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多式联合运输与枢纽》教材建设

2016-05-30周雪梅滕靖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39期
关键词:教材建设枢纽

周雪梅 滕靖

摘要:卓越工程师在专业基础知识、综合能力和素养等方面有特殊的培养需求,尤其是有国际视野的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本文面向卓越工程师人才的培养目标要求,从教材编写需求、创新型教材内容、对人才培养的作用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规划。

关键词:多式联合运输;枢纽;教材建设;卓越工程师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9-0065-02

一、引言

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的目的是满足我国工程界和企业界对未来科技人才的专业基础知识、综合能力和素质等的特殊需求,尤其是有国际视野的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为国家培养具有世界眼光的創新型拔尖人才。因此,进行自我更新和自我调整、独特的、符合卓越工程师培养要求的教材建设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二、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教材需求

伴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更加突出人才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核心就是创新的能力、具有国际视野、被国际认可的行业领军人才、创业和研发型高端人才,以及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学校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和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快速地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和理论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思维开创能力。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作为知识载体的教材是教学的依据,是教师的无形助手,是学生学习的重要依托,科学合理的教材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是培养体系中重要的一环。教材的编写要重点培养学生快速地掌握基础理论知识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思维开创能力。通过《多式联合运输与枢纽》教材的编写,有助于学生了解本学科前沿的科研内容和科技发展动态,同时将教学的重点转移到培养学生能力方面,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在教学中处于主体地位,逐渐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结合案例教学和实际调查研究,使学生掌握科研实践和应用能力。对于学校的教学研究与建设以及相关专业和课程建设,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深化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三、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教材建设

1.教材编写需求。《多式联合运输与枢纽》教材内容是研究多式联合运输与城市交通枢纽规划、设计与管理及与城市土地利用和城市交通系统关系的一门学科,是一门新兴的交通运输工程学科,亦是一门综合性应用科学。目前,国内外还没有专门的适用教材,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要,多式联合运输与城市交通枢纽规划、设计与管理理论的发展、成熟,没有适用教材的局限性逐渐显现,需要进行教学需要的教材建设。纵观目前国内外的相关书籍,缺少系统、内容全面的本课程教材和书籍。国内外只有部分相关内容的项目报告,如欧洲(项目报告)和日本(车站设计),没有专门针对多式联合运输与城市交通枢纽的系统化教材,与教学计划内容不符合。

2.教材编写的思路。教材是教学的重要组成要素,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参考和支撑,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整个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材的科学性、合理性对于卓越工程师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教材的编写内容和结构,应充分地考虑知识获取和能力培养相互之间的关系,因此需要实时补充和充实新的教材内容。同时,为了培养学生的工程实际应用能力、综合运用各交叉学科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教材中增加了在工程实践中应用的实际案例。通过进一步收集和研究同类教材,充分考虑传统知识与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前沿知识的结合,选择经典教学内容中最基本、应用最普遍的教学内容,补充适应时代发展的新的内容,形成教材的核心内容。在前一步工作的基础上,充分考虑知识的逻辑结构,建立循序渐进的知识体系安排,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建立系统的知识体系。借鉴和选择交通运输工程学科中成熟的、适应时代发展的、能够反映科技发展和变化的、反映本学科最新研究进展和发展方向的新的科学理论和技术成果,以编写教材大纲。教材中注重相关理论研究和总结,通过建立一套多式联合运输与城市交通枢纽规划、设计与管理的理论与技术体系,为本专业课程教学的系统化和理论化提供基础;教材中注重适用于我国工程实践应用的实用技术和实际案例,充分考虑知识掌握与能力培养的关系,实时补充和完善与时俱进的前沿内容。同时考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收集资料,增加适宜的实际案例和实践应用能力培养的内容,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各交叉学科知识的能力、科技创新的能力,以及工程实践的能力,编写完成教材。

