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换人”契机下机电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6-05-30谢佩军
谢佩军
摘要:以“机器换人”为契机,研究切合“机器换人”需求的机电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系统分析“机器换人”给高校机电类应用型人才培养带来的影响,采用Benchmarking基准化分析法明确专业错位发展、优化专业定位、确保人才培养机制的合理性与科学性。探索协同创新、CDIO等先进理念以及SPOC、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模式,将创新思维与先进教学理念融入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培养适应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全力助推“机器换人”。
关键词:机器换人;机电类;应用型人才;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9-0191-03
一、引论
2013年底,工信部出台《关于推进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引导各地方根据自身条件,有序推进工业机器人区域差异化发展。文件明确表示,到2020年我国要形成较为完善的工业机器人产业体系,每万名员工使用机器人台数要在100以上,而目前仅为21。未来30年,中国机器人市场将保持30%以上的增长速度。2013年5月,浙江提出“555”推进计划,欲在未来五年,每年实施5000个项目,投入5000亿推进“机器换人”。机器换人,是指使用机器人及自动化、智能化的设备代替人工劳作,对于技术进步、提升劳动力素质、提高企业生产效率、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等具有重要意义。
“机器换人”是一项系统工程,企业既需要引入工业机器人、智能化设备,也需要完成设备信息系统及生产线的同步设计、升级,更需要有高素质人才提供技术支撑。截至2013年底,浙江省技能劳动者总数达847万人,但是高素质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比例不到20%,而“機器换人”的快速推进对机电类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将不断加大。据调查统计[1],企业设备升级成本太高和缺乏高端技术人才是当前制约“机器换人”的主要障碍。2014年,浙江省安排了2.8亿元资金用于支持以“机器换人”为重点的技术改造,11个地市均制定出台了鼓励“机器换人”的专项政策,有些地区对符合条件的项目补助标准达10%以上,希冀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设备升级成本问题。根据工信部产业发展规划,2014—2020年,平均每年需要培养3万名以上的工业机器人高端应用人才。因此,“机器换人”进程中企业技术人才需求的高端化,给机电类应用型人才培养带来了新的挑战,产业的转型升级及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巨大缺口也给高校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二、“机器换人”背景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迫切性
随着各个层面“机器换人”项目的快速推进,相关专家学者也开始关注与研究“机器换人”对企业转型升级、人才需求结构变化等诸多方面的影响。
贾帆联[2]等从“机器换人”的原因、企业开展“机器换人”取得的成效及面临的困难等方面进行研究,并对企业全面推进“机器换人”给出了几点建议。罗斌[3]研究了“机器换人”给人力资源结构带来的变化,及“机器换人”对劳动就业的挑战,并相应提出对策与建议。潘建胜[4]从劳动力就业人数、就业素质、就业结构矛盾等方面探讨了“机器换人”给劳动力结构转型带来的影响。吴顺江[5]提出“机器换人”背景下技能人才结构的合理建设,分析了浙江省技能人才的未来需求并给出对策。
2007年5月,潘懋元教授[6]在“应用型本科教育学术研讨会”上,明确提出高等教育必须主动适应现代经济与社会发展,培养高层次、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地方本科院校培养高层次、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对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性与合理性,并从多角度、多方位进行了研究论证。
李俊秀[7]等提出了“253”课程培养体系,重点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职业岗位技能与综合应用技术的能力。郄小英[8]从课程设置、实训环节、师资建设等方面研究了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李峰[9]等分析了香港理工大学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特点,以校企合作为切入点,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唐永泽[10]等从专业建设、课程开发、校企合作等方面进行多模式融合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探索与实践。
纵观现有的文献资料,专家学者大都对“机器换人”给企业转型升级、就业结构、人才需求等方面带来的影响进行研究,有部分给出了一些合理的建议与对策,但鲜有能够针对“机器换人”提出具体的高素质人才培养措施。对于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相关研究,很多学者开展了不同层次的探索,且不少研究取得了有特色的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与借鉴意义,但针对“机器换人”背景下机电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措施与方案的研究几乎是空白。
自动化设备、智能化设备与配套信息系统是“机器换人”的软硬件支撑,机电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机器换人”的核心要素。而在当前政府各个层面大力推进“机器换人”政策的背景下,企业对机电类高素质人才的需求缺口将进一步加大。因此,开展“机器换人”进程中机电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研究极具必要性与迫切性。
三、机电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研究与实践
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我院通过学科专业的创新、交叉与融合,着力培养中小企业中高端技术、管理岗位所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力争建设成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基地、解决区域中小企业工程技术问题的研究基地、区域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服务基地。我院注重应用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制定了一系列针对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与应用型课程建设的相关制度,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了组织保障和制度支撑。
“机器换人”契机下开展机电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的主要目标:优化调研方法与分析方法,精确定位“机器换人”背景下机电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融合先进的专业建设理念、高效的创新教学模式、科学的校企合作模式,形成切合“机器换人”需求的机电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通过建立新型产学研基地,优化师资结构,协同共建实验实训室,健全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给机电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有力的支撑与保障。
(一)综合多种调研方法和分析方法科学地定位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在研究各级政府推进“机器换人”相关政策文件的基础上,对“机器换人”试点单位与典型企业进行实地调研,分析“机器换人”对于提升劳动力素质、提高企业生产效率、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的促进作用。采用政策调研、企业调研、专家征询、成功案例分析等方法明确“机器换人”背景下相关行业、企业对机电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标准。
