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内部质量保证的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诊断与改进研究
2016-05-30蒋买勇唐姗
蒋买勇 唐姗
摘要:基于内部质量保证的专业建设诊断与改进是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方式,也是论证专业设置是否合理、专业评估是否有效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对国内外专业建设的质量保证现状的对比分析,概括了高职院校在专业建设中诊断与改进的主体和主要内容,提出了内部质量保证的改进和优化措施。
关键词:高职教育;专业建设;内部质量保证;诊断与改进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9-0011-02
随着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愈加强烈和具体,人们对于教学质量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如何保证和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是大家所关注的重要问题。2015年,教育部加大了对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的重视,印发了《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和改进工作制度的通知》,并出台了《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试行)》,制订了《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各文件都要求開展教学诊断和改进工作,促使高职院校在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不同层面建立常态化的职业院校内部人才培养质量保证体制。
一、内部质量保证的内容
1.内部质量保障的主要内容。对于内部质量保障有多个界定含义,通常来说内部质量保障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首先,对于高职院校的组织机构的审核。这个审核包括了对学院组织机构的审查、对学院管理层和管理机构的审核与审查以及对院校的课程和相关活动的程序与方案的审核和审查。其次,对于学校保障教学质量和教学公平的管理程序与管理实践的审核。在这个审核的内容中又细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学院招收新生的招生政策以及新生入学政策相关程序和教学信息的准确性审核;二是对不同专业的课程设置的批准和审核;三是对具体教学行为和教学方式评估的审核与审查;四是对学院学生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和评估程序的审核与审查;五是对学院执行学生手册和教师的监督培养、教师教学积极性、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励体系的审核与审查。
2.内部质量保障采取的实行体制。从我国的教育现状和具体国情来讲,我们国家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和标准最终是由学校管理层承担和制定的。也就是说,内部质量保障的实施体制是由学院的院长和党委进行制定和监督实施的。具体的教育教学质量控制和审核过程一般是由院长带头成立的专家学术教学质量和审核委员会负责制定。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各个层面的设置,要保证教学建设的可行性。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在执行过程中都需要相关行政部门配合完成,所以,一般都需要形成一个完整的管理体制。
3.内部质量保障的方式和方法。国外的很多高职院校一般将内部质量保障主要集中在规划、实施、监控以及审查的每个重点环节上,在这些重点环节把好质量关,严格按照学校或者学校质量保证体系研究委员会制定的一系列评判标准审核,这样用来确保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和专业建设有定的质量。通过对国内外高校在学校教学质量保证方式方法上的观察,我们总结出以下几个主要的方式方法可供我们研究和参考:(1)监控。对于各个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一个有效的跟踪和检查,考察教师是否按照我们的教学目标进行教授,学生能够通过课程学习达到我们课程设置而形成的专业知识接收量,监控一般是通过在课程结束的学期进行一个考试或其他方式的考察,对于学生得分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根据得分和分析结果对课程或对学生的学习目标进行适当调整,以实现学校课程教学质量的有效性和可行性。(2)定期考核和审查。学校制定一个周期,一般来说是3~5年为一个周期,通过周期审查,查看学校课程设置以及专业设置的培养目标和学习效能能否达到既定的目标。
二、内部质量保证实施主体
通过我们对世界各个国家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研究和总结,我们能够发现,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主体主要有下面几大类别。
1.政府官方型主体。该主体即是说,对于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学质量保证是通过政府牵头组织的,国家行政手段和法律强制性更强,由国家执行机构或者执行部门或者由国家和政府指定相关的机构组织或者实施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学质量保证。政府是教学质量保证的执行主体和发起主体,职业学院只是政府主导下强制进行质量保证的政策载体,教育行政部门集教学质量保证审核体系的制定权、决定权和监督权于一身,学院对于教学质量保障没有应有的话语权。
2.非官方主体型。高等职业学院质量保障主体的非官方性就是说,官方没有一个明确的指示或者标准,或者说是政府规定需要学院进行教学质量保障,但是没有一个国家意志执行机构牵头。对于高职院校的质量保障有民间机构自行组织或者学院牵头组织非官方的民间的专业审核机构。政府对于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质量保障没有决定性的话语权,只有指导权,不能直接干预质量保障体系的制定以及审核的进行。
