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古代席居文化探析

2016-05-30余赠振冯盈之

关键词:古代草编席子

余赠振 冯盈之

摘 要:中国古代曾经经历了漫长的“席居时代”,形成了内涵丰富的“席居文化”,文章主要从悠久的历史、众多的品类、繁琐的礼俗、深远的影响4个部分对中国席居文化进行了考析。

关键词:中国;古代;草编;席子;席居文化

中图分类号:TS94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2346(2016)04-0053-05

从石器时代起,“席子”就已经成为人们常用的生活器具之一了。草席专供坐卧铺垫。

东汉末年的华歆,与管宁同学,共坐一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1]所以后世朋友绝交曰“割席”。这故事表示直到汉末,民间仍普遍用席居。五代隋唐以后,“坐席”逐渐退出,而“卧席”的使用延续至今。可以说经历了非常久远的“席居时代”,形成了内涵丰富的“席居文化”。

1 席居文化历史悠久

最新考古成果表明,浙江余姚田螺山发现的席子,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有准确鉴定和测年的编织品。

新华网2016年1月15日曾报道:“根据美国权威期刊《科学报告》最新发表的一篇论文,中美科学家鉴定了一片出土自浙江的芦苇席,距今大约有7 000年的历史,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有准确鉴定和测年的编织品。”[2]

此前,就此问题,一般表述为:目前可见的中国最早的草编遗物,距今已有7000年之久,是在宁波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发掘的,是以二经二纬法编织的苇席残片。[3]

“河姆渡遗址还发现以众多植物纤维搓成的绳索,其中一条长约2米,如此之长的绳索,在全国史前遗址中也是绝无仅有。结绳是众多草编工艺的基础,河姆渡人在7000多年以前就能熟练地掌握这一技巧了。”[4]

宁波芦家桥史前文化遗址也出土过碳化草席碎片,表明早在5 000多年前,宁波的先人就已开始利用野生灯芯草编织草席。[5]

在闻名中外的湖南长沙马王堆西汉古墓中,发现了许多珍贵的古代草席,在一号汉墓轪侯之妻的随葬品中,有四条草席,其中两条长2.2米,宽82厘米。其编织方法与现代草席相近。[7]

古代草席易卷,早在春秋战国时,用来压席的“席镇”就已经非常流行。春秋战国时就有实物遗存。如浙江绍兴印山大墓出土的春秋玉镇就有19件之多。[8]至西汉时“镇”的使用及制作都达到了鼎盛时期。席镇的大量出土,反映了当时席的使用程度。

最早描述席居制度的文献资料源于西周。周代的文献《周书·顾命》描写了最早的西周筵席制度,有一段是记载席位的,“狄设黼扆、缀衣。牖间南向,敷重篾席,黼纯,华玉,仍几。西序东向,敷重厎席,缀纯,文贝,仍几。东序西向,敷重丰席,画纯,雕玉,仍几。西夹南向,敷重笋席,玄纷纯,漆,仍几。”身份不同,座位不同,所铺的席子也不同,其中篾席、厎席、丰席、笋席,是指用不同材质编制的各种席子。由此可知,周时已有详尽的席居制度体系。

《诗经·七月》中有“七月流火,八月萑苇”的诗句。意思是:七月大火向西落,八月要把芦苇割。还有《诗经·行苇》:“肆筵设席,授几有缉御”,说的是摆上酒席铺设席子安排座位,几案前有接连更替服侍的人。《诗经·柏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意思是:席可卷而心不可卷。比喻意志坚定,永不变心。

上述东汉末年的华歆、管宁“割席”故事,表示直到汉末,民间仍普遍用席居。

唐代诗人韩偓有《已凉》诗:“碧栏千外绣帘垂,猩色屏风画折枝,八尺龙须方锦褥,已凉天气未寒时。”“八尺龙须”,指的就是龙须草织成的席子。

甲骨文“宿”字描摹的是一人跪坐于席上。造字本义:在屋里卧席过夜。这个字型表现出先民在居家生活中席子本是不可缺的。

中国席文物虽然无法保存,但大量的与“席”有关的词汇,却为中国席历史做了最好的保存。与席有关成语有60多条,带“席”的词语则有300多个,丰富的语汇,证明了中国席曾经的辉煌。

古人在地上铺了席子等物以为座,所以有“席地而坐”的说法。今天的语言还保留了很多席地而坐的痕迹。比如席位、出席、筵席。

古代铺在地上的席子,可以显示主人的地位和身份,如今的生活中虽已没有这一讲究,但是由这一席居文化衍生出了很多现代词语,比如“主席”,按当初的意思只是“席子上的主要座位”,现在成了一个职位,如果是“国家主席”,就是唯一的最高的职位;“席位”,按当初的意思也只是“席子上的一个位置”,现在成了团体或集会中的一个位置;其他如“出席”、“列席”、“入席”、“退席”、“缺席”等等,都与席居文化有着渊源关系。

