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文学教学的实践探索
2016-05-30姚小菡
姚小菡
摘 要:在以实用性为主导的当前教学大环境下,传统的英美文学课程正面临边缘化的考验,本文以对话理论为指导,探讨在简写本、有声书等现代手段的辅助下,如何有效走出困境,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从整体上提高其人文素养,实现此类课程的最终教学目的。
关键词:英美文学教学;实践;现代手段;对话理论
英美文学课程作为大学英语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在高年级教学中占有相当大的课程比重,其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英语文学原著的能力,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通过阅读和分析英美文学作品,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了解,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了解”(《大纲》,2000:26)。由此可知,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语言学习是基石,能力训练是手段,而文学素养的养成是最终的教学目的。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在课时条件、学生主观意志以及整体教学指导氛围的多重因素影响下,英美文学课程正遭遇前所未有的边缘化境遇,笔者所在的学院自2015年开始进行了一场以实用型为导向的“普及经典、听读并行”的英美文学教学实践改革,试图通过现代教学手段的辅助重新唤起学生的兴趣,改变当前的局面。
一、现代手段辅助下的英美文学教学
笔者所在的学校是一所位于长三角中心地带的独立院校,其中英语系的大量生源来自江浙沪地区,中学教学资源良好,学生在近两年的专业训练后,也已具备一定程度的英文素养,有能力进行更高程度的学习,然而在甫一接触文学课本时,大部分同学都不可避免地出现畏难情绪:以英国文学为例,传统的文学史课程从贝奥武甫开始,讲述上古英雄的传奇,文本中也留有晦涩拗口的古英语痕迹,继而历经中世纪乔叟、莎士比亚、弥尔顿等宗师级人物,学生在进入文学世界的学步阶段就已捉襟见肘,进而意兴索然。做为专业教师,首要任务是消除学生和名著之间的陌生隔阂,让他们在文学课堂上常有故友重逢的惊喜,而这种惊喜和成就感,常常是化解畏难情绪,吸引学生深入学习的重要动力。
自2015年起,针对大一大二新生,我系展开了以英文原著简写本和有声书为主要素材的教学实践改革,在传统课程之外开设读写和听力实践课,规定学生依据各自程度和兴趣“认领”每学期的学习任务,撰写读书报告,已经略见成效。一些同学从被动完成作业到主动对文本发生兴趣,产生了阅读原著的“野心”;一些同学被有声书的新颖形式吸引,开始自主收集更多的学习资源;反映在文学课堂上,则表现在学生课堂参与度的普遍提高及兴趣点的不同发散上。简写本和有声书做为现代文化和科技手段下的产物,大幅降低了学习难度,在低年级学生迈向高阶学习的过程中担任了有效的过渡角色。
二、对话理论指导下的英美文学教学
传统的文学教学模式是“独白式”的教学(吕洪灵,2006:61),教师扮演的是传道授业的传统角色,从英美文学史的整体脉络,到具体文本的阐释解读,教师是整个课堂的主导者和参与者,学生绝大多数时间都处于被动接收的状态。要打破课堂的沉寂,必须改变这一局面。在现代教学行为中,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倡导“对话型”的教学模式,该模式最早可追溯至俄国文艺理论家巴赫金提出的“对话概念”,他倡导一种“积极开放、互相倾听、在平等交往中拥有自己独立声音的主体姿态,倡导对话的主体进入同一语境,进入对位式交锋状态,从而使思想的对话行进在富有成效的轨道上”(张媛,2009:233),也历来被认为是学术发展的有效手段。对话的原生平等性激发了参与者的自发创造能力,对话不仅是局隅的个体行为,更是集体合作学习行为。在对话中,解释、挑战、思考和理解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而学生的学术素养就在此过程中逐步形成。
具体到实践中,我们采用了最简便有效的分组讨论,即seminar的形式来实现对话功能,将选择相同读写或听力任务的学生定期集中在一起,学生可以直接分享其阅读体验,也可基于文本深入到具体的人物乃至字词的理解进行交流,还可发散思维,延伸到文本以外的任何相关话题,而教师在此过程中是集体合作学习行为的引导者,也是对话合作中的一员。在不同主题的讨论中,教师可带领组员将贝奥武甫、亚瑟王传奇乃至哈利波特的情节设置进行串联,也可从奥斯汀、勃朗特姐妹的写作经验衍生到现代女性文学的探讨,在潜移默化中将文学课程的学习拓宽到更深的理论层面。这样的方式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便于教师从旁观测,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全面把握。
三、结语
随着实用性课程的兴起,高校英语专业也面临一场改革,不少院校的英语系开始向商务、旅游等方向转型,越来越多的教师也选择从事ESP ( 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的教学,如何在新形势下守住传统经典文学的阵地,将实用性注入英美文学教学,是相关教师的职责所在,也是文学课程走出困境,学生素质整体提升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高等學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编.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Z].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 吕洪灵.独白与交往,何去何从?[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8):60-62.
[3] 张媛.对话理论下的英美文学教学[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11):23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