3.教材编写内容。《多式联合运输与枢纽》是以综合交通运输为基础,研究城市交通枢纽与多式联运系统规划、设计、建设与运行管理过程中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旨在向学生介绍交通枢纽与多式联运系统规划、设计、管理与信息化等一系列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术。本教材内容包括以下几部分:(1)概述。此部分重点描述交通与运输及其多模式联合与枢纽的基本概念,多式联合运输的意义与作用,国内外多式联合运输与枢纽的发展现状和国内外多式联运与枢纽的研究现状。(2)多式联合运输体系与系统。此部分的主要内容包括:综合运输系统和体系的构成,各子系统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解析,以及系统的结构;多式联合运输体系和系统的构成、多式联运应具备的基本条件,联合运输的分类;交通枢纽的基本构成和功能,交通枢纽的作用、特征和分类;综合交通枢纽体系的结构,多式联合运输与枢纽的关系。(3)多模式联合运输理论基础。此部分重点描述多式联合运输与运输基本特征,多式运输联合与协同理论,交通工程学、交通流、交通土木工程学、系统工程学、工业设计等多式联合运输与优化理论。(4)枢纽客流预测方法。此部分的主要内容为:枢纽客流类型与特征分析,枢纽客流预测思路;枢纽城际客流和枢纽周边用地诱发客流的发生、吸引预测方法,枢纽市内换乘客流需求预测方法;枢纽客流预测的外部约束计算,包括轨道、常规公交输送能力计算和枢纽周边道路通行能力验算;枢纽内部客流OD转换。(5)枢纽选址方法。此部分的主要内容为:交通运输枢纽规划布局原则及影响因素分析,交通运输枢纽布局规划分析及方法,枢纽布局规划方法;客运交通枢纽选址方法,包括客运交通枢纽选址的影响因素分析、选址原则及基本模式、步骤和一般方法。(6)枢纽设计方法。此部分的主要内容有:枢纽设计的目标确定,枢纽设计的原则和流程;交通枢纽布局的形式,包括:出入口设计模式、换乘区域及模式、功能区域的形式和布局模式;衔接模式及对外交通组织,包括:进出枢纽模式、局部交通组织;枢纽机动车与行人流线组织设计,包括机动车流线组织设计、出行者流线组织设计和流线冲突、交织的处理;枢纽设施细节设计,包括:落客区域的车位数计算、停车位形式设计、车道宽度设计、候车空间和人流通道宽度设计、枢纽中人行横道设计。(7)枢纽管理系统规划与设计。在枢纽交通设计的思路和目的、设计意图的基础上,针对枢纽交通设计所无法解决的问题,通过枢纽管理系统规划与设计提出能够与枢纽交通设计相互协调和补充的,保证枢纽功能实现的,具体的改善措施和方法。本部分主要内容有枢纽客流组织管理,包括导向标识系统设计、特大客流交通组织管理、枢纽无障碍系统设计;枢纽安全及应急管理,包括大型综合交通枢纽的安全管理、大型综合交通枢纽的应急管理;枢纽信息服务,包括枢纽信息服务分类、枢纽信息服务设计。(8)枢纽的评价方法。交通枢纽的建设和运营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占用一定规模的城市用地。在建设和运营资金紧张,城市可开发用地越来越少的情况下,对交通枢纽进行全面的评价非常重要。以往的实践证明,交通枢纽的规划、设计和管理是否合理,对城市客运交通的服务水平和城市道路交通的运行环境产生很大的影响。本部分主要内容有枢纽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枢纽系统的性能评价指标、枢纽系统的经济效益评价指标、枢纽系统的社会环境影响评价指标;枢纽综合评价的理论,包括枢纽综合评价的方法与手段、评价指标的标准化、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9)相关政策与法规。在交通枢纽规划建设上需确立优先安排的意识,在用地规划、设施建设、资金投入、财政补贴上确立倾斜政策。本部分主要内容有体制与机制改革;设施建设与地域连带开发政策与法规,包括:投资优先政策、融资政策、环境保护政策、协调城区土地利用与交通运输枢纽的规划建设、政府企业战略等政策保障,法律保障,技术保障,投融资及招商引资战略,等等。

4.对人才培养的作用或预期成效。《多式联合运输与枢纽》教材建设能够配合专业和课程设置,针对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的不同层次定位和要求,具备思想性、科学性、适应性、规范性,具备反映本学科专业主要的知识点和方法论的知识体系,同时适应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便于学生自学。通过教材建设,能够激发教师教学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性,并且有助于学生系统、全面和准确地掌握交通运输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专业基础知识,同时满足卓越工程师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计划和教学大纲的需求。在教学过程中起到引导教学方向、保证教学质量的作用。同时通过教材中相关的学科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以及科学研究的能力。

四、结论

高校的教学体系、科学合理的教材等对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特点,提出了《多式联合运输与枢纽》教材建设的思路和内容。同时把教材建设作为一项持续的、与时俱进的工作,为适应新时代人才市场需求的变化,实时跟踪并不断地调整和更新教材内容,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发挥关键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自评报告[R].2010.

[2]王雪军.高校教材建设改革之我谈[J].经济研究导刊,2009,13(51).

猜你喜欢

教材建设枢纽
枢纽的力量
枢纽经济的“三维构建”
加强三地沟通合作积极构建大通道、大枢纽
善于抓枢纽的指挥艺术——析直罗镇战役
必须抓住战略与战役枢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