2 席子品类众多

以材质分,有蒲席、苇席、秸席、茅席、麻席、纱席、藤席、竹席等。蒲席,就是用蒲叶编织的席子。《礼记·杂记上》:“苇席以为屋,蒲席以为裳帷。”五色的蒲席还被称为“合欢席”:《周礼·春官·司几筵》“加繅席画纯。”郑玄注:“繅席,削蒲蒻展之,编以五采,若今合欢矣。”唐贾公彦疏:“汉有合欢席如此。”用细莞编织的席称苮席。《南史·本纪·卷四十七》:“张妃房唯碧綃蚊幬、 三齐苮席,五盏盘桃花米饭。”[10]《隋书·礼仪志六》载:“今南郊神座皆用苮席。”唐皮日休 《苦雨杂言寄鲁望》诗:“两牀花席一素几,仰卧高声吟《太玄》。”其中 “花席”,则是从工艺的角度来区分的。使用不同材质的席子还与季节有关,古代帝王所用的席子,大概是夏以竹篾,冬以皮革,春秋以水草与布绸,如《汉书》记载,文帝“莞蒲为席”,[11]莞、蒲,就是可以用来编织席子的水生植物。

古代文人又赋予平常的席子以丰富的人文色彩。譬如:西王母席,晋人崔豹《古今注》中云:“至如今有虎须草,江东织以为席,曰西王母席也。”[12]孔席,指孔子急于推行其道,到处奔走,每至一处,坐席未暖,又急急他往,不暇安居。东汉班固《答宾戏》:“是以圣哲之治,栖栖遑遑,孔席不暖。”陈平席,《史记》载,汉陈平出身微寒,家居穷巷,“以敝席为门”。[13]后以“陈平席”形容贤士贫寒。清孙枝蔚 《赠周建西》诗:“京口周生家四壁,门前只有陈平席。”

3 席居文化礼仪繁琐

3.1 五席制度

所谓五席,就是古代行大礼时铺设的5种不同的席子——莞席、繅席、次席、蒲席、熊席。《周礼·春官·司几筵》:

司几筵掌五几、五席之名物,辨其须知与其位。凡大朝觐、大飨射,凡封国、命诸侯,王位设黼依,依前南乡,设莞筵纷纯,加缫席画纯,加次席黼纯,左右玉几。祀先王昨席,亦如之。诸侯祭祀席,黼筵缋纯,加莞席 纷纯,右雕几。昨席,莞筵纷纯,加缫席画纯。筵国宾于牖前,亦如之,右彤几。甸役,则设熊席,右漆几。凡丧事,设苇席,右素几。其柏席用萑,黼纯,诸侯则纷纯,每敦一几。凡吉事变几,凶事仍几

司几筵,即专职掌管设几铺席的官员。五几,即玉几、雕几、彤几、漆几、素几;五席,郑玄注:“莞、藻、次、蒲、熊。” 陆德明释文:“藻,本又作繅。”而祀神时用秸席,即禾秆做的席子。《旧唐书·礼仪志三》:“今封禪,即用玉牒金绳,器物之间,復有瓦罇秸席,一时行礼,文质顿乖,驳而不伦,深为未愜。”除五席外,另有萑席、苇席、蔑席、底席等等,故而贾公彦说,“直取五席与五几相对而言耳”。

3.2 等级规定

按照《礼记》的规定,席的使用与身份是密切相关的。天子坐的席子五重,诸侯之席三重,大夫之席两重。《礼记·礼器》有“天子之席五重,诸侯三重,大夫再重”的记载。

席的花纹也有差别,显示了等级差异,不可铺错了,即便是在家独处。孔子的学生曾子,死前发现躺的席子花纹超过了他自己的身价级别,就嚷嚷着要换成低级的,结果没等抻完席子就把他折腾死了。[14]

席子在屋内的摆设位置也有尊卑的差别,离门的远近,是东是西,都蕴涵着等级秩序。《礼记·曲礼上》:“席南向北向,以西方为上;东向西向,以南方为上。”即如果几个人同坐于一席, 席南北向铺放,西为上位,东为下位; 席东西向铺放,则南为上位,北为下位。

席子铺放要正。《论语·乡党》:“席不正,不坐。”孔子认为席子铺得平正,不仅表示主人心地端正,而且也是对客人的尊敬。

入席的时候,应该从席的后面上去。坐下以后,必须跪姿,屁股压在后脚跟上,膝盖离席子前沿保留一尺间隙,以表示谦恭。但在读书和进食的时候,则又不要保留间隙,尽量往席子前沿坐,以免看不清书或将食物落在席上。

