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帮裁缝在日本的发展与现状

2016-05-30张淑珍

关键词:发展历史宁波日本

摘 要:红帮裁缝对近现代中国服装发展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红帮文化。“红帮”源于日本,后经上海向全国辐射。本文在史料调查和实地走访的基础上着重考察了红帮裁缝在日本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关键词:宁波;红帮裁缝;日本;发展历史

中图分类号:TS94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2346(2016)04-0061-04

红帮裁缝是中国近现代服装业发展过程中一个十分独特的行业群体,从19世纪中叶至今,红帮裁缝不仅创造了中国服装发展史上的多个“第一”,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红帮文化。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学者们对宁波“红帮”国内发展的历程,红帮文化的精华,红帮文化的现状,都进行了很好的梳理。但是,对于“红帮”在起源地日本的传承与发展,特别是在现代的发展状况,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1 红帮裁缝在日本的发展历程

随着日本国门被打开,横滨、神户相继开港,大量西方人涌入日本。明治维新开始,日本自上而下推行西方生活方式,其中之一就是要求改变原来的穿着习惯,开始穿西服。这一时期也是日本洋服业的起步阶段,包括宁波裁缝在内的中国业者和西方人一起成为了日本洋服业的创始者,横滨是重要的起源地[1]。

宁波人在日本开西服店的具体年份,在现掌握的史料中记载并不统一。据华侨孙明峰提供的材料,张氏后人张有福1861年开办“公兴昌”①;《横滨华侨志》记载,宁波人刘忠孝1870年到横滨开办隆新西服店[2];1874年在长崎已有宁波人应紹有以其名字命名的西服店[3];张师贤提到他1916年到横滨的张有松(1803-1876)店里学做西服②,那么张有松应当是在1876年前就开了店。尽管说法不一,但可以确定的是,宁波人最早在日本开设西服店的时间是在明治初期(19世纪60~70年代)。随后10余年间,在横滨由中国人开设的男士西服店数量一直保持较为平稳的态势,维持在6~7家左右[4]。

1.2 发展期(19世纪90年代-20世纪40年代)

在政府的大力倡导及强制推进下,到19世纪90年代,西服开始在日本普及,公务员及普通民众都开始穿西服。与此同时,横滨的中国人洋服店数量开始激增。1893年,中国人的西服店由1892年的5家一下子增加到19家,最多时达到37家[5]。在中国,时值清朝末年,内政混乱,战乱不断,大量失地的宁波农民不得不离开故土,到外谋生。而已经在横滨经营多年的宁波人无疑起到了榜样的作用,在同乡带领下,大量宁波人涌向了日本。其中,最为瞩目的是张氏族人,张有福1910年开办“公兴昌”,张有舜1901年开办“同义昌”,张有保1905年开办“永兴昌”,张方标1912年开办“东昌号”,张广福开办“兴昌号”,张有宪开办“永兴隆”,张师月开办“同义和”,张方广于1926年开办了汤姆森商会。[6]顾天云1903年到东京开办了宏泰西服店。这一时期,西方人的西服店则仅有4~5家,中国人的西服店占领了大量的市场,这其中,来自宁波的业者占了绝大部分[7]。张师贤在访谈中也提到过,当时在横滨和东京开西服店的绝大多数是张家漕人。

但是,这期间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1923年关东大地震,震坏了横滨大多数人的房屋,并吞噬了不少人的生命。地震后,日本军国主义暴徒趁混乱之际,对聚居在东京大岛町一带的旅日华工肆虐屠杀,750多名华工被害,史称“东瀛惨案”。横滨虽然没有爆发此类惨案,但也受到了波及,当时不少业者离开横滨暂时回乡,店铺数量一度由1923年的23家锐减到7家[8]。二战期间,在日华人被视为嫌疑间谍而遭到严密监视,不允许上山、下海,不能随意出入日本。二战末期更是由于盟军空袭横滨而损失惨重。但红帮裁缝在这一次次打击中并没有退缩,而是几次创业,屹立不倒,并发展壮大,终于在战争结束后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期。

1.3 繁荣期(二战后-20世纪90年代)

二战结束后,美军占领日本,横滨等港口驻扎了大量美军,他们青睐于定制西服,这为日本洋服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商机。手艺精湛的红帮裁缝脱颖而出。其中就有张方广的汤姆森商会、陈氏的隆新西服店、戴祖贻的“培罗蒙”等一批名店。朝鲜战争爆发后,横滨作为美国的中转站,挤满了大量的美国军人,西服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到1955年,日本已经从经济的泥潭里站了起来,开始进入高速发展期,直到20世纪90年代,这几十年间,是日本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此时期日本国民的消费水平也开始大幅度提高,生活方式全面西化。其中富裕者追求高品质生活,对手工定制西服产生了极大兴趣。这一时期,是日本洋服业发展的黄金期,也是日本“红帮”发展的繁荣期。张方广父子两代人为日本政商界要人定制西服,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张氏后人拓展事业,在东京开办了胜利西服店、培蒙西服店并兼营呢绒业;戴祖贻将“培罗蒙”开到了东京帝国饭店,为美国前总统福特等名人制作过西服;日本前首相曾光顾“隆新”,“隆新”还为一批美国高级军官制作西服……红帮裁缝手艺精湛,有口皆碑,他们追求每一道工序的完美,身上闪耀的是中国人的匠心、匠魂。杰出人物如张方广、戴祖贻等蜚声中外,他们的技艺和事迹多次被日本的《银花》、《朝日新闻》等媒体报道。“隆新”的陈龙善在接受《朝日新闻》采访时,谈到他的父亲对他要求非常严格,制作的西服不允许出现一丝皱褶,他的店里陈列着顾客签名本,很多都是光顾多次的老朋友③。可以看到,以张氏、陈氏为代表的“红帮”得以百年继承的原因,不仅仅是手艺,更是他们待人以诚、视顾客为朋友的现代经营理念。很多顾客成为朋友后,家里几代人都在他们那里定制西服。“红帮”的兴盛,离不开“精”、“诚”二字。

