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能力目标导向下的研究性教学课堂设计

2016-05-30许娜王莉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34期
关键词:研究性教学能力培养教学改革

许娜 王莉

摘要:本文将研究性教学的理念引入课堂设计中,以能力培养为目标导向,构建了基于问题的研究性教学课堂模式,并以《建设工程进度控制》课程为例,在课堂内容、教学方法、第二课堂以及考核方式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为研究性教学在课堂设计中的引入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研究性教学;能力培养;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4-0139-02

课堂教学是本科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是知识传授的直接平台,课堂教学的设计直接影响学生的知识体系和能力培养。目前,以知识传授为导向的传统课堂教学正在衰退,而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新兴教学模式正朝气蓬勃地走来。在课堂设计的改革大潮中,研究性教学的理念和方法更注重将研究的发现精神和探索精神贯彻到教学过程中,使其更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科学思维和科学态度。

一、研究性教学课程模式

研究性教学的目标是通过系统的课堂内容设计和丰富的课堂活动,建立学生的问题思维和研究精神,引导学生开阔视野和健全人格,从而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使其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这个目标导向下,构建了图1所示的基于问题的研究性教学课堂模式。该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围绕各种工程问题,充分发挥课堂内教师的激发引导作用,引发学生在课堂外的知识孵化,通过系统的引导和训练,最终将学生的问题思维、研究精神、开阔视野和健全人格转化为学习能力、协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达到综合能力提升的培养目标。

课堂内教师的引导激发需要创造平等的教学气氛和积极的交流情景,课堂外知识的孵化需要宽松的制度和完善的平台支撑,需要教育教学方方面面的改进与提高,包括良好的教师素质与能力、研究性学习的内容设计和配套教材、多元化的教学方法、灵活的考核评价机制、多层次的实践体系、丰富的第二课堂平台等。

本文以《建设工程进度控制》课程为例,探讨引入研究性教学模式后对该课程的一些改革。

二、基于问题设计,整合教学内容

在能力培养目标导向下的教学内容要求更高。在课堂教学中除了要进行知识传授外,更重要的是启发学生质疑和思考。研究性教学的特点是在知识传递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定理、定义、原理等过程教学,通过过程教学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并加强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的培养[1]。

1.校企合作开发教材和课件,企业主要提供真实的案例素材。将课程内容分解为若干个实际生产的任务或拟待解决的问题,由学生带着任务去完成知识内容的学习,这样更利于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的转化。

2.模糊该课程与其相关课程的边界。置进度理论和方法于大的工程背景中,达到知识结构的延续性和系统化。所谓模糊课程边界并非知识内容的重叠,而是对原有知识体系的综合整合和优化,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3.教学内容的设置应基于问题。即在师生既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寻找、发现问题,借助于一定的新知识传授,师生共同去谋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整个教学过程应是师生合作,共同去寻找、发现、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传授知识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4.提倡大案例建设,以提升学生知识和技能的系统性。逐一讲授知识点并不能给学生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必须要借助大的综合性案例,以问题为导向,让学生融入到真实的工程背景中,解决真实的工程问题,在广度和深度上基本覆盖本课程的主要知识点。

三、以能力培养为目标,丰富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多样,例如案例教学、项目法教学、师生座谈、专家讲座等,必须在教师自身水平和学生既有知识的基础上择优选择和组合。在研究性教学能力培养的目标指导下,建议引入开放式的教学形式,将教学过程延伸到第二课堂。例如,引入Workshop教学法。

Workshop教学法是一种以专题研讨会、师生讨论会为主的教学方法,目前在设计类、艺术类课程的教学中应用较多。与项目法教学不同的是,Workshop更侧重师生互动,更强调创新,更注重建设性的解决问题。例如在《建设工程进度控制》课程中的Workshop教学分为了以下七个过程:(1)确定研讨专题,设计工程情境;(2)启发学生思考,明确成果要求;(3)指导实地调研,鼓励发现问题;(4)指导制定初步方案;(5)组织初步方案陈述;(6)学生自主探究,分工协作;(7)组织完整方案陈述和总结。

教学方法要避免走入过于多元的误区,总体上1门课程能穿插使用3~4种便能达到活跃课堂的效果。

四、利用第二课堂,延伸教学过程

课堂内的学时是有限的,学习的内容和形式也受到空间约束。在第二课堂相对开放的环境中,大学生以个人兴趣满足、理想实现、个性展示等为内驱动力,由志同道合、情趣相投者组成各种团队,以学以致用的实践方式和轻松愉悦的游戏状态,完成既定的学习目标,使主体精神得到完美发挥[2,3]。

1.引导学生走出教室。通过布置参观或实习类的课外作业,引导学生在课外进行学习和调研,使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进行直接对照与检验。

2.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除建设课程资源网站外,在课程一开始就提供若干个专业的网站,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学习学科前沿动态,并发布在师生的交流平台上(QQ群/微信群)。此外,还可以结合目前比较热门的二维码扫描,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开阔视野。

五、面向知识加能力,调整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的改革多是通过课堂考勤、分组讨论、论文写作、读书报告等全面评定学生课程总成绩,而不仅仅是单一的期末闭卷考试进行成绩评定。故而,需要在加强过程管理、构建多元考核体系的同时,将“知识性”考核转变为“知识+能力”的考核。

1.加强过程管理,构建多元考核体系。通过增加过程性的考核,改变学生“前紧后松”的学习节奏。例如,细化平时成绩的评分构成,除考虑出勤外,还考虑课堂活跃度、作業完成度等。也可以设置一些随堂测试,加强学生的紧迫感。总之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知识的掌握度灵活设置,同时不宜过于“多元”,否则会使学生疲劳应付,失去考核的激励作用。

2.注重能力考核,鼓励个性发展。考核也应以能力培养为目标导向,即重点考核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考试内容上增加实务性及开放式问题,鼓励创新性和建设性的解答。也可以布置任务由学生提出具体的实物模型或策划方案。

无论采用哪种考核形式,研究性教学要求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习过程,强调学生能力的培养和个性的成长。

六、结语

研究性教学模式的实施要根据学生的基础条件、教师素质和水平等方面综合考虑,否则很容易造成学生不主动思考,教师被动引导的局面,或者是学生能力两极分化。另外,研究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还需要学校和学院层面营造有利于创新进发的大环境,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志红,费庆国,韩晓林.实施研究性教学,培养创新人才[J].江苏高教,2012,(6):87-88.

[2]许春明,张君诚.第二课堂重构与实践教学改革[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31(12):177-181.

[3]孙丽华.试析高校第二课堂的设计与经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12):177-180.

猜你喜欢

研究性教学能力培养教学改革
水质工程学课程群研究性教学改革与实践
研究性教学理念下的普通心理学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