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中学美术教学评价的思考与实验
2016-05-30魏海霞
魏海霞
【摘 要】美术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一门必修的课程,是重要而特殊的学科。美术教育不仅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还能启迪学生的智慧,让学生在全方位上面发展。在新课改下,我国美术教学评价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与发展,但是缺乏对网络教学评价的思考与研究,本文将浅谈一下网络环境下中学美术教学评价的思考与实验,希望中学美术教育可以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网络环境 中学美术 思考与实验 教学评价
一、网络环境下美术教学评价的概念
要想发展好网络环境下中学美术教学评价,就要先弄清楚,网络教学(e-learning)和美术教学评价。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的不断普及与发展,信息技术越来越多的应用在了教学当中,尤其是在这个新课改普及的时代,这些技术应用在了教学当中,直接的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在中学美术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和意义。e-learning是指通过网络进行学习与教学活动,充分的利用现代的信息技術,给学生营造和提供更好的的学习环境,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与教学方式。而美术教学评价是指,根据美术的教学效果,对美术教学工作者和学习美术的学生进行评价,通过评价,发现教学中和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然后针对问题,对教学进行改进,不断地促进美术教育全面发展。
事实上,网络环境下中学美术教学评价,并不仅仅是网络技术与美术教育评价的融合物。我国网络技术的发展,不仅给我国的教育带来了教学改革,还对教学观念进行了改革和创新。网络技术,能够丰富和完善美术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通过网络技术,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美术教学的效率。
二、网络环境下美术教学评价的理论思考
网络环境下美术教学评价能够,改善师资力量薄弱,教学方法老套的问题。对于中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学习美术并不困难,重要的是有一个好的引导,然而在中学的美术教学当中,老师是学生学习美术、认识美术的唯一的引领人,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启发学生的智慧并且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就我国目前的教育状况来看,我国普通中学的美术老师相对很少,农村初中的美术老师更是少的可怜,导致师资力量薄弱,而且美术老师的素质水平也不高,嚴重的影响了教学的质量。在美术教学中,引入网络教学,能够大大的改变这些缺陷,让学生重拾学习美术的信心。
改善我国应试教育在我国形成主流风,美术课程意识淡薄的问题。我国现今的教育体质,就是应试教育,所以说形式教育是我过教育的主体,很多学校对与美术课的态度就是可有可无,可上可不上,这种淡薄的美术课程意识不利于初中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在很多老师的带动下,很多学生也觉得美术课不用上,只是浪费精力和消磨时间的一门课程。而网路环境下的美术教学,能够改善这种大环境的影响,让美术教学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避免处于尴尬的境地。
三、网路技术在美术教育中的优越性
1.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中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思维能力活跃的一个时期,这个时期的学生,对与新鲜的事物,能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有学习美术的激情,可以大幅度提高了学习的效率。中学美术老师,应该从学生这个特点出发,从学生的兴趣入手,通过网络技术,来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的静下心来对美术用心的学习,将自己完全的融入到学习中去,对美术产生一定的认知,真正的能体会到美术学习,带给自己的乐趣,让美术学习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让学生真正的,体会到美术中的内涵和精髓。
2.多媒体教学能够活跃课堂气氛
把多媒体教学应用在课堂中,是新课改下,现在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手段。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和模式,不仅可以把课堂教学的内容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还让学生对知识理解的更加的透彻。新课改下的网络课程充分的考虑了学生的自身特点,更加的注重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而不是学习的结果。新课程网络教学环境下对课程结构有所优化,给学生提供一个主动性和展示自我的机会。多媒体课堂教学对中学美术教育具有重要并且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说为了帮助学生在一定意义上更好的了解和学习美术,老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多多的结合多媒体教学,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理解作品的真正意义意义与内涵特征。
四、结束语
中学美术教学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随着网路教学环境的发展,美术教育已经逐渐的打破了,传统美术教学评价的格局。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有信心和耐心,这需要师生间共同的努力,通过加强师生间的交流与互动,慢慢的给学生丰富相关的美术知识,不断的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提高学生自身的艺术价值,让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全面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高凌飚:《新课程的评价问题》,广东省教育厅教育教学研究室,201X-03
[2]尹少淳:《教育观念决定评价技术》,中国美术教育,201X,第五期
[3]钟启泉等主编:《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X年3月,第23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