1.4 低迷期(20世纪90年代-)

20世纪90年代,日本遭遇了泡沫经济,经济发展的势头急转而下。经济的停滞带来了消费习惯的改变,人们不再追求高档物品,转而寻求物廉价美的商品。机器流水作业制成的服装,因其价格便宜更受普通上班族的欢迎,而手工制作的西服定制业陷入低迷。迫于生计压力,在横滨有很多服装业者不得不转行从事餐饮业。如张氏后人中仅有张肇扬、“隆新”仅有陈龙善,仍从事西服定制服务。陈龙善在接受采访时反复表示:由于经济压力太大,转行是不得已而为之。横滨登记的业者信息显示:在横滨,包括女士洋服在内的服装手工定制店仅有30家,其中很多西服店仅销售成衣或修改成衣,中国人经营的手工定制西服店只有来自宁波的“隆新”一家。“隆新”在2006年也一度歇业,在原址上建了一栋3层商业楼,除了2楼自营西服定制外,其余均出租,否则仅靠西服定制是无法维持经营的。

这一时期,红帮裁缝开始出现后继乏人的情况。戴祖贻由于儿子早逝而将店面转让给日本人。张肇扬2016年过世,由于没有传人,传承百年的汤姆森商会不得不关闭转让(图1)。“隆新”目前固定的客户在40~60岁左右,60岁这一年龄层的客户退休后就不再对西服有需求,也就意味着很快将失去一部分客源,开发年轻客源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除此以外,“隆新”最大的问题也是后继乏人,目前由第四代传人(陈家第三代)陈龙善夫妇经营,但陈龙善的独子从事保险业,他坦言祖传的西服业很可能在他们夫妇无力经营后而终止④。

旅日华侨带来的资料中提到张有福1861年在横滨创办“公兴昌”。很多研究者将此视为“红帮”裁缝最早在日本开办的西服店。但是根据张氏族谱记载,张有福出生于1883年,那么根本不可能在1861年时出现在日本。1943年《上海市西服业同业公会调查表》记载:张有福,63岁,在静安寺路851号开办过有义西服店。由此推断,张有福的出生年月当在1880年前后。另据横滨开港资料馆资料显示,张有福是在1910年左右开办“公兴昌”的。综合来看,张有福在1861开办“公兴昌”的说法是有问题的,那么,同一时期是否有张氏其他族人在横滨创业,还需再考证。另外,有研究者根据旅日华侨提供的资料,认为张有松、张有福兄弟曾同一时期在日本活动[9]。而张有松于1876年过世,所以这一提法也是不可靠的。横滨开港资料馆在馆报中曾提到,张有舜在1901年开办了同义昌,1928年在上海开办永信祥呢绒号。在时间上和张有福在日本活动的时间较为一致,是不是可以推断,有舜、有福兄弟才是同时期在日本创业的?宁波话中“松”“舜”的发音较为接近,后人是否误认“张有舜”为“张有松”?

以上几点,都需要我们寻找史料来予以确认,厘清史实将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红帮裁缝在中日洋服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红帮裁缝在日本的发展历程,是和日本的政治经济环境息息相关的。在日本洋服业,特别是男士西服业的发展中,红帮裁缝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他们不仅和西方人一起成为日本洋服业的先行者,还在西服的制作工艺、服饰的改良、创新等方面直接推动了日本洋服业的发展,并为日本培养了一批西服制作人才。[10]虽然目前在日本,西服定制业面临困境,却也是机遇。日本对西服的消费需求不断细分,既有希望购买性价比高的成衣的消费者,也有追求个性化、高质量的客户群。横滨就有一家专门制作复古风格西服的定制店,经营者在复古风格上加入现代元素,受到了很多年轻人的欢迎。如何开拓客源,在坚持传统的基础上加入现代化元素,吸引年轻一代,这是红帮裁缝目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如果能针对不断分化的市场做出相应的调整,相信这对有着精湛技艺的红帮裁缝来说也是一个发展机遇。

对于日本“红帮”的调研也需要抓紧时间,最早到日本创业的红帮裁缝,由于文化水平不高,并没有多少文字材料留下来,更多是靠口口相;而今健在的紅帮裁缝年事已高。随着老一辈的离去,很多史料可能就湮没在历史中,再也无法找寻。课题组将继续走访东京、神户、长崎等地,了解更多旅日红帮裁缝的历史及现状,对这一群体进行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10]张淑珍.宁波“红帮”文化在日本的源流与发展[J].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3):60-63.

[2]王良.横浜華僑史[M].横浜:財団法人中華商館,1995.

[3][4][5][7][8]中山千代.Japan Directory の研究(1)·洋服業形成史料として[J].文教女子短期大学部研究紀,1978:53-63.

[6]伊藤泉美.经由上海的中国西装裁缝[EB/OL].(2013-04-24)[2016-09-23]http://www.kaikou.city.yokohama.jp/journal/ 120/02-3.html

[9]季学源.张尚义裁缝家族新考[J].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3):43-50.

猜你喜欢

发展历史宁波日本
日本元旦是新年
探寻日本
一图读懂宁波
拖起明天的希望
聚焦·宁波
《黄金时代》日本版
俄罗斯保险市场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叩问灵魂的乐章
去日本怎么玩?它告诉你
喜相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