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有机化学教学中现代教学理论的应用

2016-05-30丁文文

职教通讯 2016年30期
关键词:有机化学教学实践高职

摘 要:对当前主流的有机化学教学方式进行分析,探讨其蕴含的教育教学理论,从课堂教学的角度,对现代教学理论如何指导高职有机化学教学实践进行讨论。

关键词:高职;有机化学;现代教学理论 ;教学实践

作者简介:丁文文,女,徐州医药高等职业学校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化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16)30-0048-03

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高职在以学生终身发展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前提下,对课程设置、课程标准、教材编写、教学方式等方面都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职业教育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职业人才,即培养为社会直接创造价值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专门人才来满足社会需求,促进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另类智力特点的青少年成才,满足其个性需求。职业教育(专业)课程的特征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教学目标,以真实的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为基础,经科学的教学化处理后形成教学内容。以真实的工作环境为基础,构建教学环境,教、学、做一体,理实一体。在新形势下,有机化学教学目标是多维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应该是多元化的。

一、化学新课程教学的理论研究概述

(一)化学新课程的理论基础

把握不同课程模块的特点,合理选择教学策略和教学方式,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帮助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1]在教学中,系统的、有目的地组织、引导学生构建属于其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独立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工作中问题的能力。[2]我国化学新课程的理论基础体系见图1。

(二)现代教学理论下的教学方式

现代教育理论就是将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融入我国优秀的教育思想中,使教与学有机结合、和谐发展,使学生全面发展。不论工作要求的程序如何复杂,确定的工作任务都要完成,经过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和评价这一普适性过程,使学生在完整、综合性的行动中进行思考和学习,达到学会学习、学会工作、培养方法能力的目的,有效避免传统教学重视获取信息和实施,忽视关键性环节“决策、计划”和“检查、评价”,造成人才培养的结构性缺陷。计划和评价能力是形成创新能力的基础。教师由知识、技能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咨询者。课堂的主角是学生,老师只是一个帮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辅助者和学生学习活动中的促进者。在教学中,教师通过不断的改进教学方式和方法,使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时由原来的“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生获得知识的方式,提高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探究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目前新课程理念下的化学教学方式主要有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自主学习。

“在具体的教学形式上,建构主义提倡发现学习、探究性的学习、讨论、合作学习、个别化教学以及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3]教师可以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设置情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得出结论。学生利用学习资料,通过合作学习,小组互助之间的交流等形式,建构起自己的认知结构,同时,又可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及团队精神。例如在学习酚的性质时,给学生布置一个任务:“工业含酚废水如何萃取脱酚”,学生根据问题收集信息,采取小组协作交流,进行自主探究,设计方案,通过合作实验,观察记录,检查,归纳总结,得出结论,最后进行评价。

二 应用现代教学理论,设计高职“有机化学”教学案例

(一)基于现代教学理论下“酚”的教学设计内容

教师对教材的分析和对学生的分析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我们要将发展性教学理论、范例式教学理论、最优化教学理论及现在主流思想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赋予现代化的解释,将其融入现代教学理论。教师上课之前要分析教材呈现的内容和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依据化学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制定教学目标,根据教学的重难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设计行之有效的教學活动。

教学的中心环节是实施阶段。在课前把含酚废水的排放及其造成环境污染的一些图片展示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环保意识,接着给学生创设情境问题: “工业含酚废水的萃取脱酚的方法中用到了酚的哪些性质?”,讲述“爱丁堡医院李斯特医生与酚的故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熏陶,通过“范例”引发学生思考。教学中采用启发式和问题解决式的自主探究教学方式,学生分组协作交流,构建学习内容的结构。布鲁姆掌握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使多数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让尽可能多的学生掌握学习内容。最优化教学理论要根据师生的具体情况、当前的教学环境和条件、正确的教学原则等,选择最优化教案,教学过程中可灵活实施,以达到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基于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建构起自己的知识结构;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是配合学生完成学习内容构建过程的引导者、咨询者。学生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对本节课的知识结构的掌握。

随着课程改革,教学目标成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发展的培养。教学评价方式也发生了转变,倡导多元化一体化的评价,如以过程性考核、多方综合评价的方式进行学习效果评价。教师在教学评价时可根据情况,让学生自己选择方式,通过多样性的评价方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

(二)基于现代教学理论下“酚”的教学设计过程

1.教材分析。有机化合物已广泛应用到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有机化学已成为对人类社会发展起着重要意义的一门专业基础学科。高职有机化学的学习重点是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性质、应用和基本实验操作技能。酚类物质在医药、化工生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教材的第八章第一节介绍了醇,第二节介绍了酚,它们都属于烃的一类含氧衍生物,苯酚是酚类物质的代表,是本节学习的重点。教材将“酚”安排在“醇”后面,旨在通過具有相同官能团的醇和酚各自的代表物,在结构和性质上的对比,从而使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基团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官能团的性质与所处的化学环境有一定的相互影响。通过本节课的对比学习,学生对酚羟基和醇羟基的性质将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深入理解了结构决定性质,也学会了全面的看待问题,更深层次的掌握了知识,同时复习了已学过的知识,也能为后面其他烃的衍生物的学习提供方法,为以后学习作好铺垫。

2.学生分析。本节课前学生已学习了烃和醇等内容,对有机化合物的官能团和有机物的化学性质之间的相互联系已有一定的认识,也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酚和醇具有相同的官能团,为学生对酚的性质探究提供了基础。但两类物质烃基结构的不同,又为学生进一步的探究提供了空间。

3.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酚的化学性质;通过新旧知识的联系,可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扩展能力;通过人人动手实验,规范操作,全面培养、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实验现象的分析能力,还能提高学生从化学实验探究化学本质的能力;使学生学会由事物的表象分析事物的本质、变化,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知识的综合运用及解决问题的能力。(2)过程方法。从观察实验现象入手,启发学生分析产生现象的因果关系和本质联系,从而使学生了解学习和研究化学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思维过程。(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醇和酚的性质学习,使学生了解物质的结构、性质之间关系的科学观点;通过学生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优良品质和创新、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苯酚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官能团的性质与所处的化学环境的相互影响。

教学方式:任务驱动法教学和自主探究式教学相结合。

4.教学基本思想。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对教材的部分内容如酚的制备做适当的删减,本节学习的重点是酚的命名和性质。酚的命名学生可以根据已学知识自主学习,自己提出问题,可独立或讨论交流解决问题。酚的性质教学主要采用通过创设情景问题引导、学生收集资料、分组交流合作探究实验——理论推导——反思应用等教学方法,并充分利用实物感知、演示实验和现代教学等手段,调动学生参与意识,提供更多“动脑想”、“动手做”、“动口说”的机会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

5.教学评价方式。实行各教学单元单独进行过程考核,综合考核学生能力,综合评价学生,所有教学单元的成绩综合确定最终考核成绩。

教学中可根据实际,合理地应用教学理论,在不同阶段用不同的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培养,重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通过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2] 张亨库.化学新课程的理论基础和课堂教学的探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8.

[3] 王小明.我国化学课程标准中的建构主义评析[J].化学教育,2003(11):12-14.

[责任编辑 陈国平]

猜你喜欢

有机化学教学实践高职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高中有机化学高效性课堂教学的策略实践研究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高职药学专业有机化学课程教学探讨
有机化学翻转课堂教学的实践和思考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