采用SWOT分析模型,对“机器换人”契机下高校机电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进行全面、系统地研究,分析“机器换人”给高校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带来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并将各种因素进行两两匹配,即优势—机会(SO)、弱点—机会(WO)、优势—威胁(ST)和弱点—威胁(WT),并进行系统地分析,最终根据研究结果明确机电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合理定位,把握“机器换人”对机电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需求特点,从而合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二)切合“机器换人”需求的机电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研究
根据“机器换人”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需求特点,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从专业建设、课程体系、教材建设、教学改革、校企合作等方面,深入研究切合“机器换人”需求的机电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
1.针对机电类专业存在的问题和困惑,采用Benchmarking方法进行比较研究,实现专业错位发展,优化专业定位,确保专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2.开展基于SPOC、混合教学理论、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以推动教学模式创新,促进教学资源整合,优化课程教材建设。
3.探索基于协同创新、CDIO等先进理念的高效校企合作模式,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
(三)机电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研究
为确保人才培养方案的顺利实施,針对产学研基地、应用型师资队伍、实验实训室、质量监控与评价系统等软硬件建设进行分析研究,探索机电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的一系列质量保障措施,给机电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必要的支撑。
1.寻求认同协同创新、CDIO等先进理念的制造业相关企业或在现有校企合作企业基础上创新校企合作模式,建立新型产学研基地。
2.优化师资结构,组织专业教师参加全国工业自动化、机器人师资培训,敦促应用型教师团队积极开展上述新型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提升教师综合素质,以适应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3.积极组织引入制造业大型企业,校企协同共建实验实训室。
4.综合专业建设特点与专家建议,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制度,以及对教学内容、课堂设计、教学检查以及毕业设计等方面的相关规定,使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均能达到规范化。
四、机电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解决的关键问题
1.明确“机器换人”背景下机电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通过研究,明确行业、企业在实施“机器换人”过程中,对机电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特点,明确机电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2.研究“机器换人”背景下机电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与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差异。分析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对于培养机电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优劣势,探索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转型方式,开展机电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的创新研究。
3.研究与实践机电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从专业建设、课程体系、教材建设、考核评价、教学改革、校企合作等各个环节进行系统地研究,确保人才培养方案执行全过程的可行性和科学性,这是人才培养改革解决的核心问题。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具体实施过程中能够发现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从而有助于明确改进方向,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优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4.建设具有创新思维与先进教学理念的应用型教师队伍。加强创新型与应用型师资队伍的建设是支撑机电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所在。通过组织教师参加行业新技术培训、先进教学理念学习、学术交流、挂职锻炼等,开展基于SPOC、混合教学理论、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从而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提供充分保障。
五、结语
“机器换人”对于改善劳动条件,提高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率,带动相关学科发展和技术创新能力提升,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和工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我院在机电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过程中,系统研究“机器换人”给机电类应用型人才培养带来的挑战,以及产业转型升级给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带来的机遇。同时综合运用多种调研方法和分析方法,全面、系统的分析研究“机器换人”给高校人才培养带来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并根据研究结果进行合理定位,优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更加科学地培养切合“机器换人”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研究成果对培养适应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及大力助推“机器换人”项目具有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金梅.在全球视野下“机器换人”与自动化产业发展对策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4,(20):287-288.
[2]贾帆联,林洁,易双云.浙江工业企业“机器换人”情况调查[J].政策瞭望,2013,(08):21-24.
[3]罗斌.“机器换人”促进浙江劳动就业结构转型升级[J].统计科学与实践,2013,(09):10,51.
[4]吴顺江.建立一支高素质人才队伍[J].今日浙江,2014,(09):42-43.
[5]潘建胜.谈“机器换人”对劳动就业结构转型的影响[J].企业导报,2014,(10):19,21.
[6]潘懋元.我看应用型本科院校定位问题[J].教育发展研究,2007,(Z1):34-36.
[7]李俊秀,马应魁,王瑾,殷培峰,李泉.基于工学结合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17):46-49.
[8]郄小英.民办高校“校企合作”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1,(08):65-66.
[9]李峰,于志云,田俊涛.香港理工大学培育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几点经验和启示[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1):65-69.
[10]唐永泽,王贵成,黄天成,施玲.校企全过程多模式融合 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J].教育与职业,2014,(19):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