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境工程专业认识实习的教学改革探讨

2016-05-30李雪娥王黎龚洁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34期
关键词:环境工程教学改革

李雪娥 王黎 龚洁

摘要:认识实习是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是理论紧密联系实际的重要教学模式。文章通过对武汉科技大学环境工程专业认识实习现状的分析,根据以往认识实习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而对认识实习提出了相关改进措施。

关键词:环境工程;认识实习;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4-0094-02

一、前言

实习是实践教学以及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因此,加强实践教学是教学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学生通过实践,可促进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对书本内容的理解,增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环境工程设计、施工技术与组织管理的初步实践知识,了解环保设施、设备的运行管理过程,通过认识参观增强感性认识,同时学生通过对环境污染治理工艺原理的理解,获得实际工作能力与经验[1]。认识实习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为學生以后的实践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认识实习也是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的良好开端,让学生初步体验实践与理论的不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长学生的见识,为将来从事环保方面工作的学生提供了学习方向和动力,也激发了他们浓厚的学习热情和兴趣[2]。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是密不可分的,在大学生教育体制中,实践教学应该得到相应的重视。

二、环境工程专业认识实习现状

武汉科技大学环境工程专业认识实习的地点主要有武科大黄家湖实训基地、武钢博物馆、武汉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认识实习一般从本科第五学期末开始,为期两周,由环境工程专职教师组织本科三年级学生进行实习,以集中实习为主。实习流程主要有实习前的动员、现场实习参观、实习报告撰写以及实习答辩四大环节。在实习之前,相关事宜主要由指导老师与实习单位的相关负责人联系商定,并由指导教师统一安排交通事宜,对学生进行实习动员和安全教育,对实习基地进行简单的介绍;实习期间由指导教师统一组织,每天去一个实习基地进行参观,实习单位的技术人员对工艺设备流程进行介绍;实习结束后进行实习报告撰写和最后的实习考核。

三、环境工程专业认识实习主要存在的问题

1.未与实习基地建立长期有效的合作关系。实习基地的选择对整个实习来说至关重要,实习期间我们根据实习的目的和要求对实习基地进行选择。由于武汉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毗邻学校并且是全国较大的钢铁生产基地,同时也是产生污染严重的企业,所以认识实习选在了武钢,但是学校与武钢并未签署长期的合作协议。每次实习前都是由指导老师联系企业相关人员,然后带领学生进行参观实习,但是由于未签长期协议,有时会出现突发事件或安全隐患,导致临时改变实习基地,影响实习效果。

2.各种客观原因导致实习效果不佳。武汉科技大学环境工程专业认识实习一般安排在第五学期末,而环境工程专业的专业课学习大多集中在第六学期,实习之前学生对实习内容不了解或认识简单,或者对要去的实习基地没有事先了解。学生专业知识基础薄弱,实习时对于现场讲解员所说的许多专业词汇不能准确地理解,在实习中不知道哪些是重点需要掌握的内容,实习目的不够明确。学生对要实习的内容都是到了现场才知道,对实习内容没有准备,所以学生的积极性不高,缺乏实习热情,大多数同学对认识实习只是流于形式,并没有认真听讲解人员的解说,对各种构筑物及设备了解不够清楚和全面,只是走马观花式的参观,使实习目的大打折扣,实习效果不佳。环境工程一般有两个班,每班30人左右,由于实习单位人力有限,一般会将同学分为两大组,即一个班由一个技术人员进行讲解,实习时由现场讲解人员带领带队老师和同学边参观边讲解,由于现场比较喧哗,并且讲解员没有佩戴扩音设备,实习现场一般都比较狭小,只有一小部分同学可以和讲解员近距离接触,围在讲解员身边的同学还可以勉强听清楚讲解人员的所讲内容,而其他离讲解员较远的同学有时听不清甚至听不到所讲内容,加上学生在实习前对专业知识的了解很少或不全面,对于技术人员所讲的一些专业词汇不能很好地理解和把握。现场实习参观只有一个简单的感性认识,并且实习时间紧迫,同学们不能好好的对实习内容进行巩固和消化,对整个工艺原理不能透彻掌握,导致理论与实践总不能很好地结合起来,实习效果不理想。

3.实习内容及方式单一,考核方式欠佳。环境工程专业认识实习的主要内容是认识和了解污水处理的工艺流程,了解各设备的构造及作用,而环境工程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有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环境监测和环境影响评价等核心课程,为了将课程与实习环节相联系,应该在实习基地建设中含有相关领域的项目。由于目前实习基地建设不完备,有些专业的内容无法进行现场实习,认识实习只是涉及了其中的水污染处理方面的内容,造成学生认识实习知识面的狭隘,这与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的要求不符。一般现场实习都是讲解员说的多,学生讲的少,并且学校未与企业签订协议,学生参观完后只能记住一些表面的东西,对其中的工艺和工作原理不清楚,达不到实习的要求,实习报告撰写大多都是网上下载,所以雷同较多。实习答辩只是部分同学参与,并不能代替所有同学实习期间的所见所闻,实习考核有待完善。

