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海盐文化服务经济社会
2016-05-30孟显丽
孟显丽
盐,小小颗粒,晶莹剔透,被奉为五味之首、百味之祖。无论是在日常生活里,还是在工业领域中,盐都占据一席之地。盐的来源、生产、应用,以及对其的研究形成了所谓的盐文化。
盐一般可分为井盐、池盐、海盐等等。在我国,海盐文化历史悠久,承载着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命脉,因此关于海盐文化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深入研究海洋文化,潍坊学院申请并成立了山东省“十二五”高等学校科研创新平台“海盐文化研究基地”,将其研究成果集成专业性学术专辑《海盐文化研究》。2014年11月,于云汉主编的《海盐文化研究》(第一辑)由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海盐文化研究》(第一辑)共收录26篇学术论文,分为“盐业考古与盐业产地”“盐业与社会”“海盐文化与旅游开发”“盐业历史文献研究”“盐业史研究”和“研究综述”等六个版块。虽是论文集,但是这本书在浓郁的学术气氛中传递着许多有趣的海盐文化知识。例如,五千年前神农时代,夙沙氏首向大海取盐,被后人誉为“盐宗之首”;“盐”与“卤”虽然是近义词,但是自然形成的只能称作“卤”,而经过人工加工而成的才能称作“盐”。再如,“寿光市双王城014B号遗址发现的盐灶及相关设施图”图片,再结合相关文字介绍,形象地勾画出古人制盐工艺流程的画面,展现了古代煮盐工具盔形器的功效等。此外,书中还提供了许多具象化的国家地理资料、华夏神州的地理风貌和相关旅游资源等。
《海盐文化研究》(第一辑)重视对海洋文化研究的学术引领。单就“研究综述”这一栏目来说,首先,它可以使读者充分了解在学术界占有一席之地的、有分量的盐业论著,如欧宗祐的《中国盐政小史》(商务印书馆,1927年)、曾仰丰的《中国盐政史》(商务印书馆,1937年)、中国盐业总公司编的《中国盐业史》(人民出版社,1997年)等;其次,通过这个栏目,读者可以系统了解一下学界对盐业文化的研究方向,并获取一些相关领域的有学术价值的论文资料等;再次,读者在阅读这个栏目的过程中可以找到自己最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并且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过程中找到适合自己的研究方法等。
《海盐文化研究》(第一辑)中“盐业考古与盐业产地”这一栏目,收录的四篇论文可谓海盐学术资料的一个大汇集。几乎每篇论文都搜集运用了大量一手资料,其中包括盐业遗迹考古发现、古籍文献资料汇集记载等。《莱州湾沿岸地区发现的古代盐业遗存》和《论鲁北莱州湾南岸区域盐业的发展》这两篇论文,在厚重的史料导引之下,莱州湾盐业发展历史清晰明了,极具说服力。《齐国‘渠展之盐考》,不仅史料充盈,而且很好地体现了胡适“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学术研究方法。《管子·地数》言“齐有渠展之盐,燕有辽东之煮”。关于“渠展”究竟为何地的问题,学界历有争议。该文通过大量古籍文献索引作了详细考证,并且穿插探讨了齐国盐业发展历史、先秦盐业考古和古地理环境变迁等问题。《湖南食盐产地变迁》着重探讨了湖南省的盐业发展历程,然而湖南盐业并非海盐,故而与书籍名称《海盐文化研究》略有偏颇。另外,本专辑的“盐业与社会”栏目中收录的《自贡盐业与地方社会研究》和“海盐文化与旅游开发”栏目中收录的《盐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以自贡彩灯为例》都是在探讨内陆四川自贡的井盐文化,并非海盐文化,所以存在类似问题,故而有待商榷。
“盐业史研究”栏目收录的七篇论文,时间跨度从古至今,地域范围虽多为国内各地域的盐业研究,但是也收录了一篇英国盐业的研究论文。单单从论文题目而言,就会发现广泛的时空背景更有利于研究者在纵横对照中获得学术灵感,对于盐业文化的研究也会有更宏观的认知和体会。
如果说“盐业考古与盐业产地”栏目和“盐业史研究”栏目,都是基于传统的学术科研路径的话,那么“盐业与社会”栏目和“海盐文化与旅游开发”栏目便体现了多学科交融的研究新视野,“盐业历史文献研究”栏目则体现了学术研究的创新思维路数。
“盐业与社会”这一栏目收录的三篇论文,都是从社会学角度切入对海盐文化进行阐释的。自古以来,盐业一直占据社会经济的重要领域,自然会对一个地域的整体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那么,海盐发展与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什么样的动态影响,海盐与城市地域发展又有什么千丝万缕的联系,就成了学界一个不可回避的研究课题了。本栏目收录的这三篇论文就是基于这一思路进行研究的,借助海盐这一元素详尽阐释了海盐在城市地域社会结构变化过程中的重要角色演变。这样的研究思路不仅丰富了我们对于一座城市、一个地域的认知,而且对于整个社会学研究来说,又何尝不是—个崭新的研究视角呢?
“海盐文化与旅游开发”收录的七篇论文,前两篇主要是从盐业文化对旅游资源开发的作用的角度进行论述的,通过对盐业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介绍,引发人们思考:部分盐业文化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历史记忆如何才能得到有效的抢救、整理与研究保存?其余的五篇论文便更多是从盐业文化产业化的角度论述的,通过个案分析着重说明了盐业文化的产业发展模式以及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作用等,颇具参考意义。
“盐业历史文献研究”栏目收录的两篇论文分别从《熬波图》和《申报》这两个媒介切入,详细论述了《熬波图》和《申报》所反映出的所处时代的盐文化。依据时人的图文记载,再结合后人的研究发现,一前一后进行对照研究,给出了中肯的研究意见。选择图画和报刊作为研究论证,不仅发掘出了这些时代媒介的史料价值,而且为学界盐文化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材料。
总体来说,《海盐文化研究》(第一辑)是以海盐为主题,多篇论文连贯起来,虽看似庞杂,但细细读来,会发现这些论文共同构建了一幅海盐认知图景:何谓海盐,海盐与生产,海盐与社会,海盐与历史等等皆有涉及。如果仅仅抓住其中的一个要点就试图去认识海盐的话,那所获得的结论并非完整的海盐文化。故只有将海盐的方方面面综合起来进行比对分析,才能构建起对海盐文化的完整认知。正是这些论文的相辅相成,《海盐文化研究》(第一辑)才真正达到了其所期待的效果:“弘扬传统文化,提升学术水平,服务经济社会”。
如今,海洋强国战略的大力实施,促使海洋经济迅猛发展。海盐作为海洋的一员,理当成为人们认识海洋的一个重要途径。然而,当前如何以一种更开放的视野去研究海盐问题,或许是我们在阅读完这本书之后更应该去思考的问题,而这可能也正是《海盐文化研究》(第一辑)面世的一个重要目的吧。
(责任编辑:侯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