对人不恭就以马鞯为席,与人坐,称之为“马席”,是怠慢轻贱之举。《艺文类聚》卷69引《史记》:“苏秦激张仪令相秦 ,以马韉席坐之。”嵇康 《述志诗》之一有:“耕耨感宁越 ,马席激张仪 ”之说。

3.3 风俗礼仪

“转席”也称“传席”,则是旧时婚俗。古人认为新娘结婚时脚踏地会冲犯鬼神,引来无妄之灾。迎接新妇入门时,须以毡席、褥席铺地,新妇脚踏毡褥走进夫家,谓之“转席”。在唐代,婚礼中“转席”和“转毡”之俗已風行于士庶之间。宋龚颐正 《芥隐笔记·转席》据白居易诗推其源说:“今新妇转席, 唐人已尔。乐天《春深娶妇家》诗云:‘青衣转毡褥,锦绣一条斜。” 到了宋代,普通百姓沿用了转席之俗。元代陶宗仪的《辍耕录》及清顾张思的《土风录》,都曾记述元代转席之俗,略谓:“今新妇到门,则传席以入,弗令履地。”传席就是转席,这证明宋以后此风仍流传不衰。到清代,新娘足不踏地的习俗被美称为“传代”。

4 席居文化的深远影响

铺在下面的席子称为“筵”,铺在上面的席子称为“席”,合称“筵席”。筵席在古代中国是很重要的生活用具,以后“筵席”一词逐渐由宴饮的坐具演变为酒席的专称,所以除了伴随有以上的各种讲究以外,还派生出有关坐次和姿势等许多礼俗,并对后世产生影响。

古人以居席之礼别尊卑。有同席之限:男、女7岁以上,出嫁姊妹与兄弟,父与子,3种情况之一不可同席;也有异席之礼,《礼记》规定:群居5人,则长者必有异席;5人及以上,德高望重者必须另外安排一张席子。[15]这样就产生了“主席”这一词语。另外还有“首席”、“末席”等词语,都体现了“席”的礼制意义。

4.2 席居文化的传播

中国席居文化对日本、韩(朝)等东亚国家有着深远的影响。

日本与中国的文化交往自绳文时代晚期便已开始,以后经弥生文化时代的发展,到古坟时代通过遣使到南朝聘请技术工匠和大量的移民,把中国的各种技术,包括编织技术带到了日本。公元7世纪初到9世纪末,中国隋唐时期,日本经历了飞鸟、奈良、平安3个时代。此时期的日本以华为师,全方位学习、吸收中国隋唐的先进文化,包括席居文化。

据传,秦始皇时代,徐福率童男女东渡,止住日本,在岛上耕作、繁衍、种草织席……这故事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在日本圣武天皇统治的天平时期(约公元8世纪),蔺草由中国和日本的僧人从明州传入日本,其中包括手工席机、编织材料与使用方法。[16]经过漫长的进化和改良,日本人的席机已有所变化。平安时代日本出现 “寝殿造”风格的建筑,寝殿,为中央正屋,其中满铺席子,席居生活的影子随处可见。

韩(朝)自有史以来就与中国有着频繁而广泛的交流关系。双方除了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文学艺术等领域有过广泛的交流外,在生活习俗,包括席居文化上,中国对韩(朝)产生过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韩(朝)长期保存席居制度,直到中国宋朝时还相当完整。北宋徽宗宣和六年(公元1124年)徐兢访问高丽后著《宣和奉使高丽图经》,其中记载了当时高丽宫廷宴饮之时完备的席居制度:“高丽之制,执爵酌体,膝行而前,所以荐宾客,乃有古人之遗风”,“堂上施锦茵,两廊藉以苑席”,在宴饮中高丽王与使副“就席而坐”,献酬之时,又“避席而立”。[17]随着时代变迁,韩(朝)的席居制度在局部进行了调整,逐渐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韩(朝)席居文化。

参考文献

[1]刘义庆,世说新语[M].北京: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4.

[2]新华社.“千年草席”揭秘早期人类编织技艺”[EB/OL].[2016-09-10].http://news.xinhuanet.com/local/2016-01/15/c_ 1117789291.htm

[3]张卉.中国民间美术教程[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

[4]何红.镂月裁云 长江流域的民间工艺美术[M]. 武汉:武汉出版社,2006.

[5]陈素君.鄞州传统手工艺[M].宁波:宁波出版社,2010.

[6]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第一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

[7]湖南省博物馆.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1973.

猜你喜欢

古代草编席子
临汾草编吉祥物入驻北京冬奥村
叶圣陶教育思想下的草编劳育对话教学创新实践
指尖上的草编艺术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承
“一席话”的来历
草编技艺传承人杨振国 割舍不掉的老手艺
凉席突然不凉了
席子好厉害的
——吃饭、当官都和席子有关
凉席突然不凉了
中国古代山水画色彩研究
中国古代与现当代语境下的语文写作教育观比较研究