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走转改”为抓手提升县级党报的形象与质量
2016-05-30徐军勇
徐军勇
摘 要:“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这是新时期党对新闻媒体的新要求,也应该成为每个新闻工作者的工作准则。2011年下半年以来,桐庐县信息传媒中心记者用接近五年的时间深入生产生活一线,持续转变采访作风,日益改革报道文风,在更好地传达社情民意的同时,媒体的形象和质量也明显提升。“走转改”是新闻工作者的从业之基、执业之本和事业之魂,新闻工作不息,“走转改”不止。
关键词: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县级党报;形象质量
一、开展“走转改”活动的认识
随着我国新闻事业的快速发展,新闻从业人员急剧增加,与之伴随而来的是绝大多数青年新闻从业者没有基层锻炼的机会,缺乏地气。加之,我们现在正处于一个思想多元、多样、多变的时代,新闻战线承载着重要的社会责任,然而,新闻工作的一些优良传统如“翻山越岭、走村串户”却在慢慢消失,“泡会议、转通稿、摘材料”成为一些记者的工作方式。为推动新闻工作者切实将群众观点、群众路线体现在新闻宣传实践中,促进新闻单位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进一步制度化、常态化,2011年8月,中宣部提出在全国新闻战线组织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这是党的群众工作的必然要求,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来看待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与群众工作的关系,才能进一步回答和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同时,这也是党的新闻工作的本质要求,记者只有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才能真实地了解和反映舆情,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素质,树立新闻媒体的良好形象。
二、开展“走转改”活动的具体实践
(一)走基层是“走转改”活动的关键环节
走基层,要踏踏实实地深入群众,充分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把群众当作最好的老师,把基层作为最好课堂,从群众哪里获取丰富的新闻素材和创作灵感,获取深刻的生活教益和人生启迪。
为确保走基层顺利推进,桐庐县信息传媒中心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中层干部为成员的“走转改”活动领导小组,专门制定实施方案,细化走基层活动安排,明确具体驻村安排表、蹲点花名册,鼓励全体采编人员积极参与,沉得下,蹲得住。与此同时,中心进一步健全考核考评机制,对在“走转改”活动中表现突出,报道生动的采编人员进行表彰奖励,增加了基层稿件的考核比例与稿分,将每位记者走基层稿件质量和数量纳入年度考评和评优考核。
“走转改”的鲜艳旗帜,使记者应声而去,读者了然于心。在解决记者走基层交通食宿等现实问题的同时,桐庐县信息传媒中心开设“记者新春走基层”“我们在一线”“基层走亲”“走基层 探百岗”等专栏、系列报道70余个;桐庐新闻网开辟“走转改”专题,包括“三农一线”“寻找最美古树”“风从基层来”等20余个栏目,“报网互动”有力地提升了“走转改”系列报道的影响力和传播力。五年来,《今日桐庐》和桐庐新闻网已累计刊登“走转改”相关报道980余篇,图片1540余幅。
(二)转作风是“走转改”活动的精神内涵
转作风,要站稳群众立场,体现为人民服务的作风。党的新闻工作,应当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与人民群众坐在一个板凳上,俯下身子、用心倾听、真情投入,切实走进群众的内心世界,深入群众的生产生活,真实反映他们的心声,真诚解决他们的困难。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心重点推出“民生热线记者帮办团服务乡村行”系列报道,近20名记者先后走进全县各乡镇(街道)25个村,帮助村民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31个,得到了县委领导的充分肯定。
(三)改文风是“走转改”活动的直观展现
文风是由作风决定的。有什么样的作风,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文风。坚持“走转改”,整天和基层群众摸爬滚打在一起,有了群众的思想,群众的感情,群众的语言,真正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和阅读情趣,文风自然会有所改变。
县信息传媒中心严格按照“五不”标准选稿,即选题不典型不行、稿件不生动不行、现场感不强不行、采写没有细节不行、稿件没有感情不行,并大力开展了“现场新闻评比”活动,鼓励采编人员破除思维定势,创新报道模式,强化细节描述,融入真实情感。还进一步深化了“走进村庄、走进社区、走进企业、走进项目、走进站所、走进家庭”的“六走进”活动,拓展“走”的深度,量化“走”的强度。
通过身入基层、心入基层,与群众面对面,情与情的交流沟通,短话、实话、新话多了,废话、套话、官话少了。“两次联名”“土根上学”“伦语造房”“喜从‘何来”等新闻报道真实反映了基层面貌的新变化。
三、以“走转改”提升媒体形象与质量
作为县级党报,与其他媒体一样,既是党和政府的喉舌,也是人民群众的喉舌,秉持的社会责任无庸置疑。县级党报作为地方主流媒体,责任重大,无疑是当地宣传舆论的主阵地、主战场。
但不可否认,县级党报采编业务人员普遍偏紧,不可能像中央、省级媒体那样人才济济;县级党报限于编与财力,只能一人多用,采、编、文、图全挂。加之,高层次人才,乃至新闻专业毕业尖子生,不愿下到市地级党报,队伍综合素质老是“上不来”,采编的触角也始终“下不去”。
如何破解这些问题,就是要持续巩固和深化新闻战线“走转改”活动,切实提高采编队伍的思想认识,“走转改”不是权宜之计,而是新闻工作者的毕生追求。新闻工作不息,“走转改”不止。同时,要从采、写、编的各个环节入手,确保落到实处,一以贯之。另外,要通过行之有效的举措和制度,建立一套良好的人才培养和稿件评价机制,助推报纸上档升位。这当中,核心就在于重奖来自一线的优秀记者及优秀作品。按月按季按年考核评选,让一线记者有想头有干头,形成奖优罚劣的良好氛围。长年的坚持,持久的深化,2015年3月,桐庐县信息传媒中心喜获浙江省县市区域报最具媒体影响力奖,全省仅有七家县市媒体获奖。
新闻工作只有沾泥土才会更芳香。开展“走转改”活动,是新闻战线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程。只有借助“走转改”活动,提升采编队伍素质,县级党报才能持续提升自身的形象和质量。(作者系浙江省桐庐县信息传媒中心记者部主任)
参考文献:
[1]王百娣.试谈“走转改”活动的创新之处[J].今传媒,2013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