四、认识实习改进措施

1.加强校内外认识实习基地的合作和建设。要搞好本专业的认识实习,最有效的方式是建立长期有效的实习基地。一方面应该巩固校内黄家湖实训基地建设,另一方面应该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武钢作为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及毕业实习的重大基地,学校应该与武钢签订协议并建立长期有效的合作关系,校领导可以组织相关人员与武钢的相关企业进行产科调研,建立亲密友好的合作关系。为扩大实习基地建设,学校可以发展离学校较远的符合实习条件的企业单位,这些单位可以是毗邻本省的其他省份的大型企业,通过发展和扩大实习基地,丰富学生认识实习的内容,提高实习效果。

2.做好实习前的充分准备。实习之前做好各项准备事项是非常必要的。第一,做好实习前的预习工作,打好专业基础。认识实习应该安排到第六学期,此时学生已经对专业课进行了学习,有了一定的专业基础,再进行认识实习效果肯定比较理想。第二,做好实习前总动员。指导教师在认识实习之前应该召开动员大会,利用以前实习时拍摄的照片和影像资料,用制作PPT的形式简单向同学们介绍实习单位的创建背景和工艺原理,让同学们明确实习目的和意义,重点强调安全、纪律的重要性,使学生树立安全防范意识,并能够严于律己。指导老师可以将需要注意的事项一一列出,并打印成稿,确保每人一份。

3.提高現场参观环节的实习效果。针对现场实习参观环节的相关问题,本文提出了以下建议:第一,可以把学生分为四大组,每组十几个人,让讲解员分时间先后带入实习基地进行实习,人数减小,方便老师管理,也可避免因人多拥挤而产生的安全问题。第二,扩音器等设备的使用。针对现场噪杂,很多学生听不到讲解员的解说问题,可以让学校利用学校经费购买扩音设备,通过使用扩音设备,确保每个同学都可以听到所讲内容。第三,增加参观实习后的答疑环节。在整个的现场实习参观结束后,应多留一些时间给同学们答疑解惑。观看了整个工艺过程后,很多同学会有很多疑问,对于一些专业问题需要讲解员多些耐心进行讲解,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实习内容。

4.加强多媒体的使用。实习教学对于多媒体的功能应给予足够重视。多媒体有生动、信息量大等功能,因此多媒体手段在实习教学中具有天然的优势,多媒体的应用开阔了学生的眼界,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实习效果[3]。多媒体在现代教育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工具,虽然多媒体教学不能安全取代现场参观环节,但多媒体的运用却能使学生了解很多现场参观了解不到的东西,比如各构筑物的细微构造和操作机理等。通过精心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可以很好地改善现场参观的不足,用制作的动画来进行现场模拟演示,可以生动形象地展示整个工艺过程,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5.建立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建立和完善多元化的考核方式,除了提交手写实习报告外,还应要求学生上交电子版的实习报告,电子版的实习报告应附有到实习单位参观的照片和相应的文字说明。认识实习除撰写实习报告外,还应该在临近结束时,由指导老师根据实习内容安排学生进行笔试考试,考试内容可以包括各类构筑物的工艺原理、处理过程和处理效果以及污水处理后的排放标准等内容。将所有参加实习的同学分为若干组,每组五名同学,明确分工,最后由实习小组推荐一位优秀代表进行实习答辩,利用PPT进行演示,从而对实习内容进行全面总结和回顾。答辩结束后可由老师组成答辩考核小组进行提问,最后由老师对实习做总结报告,老师可根据实习期间各环节中学生的表现对学生做出最后的综合成绩总评。

五、结语

认识实习是环境工程专业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学生在学完相关专业课后,结合课堂所学知识,通过认识实习将理论与生产实践相联系,增加感性认识[4]。文章对武汉科技大学环境工程专业认识实习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以求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为社会培养出更加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严文瑶,柴育红.环境工程专业实习教学改革探讨[J].科教文汇,2010,(11):46-47.

[2]蒋明虎,荆国林.地方石油院校环境工程专业认识实习实践[J].河北化工,2010,33(9):74-75.

[3]郭新超.环境工程专业三类实习的教学改革实习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05,14(4):66-69.

[4]赵艳锋.环境工程专业认识实习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J].科技信息,2011,(12):474-478.

猜你喜欢

环境工程教学改革
装备环境工程
探讨环境工程工业污水治理中常见问题
环境工程中大气污染的处理措施分析
我国环境工程中大气污染的危害与治理方案
环境工程的项目管理
对环境工程中污水治理的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