高校或技术转移组织机构在对东盟技术转移体系研究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他们同样肩负着技术转移人才培养的重任。中国与东盟国家在技术转移人才培养上需要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形成一套技术转移学历互认标准,共同培养一批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中国—東盟技术转移人才。
3.4 建立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人才库
要想更好地推进中国—东盟技术转移,就必须凝聚一支真正能为技术转移提供高质量服务的技术转移服务队伍,在技术转移领域配备政策专家、知识产权专家、技术评估专家、经济学家等专业人才,形成专家库。将技术转移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量化成直观的、可操作的技术转移人才评价标准是人才入库的关键。人才库的数据需要定期更新,如人才流动、职位变化、补录新员等信息,这样才能使人才库保持生命力和活力,才能发挥它的重要作用。针对技术转移人才库的实际使用情况进行调研,根据各方反馈意见完成系统升级。技术转移人才库的完善,还应包括形成先进的经营理念,建立系统规范的激励机制、薪酬体制、人才培训机制和人才考评体系。
将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人才通过人才库的方式整合起来,共同构建一个技术转移智囊机构,形成面向社会的人才信息共享机制,满足社会多层次需求,在解决技术转移问题上,出谋划策,提供最佳的理论、策略、方法和思想,科学地分配资源,对技术转移经济进行系统化的有效管理。建立技术转移人才库的根本目的是服务于技术市场,而市场的需要为技术转移人才库的完善提供了不绝动力。
4 结论
中国—东盟地区的技术转移对各国的发展及社会进步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并呈现出不断发展的良好态势。为了迅速提高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人才的服务能力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我们必须抓住重要的战略性机遇期,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教育市场、两种教育资源开展人才培养,开辟更深入、更广泛的教育合作渠道。通过政府宏观调控、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有效地优化中国—东盟教育资源和人才资源,实现科学培养,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以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国际型为培养目标,强化传统的培养模式,不断建立新的培养模式,培养一批适应中国—东盟技术市场的高端技术转移人才,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促进中国—东盟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 考 文 献
[1]陈小琼,谭绮球.对技术转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反思和探索[J].职业时空,2010(6):61-63.
[2]魏永莲.从技术市场视角看北京科研机构技术转移[J].
科技管理研究,2012(22):87-92.
[3]Ivan Dvorak,Katerina Ciharová.Technology Tran-sfer Training in the Czech Republic Pilot of EuropeanCertification[J].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013,103:946-953.
[责任编辑:邓进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