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高职水利人才培养需求视角下《水工建筑物》课程教学研究

2016-05-30刘咏梅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39期
关键词:水工建筑物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刘咏梅

摘要:《水工建筑物》是水利类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近年来,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及职业素养为目标,课程组在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资源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改革探索,为同类院校《水工建筑物》课程建设及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水工建筑物;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9-0268-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改革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机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具体要求。对高职教育的课程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课程建设以突出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培养综合应用能力及职业素养为课程改革的总目标。

《水工建筑物》是水利类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综合性与实践性很强,通过该课程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典型水工建筑物的工作特点、型式、构造、设计基本原理等知识,具备中小型水利工程设计和工程图阅读能力。学生毕业后能直接参与水利水电工程及农业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及管理等一线工作。由于水工建筑物规模大、结构复杂,又加上新技术、新材料、新理论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原有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材应用、实训条件等多方面均不能满足教学的需求。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就《水工建筑物》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实践性教学、课程资源建设、课程考核等方面进行探索与改革,有利于培养满足现代水利行业高职人才的需求。

一、重构课程教学内容

高职课程观正在从知识本位课程观向能力本位课程观转变,能力本位课程观体现了课程从传统的“教程”向“学程”转化,教师从“教育专家导向”向“消费者需求导向”转化,因此应重视课程开发前的课程调研分析。另外,学生的基本素质、学习习惯、个性化的要求也是高职教师教学时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元素。

水工建筑物课程开设在二年二期,课时是112课时,其中理论课时是64,实践课时是48(20+1周课程设计28课时),在课程教学内容上,目前,结合湖南省的水利人才要求,创建以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典型水工建筑物设计教学为主体、以工程案例为载体,根据设计的工作过程开发课程和教学内容;以“项目任务式”、“案例引导式”等形式开展课程改革,行业企业专家参与课程内容遴选,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该课程学习包括重力坝、拱坝、土石坝、水闸等九个项目,各项目明确了单元任务的知识目标及技能目标(以项目四土石坝为例见表1),充分考虑现代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企业员工的培训需求。课程的最小学习单元为知识点、技能点,按知识、技能点设置碎片资源,水工建筑物共提炼了591个知识点、119个技能点。不过专业不同课程教学内容的侧重点也不同。例如:水工专业,在结构计算、水力分析、建筑物设计要点、绘图等方面内容讲得多些,但在施工专业、结构布置、建筑物工作特点、识读图纸等方面讲得少些。课程的教学内容必须结合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并融入行业的职业资格标准,教学内容应紧跟行业发展,及时将新技术、新材料、新理论补充到教学内容中。

二、改革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

笔者认为这是课程改革的关键要素,好的教学方法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目前《水工建筑物》采取的是项目化教学,项目任务不同可能采取的教学方法不同,基本形成了任务驱动、案例教学、多媒体教学、实验模型教学、现场教学、任务驱动法、自主学习法、引导文法等教学法。因此,教师先要进行课程单元设计及学习任务单设计。例如:每个项目的第一节课,教师发给每小组一张任务单及小卡片,要小组成员一起讨论本项目你想学些什么内容(课前必须做功课),并写在卡片上,每组派一个同学发言,教师会依据小组提供的知识点打分,作为学生成绩考核的一部分。结果发现,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这在无形中也促进了部分学生预习。然后,教师把学生卡片上的知识点汇总在一起发现,该项目的知识点学生几乎能全部写出来,又因为是学生自己写的,所以在教师授课时,他们会特别感兴趣想掌握这些知识。另外,教师在新项目的第一节课上用多媒体将该项目的枢纽布置图展示给学生看,让学生对项目有个整体的认识。教师把项目中每个任务的知识点转化为技能点来进行教学。例如:重力坝项目有9个技能点,土石坝有8个技能点等,有了明确的技能任务,同学们在后面的学习中就有的放矢,这种方法称为“任务驱动法”。如果是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内容,例如:重力坝材料选择与分区。应用“引导文教学法”、“小组汇报法”、“旋转木马法”等。总之“以纲为纲,以本为本”过于划意的要求和过于僵化的教学,会使教学缺乏生机,发挥不了教师和学生两面的自主创造性。在一个项目讲完之后,让学生绘制项目图纸,巩固学习成果。

为了巩固教学内容,在课程学期末有一周的课程设计实训。该实训环节教师尝试应用下图的教学手段方法,实训效果很好。

总之教学方法改革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能培养其职业能力及职业素养。高职教育要求教师从一个“教书匠”变成实施课程的“研究者”。

三、丰富课程资源

教育信息化是高职教育发展的趋势,也是高职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资源库建设以水利水电行业企业岗位需求为依据,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企业为切入点,发挥行业资源的整合作用,吸引广大企业参与,能使学生熟知岗位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需求,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资源多样化充分考虑课堂教学组织要求,合理分配文本、實景图片、三维仿真实体、动画、视频、音频等资源量和资源形式。水工建筑物课程资源建设见表2。

四、课程考核改革

课程考核模式如果仍采用传统的“一卷式”考核模式,已经不能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要求相适应。目前,该课程实施模块式(理论+技能)考核评价体系。第一过程考核:应知考试(项目模块技能考核)和平时考勤、作业、相关专业规程规范、文献查阅。第二过程考核:期末理论考核(结课开卷考试、应会考试)。这两项加权平均即得到总成绩,既增强了学生对所学知识活学活用的能力,又增加了实验基本技能考核,旨在锻炼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同时还增加了文献查阅考核,以培养学生的学习与科研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改红.基于能力本位的高职水工建筑物课程教学改革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5,(12):238.

[2]张宏.对高职《水工建筑物》课程改革的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02,(1):82-83.

[3]聂晓.构建高职能力本位课程考核体系的探索[J].高教研究2013,21(3):34-35.

猜你喜欢

水工建筑物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纺织行业职业结构变迁对高职现代纺织专业人才培养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