3.主体不定型。主体不定型就是说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教学质量保障活动参与主体没有一个固定的规定,或者说是政府部门、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以及社会力量都可以参与到对于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学质量保障中来,是通过政府或者国家机构和社会教学质量审查的专业机构与高校相互协商而形成的质量保障合作关系。
三、高职院校教学质量保障的内容
1.院校办学基础条件和基础设施的质量保证。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办学条件和办学基础设施和其他普通的高等学校的办学基础设施不同,对于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来说,办学基础设施设备更多的是倾向于对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理论性的教学培养很少,对于学生具体实操能力培养非常重视。
2.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质量保证。高等职业学院的专业设置更多的是偏向实践性性质或者结合与学院合作企业需要而设置的,对于专业的质量保证,就应该看重职业学院是否充分考虑到了社会的现实需求以及企业的直接需求,因此急需建立一个完善的专业设置认证体系。
3.教师质量保证。在我们的任何教学中,教师都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学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对于学院来说,教师的整体素质直接关系到学院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以及学院教学专业设置。因此,应该建立严格的教师聘任制度以及严格的教师考核淘汰制度,同时,也要建立对教师进行培训进修的制度。
4.学生质量保证。在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进行招生的时候就应该有一个相应水平的标准和准则,规定不同专业招生计划,入学考试水平,等等。
四、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改进和优化措施
1.建立多元化的质量保障主体。通过我们前面在不同类型主體下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由政府、高校和社会共同建立的多元化的质量保障主体,能够充分实现质量保障体系对于教学水平的提高的促进作用。多元化主体的教育质量保证能够增强高职院校的自我质量控制意识,也能够让社会参与到我们的教学水平改进中来,做到教育的公平性和透明化。
2.建立对于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的评估机制。我们前文提到过,高职院校的专业设施和其他普通院校的专业设置不一样,他们更多的需要通过与社会和企业的充分结合,进行专业的设定和设置。所以对于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建立一套完善的专业设置评估体制能够切实地提高我们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3.建立高职院校教师考察和审核机制。教师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高职院校职业教学和专业教学的教育水平。所以我们应该更加重视高职院校的教师聘任和教师定期审核,同时应该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用来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首先对教师应该进行岗前培训;其次通过教学成果建立绩效考评制度;还有定期组织教学方式方法交流座谈会,让教师相互总结和谈论自己在教授学生中的不足和优点。通过不断的交流总结,改进教师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4.丰富内部质量保障体制的内容。通过对于原来内部质量保障体制的不断总结,建立和完善更加符合现状的教学质量保障体制。通过高职院校组建自己的专家队伍对自身问题进行研究并改进教学方式,进而提高我们高职院校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
五、结论
通过对教学质量保障的各个方面的研究,我们能够清楚地认识到现阶段我们高职院校教学质量保障的不足之处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相信未来随着教学和教育方式方法的不断改进,国家与社会对于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更加重视,我们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院校的教学水平能够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学校在专业和教学中应该更加充分地联系社会劳动力市场以及各行业企业,培养出企业需要的具有专业优势的人才,为我们社会主义建设做出更加重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谢再连.高职高专院校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研究与实践[D].长沙: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7.
[2]周文清.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比较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9.
[3]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和改进工作制度的通知[R].2015教育部工作要点.
[4]史重庆.基于绩效评估理念的高等职业院校新方案评估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
[5]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试行)[Z].教职成厅,2015,(2).
[6]莫贵评.校企合作的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9.
[7]马红艳.高等职业院校内部教学质量评估研究[D].武汉:中南民族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